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结,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
2015-12-02李雷
李雷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堂小结的作用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总结课堂小结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数学“课堂小结”的案例解析,提出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法论,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案例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65-1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概括性总结,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堂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课堂小结的现状
笔者针对课堂小结问题对本校22位数学教师进行了如下的问卷调查:
问题1:你平时上课有没有课堂小结?
问题每堂课上完总要小结的有时间小结一下,没有时间就算了每堂课几乎不要小结,这点时间还是做作业好
人数(人)6人13人3人
占比(%)27.27%59.09%13.64%
问题2:课堂小结应该怎么小结?
问题教师整堂课的知识再理一下让几个学生把本节课的收获说一说其他
人数(人)10人12人无
占比(%)45.45%54.55%0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对课堂小结的重视程度上,很多教师是否对课堂进行小结,主要看是否有时间,时间充裕可以考虑,时间不足的话就不总结了,而且在课堂小结的方法上多数过于随意或者过于简单,有的教师在新授知识结束后把重点知识点总结出来直接告之学生,这样的总结即使总结了价值又有多少。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小结”案例解析
例1:对于《苏科版(九上)1.1一元二次方程》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整式方程家族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学生会回答出来的,这样的话我们就梳理所有学过的整式方程,和整式方程对应的还有什么方程——分式方程(学生已学过),这样对学生整个方程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提升,把初中三年所学方程自然而然地就全部带出来了;同时还可巩固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可以设计一下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及各项系数是怎么定义的等问题,这样的话就很轻松地把一节课的知识点梳理了一篇,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知识轮廓。
例2:对于《等腰三角形的复习》我们不妨由一字谜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复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教学过程层层提进,由浅入深,从反应来看,学生掌握的还不错;但到课堂小结的时候,可能时间不够,在学生还对上一题进行思考、接受的时候,老师就开始以板书为例,对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点,从头到脚复述了一遍,结果课堂小结就成了学生简单总结知识点的过场戏,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法论
1.概括型总结。
不管什么课堂,我们老师基本上都会进行总结,而总结的方法第一选择都是大家对知识点的回顾,其目的是为了对新知识点的再认识,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进行知识的回顾,一般采用这样的提问: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或者你们还有什么疑问,此时可以采用师生共同说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或者先找一位学生来回答不会之处,由教师来补充,从而让学生对所学新知有一定认知高度的提升。
2.首尾呼应法。
首尾呼应法是写作手法的一种,就是文章前后是说明一个意思,或者说是铺盖,覆盖上首,互相照应。所以,又称对照。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的作用:可使结构更加紧密,严谨,内容更加完整,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好处:结构严谨,自然明确。这是写作上常用的手法,不过在我们数学课堂上也很受欢迎,教师可在课堂刚开始就抛出问题。比如《苏科版(九上)2.1圆1》这节课难度系数不大,但可以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汽车车轮是圆形的,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这里不仅仅是抛出问题,更在于抛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3.一题多变法。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特点性,一题多解实属常见,对于习题课或初三数学教学时更注重此方法的应用。在数学习题课、讲评课及某些新授课中,对于经典的数学习题的小结非常重要,总结时我们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法,能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让学生体验问题的评价方法不同的差异时,感受不同方法的得出主要来源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角度的不同;让学生体验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对这些问题的小结,就是学生的一个学习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享受情感与态度上带来的成功的快乐。
总之,当课堂小结非常合适时,学生不但能更佳、更有效率地将数学技能和知识掌握,而且可以能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原来枯燥无味、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易懂。课堂小结是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忌把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课堂小结又是一门艺术,小结有法,但无定法,应需而用,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钟文琴.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05).
[2]王元强.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J].吉林教育,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