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2015-12-02朱巧红
朱巧红
[摘要] 目的 探讨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分为早期糖尿病组与正常组,每组各30例;同时对两组进行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比较两组的肾小球滤过率。 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的GFR高于正常组平均指标,且两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的GFR指标低于正常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UAER的增多,糖尿病患者的BUN、Cr升高,且只有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BUN、Cr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其结果可以准确反映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损害状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测定;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7.2;R6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8-1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in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Patients with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normal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s a medical study,and divided into an early diabetes group and a norma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Results GFR average index in normal albuminuria group and microalbuminuria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group, and difference in the two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was significant (P<0.05);A large number of albuminuria GFR index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With UAER,diabetic patients with elevated BUN,Cr,and only a large number of albuminuri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BUN,C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Us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for early check in diabetic patients,the result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status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renal damage,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test;Effect analysis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研究统计,超过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肾病,并且随着年龄与病程的增加,该病的危害性也逐渐增大[1-2]。近年来,有研究学者尝试使用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变化,并将结果用于临床治疗参考,取得显著效果。对此,本文结合工作实例,探讨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在此期间来我院体检的30名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糖尿病组与正常组。本研究中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57.1±10.3)岁。另外,根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与微量白蛋白尿组(20μg/min≤UAER≤200μg/min)以及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30例正常人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56.2±9.1)岁。并且30例正常人经体检后均确诊无心、肾、肝疾病,且均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另外,正常组与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1.2.1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方法[4] 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肾动态显像法,并采用西门子生产的型号E.CAMDUAL的双探头可变角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仪(SPECT)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具体测定方法为:要求患者晨起后饮水500mL,并在检查前排空膀胱;要求患者采用仰卧位,并将探头置于患者后腰部位;“弹丸式”肘静脉注射放射性活度为92.5~111MBq的显像剂,注射剂量不要超过1mL;持续采集30min,并使用专用软件,结合患者身高、体重等数值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检查前,仪器已经过体表面积矫正。
1.2.2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量方法[5] 保留患者在下午7时到第二天上午7时的尿液,并采用放免法测量UAER。
1.2.3 其他指标测量方法 本研究中,我们还需要测量患者的血尿素氨(BUN)及肌酐(Cr),分别采用尿素酶法与苦味酸法[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表示,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本次研究发现,正常白蛋白尿组的GFR高于正常组平均指标,且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的GFR高于正常组指标,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的GFR指标低于正常组,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随UAER的增多糖尿病患者的BUN、Cr升高,且只有大量白蛋白组患者的BUN、Cr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由于该病会严重损害患者肾功能,致使糖尿病病情加重,极大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同时该病具有较高的隐匿性,因此早期诊断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7]。相关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结构以及功能会发生明显变化,包括:肾小球体积增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肥大以及肾小球呈现出高滤过状态、过滤屏障改变等[8]。因此,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可以为后期临床治疗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肾脏能够将某种物质从血浆中完全清除的量。临床中常用的观察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情况的方法是血清肌酐(Cr)检测,然而该检测方法会受葡萄糖、尿酸、血浆蛋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只有在GFR降低至正常值的30%后,血清肌酐(Cr)才会明显上升,因此这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高,对早期治疗的贡献有限[9-10]。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是一种典型的早期糖尿病肾病观察方法,其主要机理是:人体内存在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非糖化蛋白-CysC,该种物质在人体内的存在不受炎症反应、血脂、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11],并且肾脏是过滤该种物质的唯一器官。正常人的肾脏能够确保CysC以稳定的速率释放到血液中,然后被肾小球滤过,以免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障碍会导致CysC被重新吸收,以致血液中CysC含量增高[12]。因此,我们通过测量血清中CysC的含量就能够判定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状况。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随UAER增多糖尿病患者的BUN、Cr升高,且只有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BUN、Cr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这一结果说明利用BUN以及Cr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灵敏性不足。同时,正常白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的GFR高于正常组平均指标,且两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GFR可以比较准确敏感的反应肾小球滤过率。因此,利用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准确反映患者的肾损害状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幼芬,冯烈.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2,13(1):75-77.
[2] 陈芳建,刘俊,朱庆文,等.糖尿病肾病中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的相关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1(4):747-749.
[3] 邱艳娥,吴锡信.用“B&GSystem”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13):296-297.
[4] 丁波,张倩,吴锦丹,等.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含量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9(8):1268-1270.
[5] 蔡文慧.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Ⅱ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6(4):255-256.
[6] 曾凤伟,程木华.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方法及进展[J].新医学,2011,31(2):123-126.
[7] 吴楠,胡仁明.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公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7(3):275-280.
[8] 张艳,任荣,张蕾.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肾小球率过滤、NAG酶与尿UBA52的关系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9(7):887-890.
[9] 陈芳建,刘俊,朱庆文,等.糖尿病肾病中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的相关研究[J].浙江检验医学,2012,15(2):45-47.
[10] 王平,叶山东.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意义及影响因素[J].医学综述,2014,41(16):2985-2987.
[11] 张金锋,石梅,邢建华,等.糖尿病肾病血清白蛋白、尿酸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评价[J].中国临床医生,2014,15(9):41-43.
[12] 吴灵萍,罗群.三种常用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方法的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0,21(12):1345-1346.
(收稿日期:2015-03-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