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袭暴露法国信息化漏洞
2015-12-02
环球时报/2015-12-02/ 第15版面/国际论坛 /作者:徐悦
过去一年内,巴黎多次遭受恐怖袭击,袭击方式包括自杀式爆炸、枪击、人质劫持、就地处决等多种方式。为何极端组织会频频把巴黎作为袭击目标?不少人将目光聚焦在难民政策、法国出兵叙利亚、宗教差异等问题上,却忽略了法国信息化建设滞后所导致的国家安全漏洞。
当前,极端组织已能够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躲避各国政府的严密监控。一方面,他们使用比特币进行在线交易,借助其匿名性与免税特征,防止因银行账户受到国家监管当局冻结而行动受限。另一方面,极端组织也借助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站平台大肆进行宣传鼓动,西方相当数量的年轻人都是在看过极端组织网络宣传音视频后,选择前往叙利亚等地参加“圣战”。
跟“与时俱进”的极端分子相比,法国的信息化建设显然落在了后面。尽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法国是信息化先进国家,但那只是在教育方面。涉及国家安全,面对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型极端组织,法国相关部门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显然不足。
首先,法国缺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础。全球15大科技公司中,美国占10个,法国数量为零。这导致在进行反恐大数据分析时,法国方面很难掌握数据主权,不得不依赖于美国企业。不少公开资料显示,法国政府将大量的安全数据分析工作外包给外国公司,留下安全隐患。这种情况还导致法国安全部门与技术部门对接不畅,信息共享受限,反恐安全监控效率不高。
其次,法国政府对信息化普及工作不够重视。法国的浪漫情怀与文化优越性使其从思想上并未足够重视新一代科技和信息化的作用,这导致多项颁布已久的信息安全法规迟迟无法落地,尤其是道路电子监控、地铁安全检查、重点人员监视效果微乎其微。这也是恐怖分子会多次在多地点持有非法武器却未被发现的重要原因。比如,在监听危险分子的人员配备方面,法国安全部门明显人手不足。一天不间断地监控一个可疑分子需要大约20个人。就现在法国境内的可疑分子数量来说,至少需要2万名监控人员,但目前法国相关部门的人员配备只有4000,显然无法应对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势。
更重要的是,“政治正确”的惯性思维制约了法国情报部门的信息监控权力。在法国,对公寓、交通工具以及电子邮件的监控前几年都因涉嫌侵犯人权而被否决。由于暴力恐怖事件频发,政府最近才适当放宽情报部门的权限。尽管如此,即使是出于反恐需要,对于涉及个人敏感数据的采集与应用,法国社会内部仍有很多质疑之声。
为防止类似袭击事件再度发生,法国还应加大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建设智慧城市时突出安全因素。▲(作者是巴黎索邦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部咨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