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民族精神教育

2015-12-02余建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苏武弘扬民族

余建华

弘扬和培养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是学校教育的义务。中学语文教学对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如果丧失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必将失去自己的民族独立性而沦为别的民族的附庸,受别的民族的奴役。近代东西方许多国家都大力提倡和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法国人鼓吹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提倡日耳曼精神等。日本在二次大战刚结束时,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却能在以后短短的几十年里跃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与他们长期鼓吹的大和精神不无关系。今天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同样必须加强民族的主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如强烈的爱国情感,高尚的人格;积极的进取精神;酷爱自由的思想;勇于抗暴的品格等等。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延续发展几千年,就是因为有这些民族精神激励人民奋发向上,不断前进。作为民族文化传播者,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该如何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正确导向

教材中的古典作品,由于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往往杂糅在一起,如爱国与忠君,不同流合污与消极遁世等,教学时应注意挖掘民族精神的精华,以积极的思想感情去感召学生。如谭嗣同勇于自我牺牲,一方面是为了“酬圣主”,另一方面是因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热爱祖国,勇于改革,视死如归的精神是主要的,教学时应从这方面大力弘扬,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另外,教学时,还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地割裂出个别词句,也不能就词句的表面曲解作者的原意,更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而把积极因素当消极因素处理。

二、比较显优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说明问题、辨别正误,解决疑难的一种最普遍,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适当使用比较,将有助于教育目标实现。

正反比较。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对立形象,犹如白天黑夜那么分明,这为我们运用比较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条件,如《苏武》中苏武与卫律,《五人墓碑记》中颜佩韦等五义士与那些“高官显位”者,《梅花岭记》中史可法与洪承畴,《谭嗣同》中谭嗣同与袁世凯。鲜明的对比,自会启迪学生以苏武等富有气节的志士为榜样。

古今比较。我们民族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如苏武囚禁匈奴十九年,不为名利所动,不为饥饿死亡所屈,历尽磨难而恪节守志。可是,当今有少数人为贪图西方的物质享受,不惜抛弃祖国,有的甚至背叛祖国。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分清善恶是非,自觉继承优良民族传统,发扬民族精神。

中外比较。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具有显著特色的典型,在历史上曾经放出灿烂的光辉。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成就足可与古希腊文明比美。西汉、隋唐、宋代,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科学技术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张衡的“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还有对世界文明作出杰出贡献的四大发明等。通过中外比较,让学生明确我们的民族并不是落后的民族,落后只是近代的事。

三、动情励志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就必须以情感去激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时要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学的魅力,以作品的创作情感,辅以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情绪,激昂时,慷慨昂扬;悲壮时,侃侃滔滔;委婉时,细雨霏霏,引发学生的情思,在学生情动于衷之际,顺势而下,给以适当的激励。如教《岳阳楼记》时,在声情并茂的诵读、讲解之后,再提出“身处社会主义时代的炎黄子孙该怎样认识和借鉴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志”的问题,激发学生爱国忧民的情思。

四、辩证剖析

世界上任何民族文化都有优劣两重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既有优秀的一面,同样存在着落后的一面。语文教材中的古代作品是经过筛选的,体现优秀文化思想是主要方面,但消极因素也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的。我们学习历史文化,目的在于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扬弃消极文化思想,发展和铸造新的文化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辩证剖析,既要肯定积极面,也要指出其缺陷。如韩愈《师说》,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重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轻科学知识的缺点,如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等。中国近代科学落后,这与传统文化中重人伦教化、轻实证科学是有一定联系的。通过辩证剖析,让学生既了解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认识民族文化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而努力。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强不息、酷爱自由、不畏强暴、英勇奋斗、从不屈服于外来压迫的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优秀文化传统,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品格,造就了千千万万民族的脊梁。我们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授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语文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教学有责任以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品格,造就出一大批民族的新一代的脊梁,使我们的民族绽放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灿烂的异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武弘扬民族
弘扬爱国精神
苏武庙
我们的民族
多元民族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苏武守节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苏武传》说课稿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