APP下载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2015-12-02杨爱珍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效课堂高中语文

杨爱珍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今天,每个教师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引领学生学好语文,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校地处贫困山区,是一所创办不久的市直民族高中,大部分生源来自各县、区的乡镇初中毕业生,语文基础差,底子薄,进入高中之后,语文学习更感困难,所以怎样才能引领我们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下学好语文不是易事。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了解学生,授之以渔

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提高,首先应该了解所在班级的具体情况,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基础现状。然后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花大力气去研究,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尤其是要认真研究学生,选择适合的教法,实施适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学,否则,生搬硬套的借鉴只能是弄巧成拙,那些著名教师或专家的教学方法我们往往只学到其形而未能领会到其精神实质。因此如果盲目的使用,不一定就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新课标要求: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激发创新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正是为终身学习“培养习惯”的教育。

古人亦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在课堂上还应针对不同的重难点,相应地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程度低与能力强的同学都得到成功鼓励,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对学好语文充满信心。

第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抓住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会怎样思维。从教育理论观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激发学生学会思考,养成良好的多思善想的习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其次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思维,从正向、平面到异向、立体,从形象到抽象地进行思维。

其次是精心设计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课堂中“以练为主”中的“练”不仅对巩固知识,形成知识迁移起作用,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心设计和安排练习,首先在学生实际水平范围内增加其练习难度,使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开动脑筋,解疑排难,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再就是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第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收获高效语文课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使语文学习丰富、生动起来,拓展学生语文的学习和运用领域;能够实现语文跨学科教学的理想。我还适时的穿插优美的音乐,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音乐能抒发情感陶冶情操。同时拓宽教学渠道,延展教学内容,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新闻以及生活话题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资源,大力开发利用,使“语文教学的外延”真正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引导学生广泛地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激起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对内容不断变革和创造,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以便能切实提高我们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喜欢上语文课。如此,语文老师可宽怀矣!

【参考文献】

[1]周小雪.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措施[J].成功(教育),2010(06)

[2]解冰.关于高中语文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高效课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