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文、地学

2015-12-02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5期
关键词:电离层植被研究者

北半球中高纬度植被生长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在减弱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中心朴世龙教授及其合作研究团队,系统地分析了过去30年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北半球植被对全球变暖响应的时空变化,他们发现:1982年到2011年,北半球植被生产力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显著地降低,表现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气候变暖显著促进北半球植被生产力,但最近15年其关系并不显著。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是导致植被生产力与温度关系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因素的贡献相对较少。干旱和降水量下降是导致温带地区植被生产力与温度相关关系下降的主要原因;而60°N以北的寒带地区的下降与极端事件的增加以及植被生长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有关。《NATURE COMMUNICATIONS》

温度变化对死亡率的影响

哈佛大学环境流行病学家Joel Schwartz及其同事,对2000年至2008年生活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近300万名65岁及以上人口的死亡记录进行的分析发现,夏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将导致超过1%的人口死亡,而冬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则仅能挽救0.6%的人口。除了发现温暖的冬季并不能弥补炎热夏季造成的人口损失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夏季,温度的突然变化是比酷暑热浪更恐怖的杀手。《nature climate change》

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形成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洪波等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方法,对西域砾岩中发现的一层火山灰沉积进行检测,获得了火山灰的绝对年代,提出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约25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远早于过去认为的中新世晚期或者上新世早期(约数百万年前)的观点。《PNAS》

生态系统的极端不稳定,导致热带恐龙被抑制3000万年

在恐龙时代的头3000万年里,大型草食性恐龙在热带地区很罕见,这种现象一直是个谜。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分析了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一个地区的沉积岩样本,这些岩石大约为2.05亿年至2.15亿年前由河流沉积物沉积而成,根据样本检测数据,研究者认为,当时极端天气事件不可预测地来回交替,导致植被难以存活,大型、温血草食性恐龙无法在比较接近赤道的地区生存,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研究同样显示,当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现在的4到6倍,研究者预测,如果我们现在的气候变化继续下去,热带地区可能出现类似的生态环境。《PNAS》

山地气候变暖的海拔依赖性

国际研究团队在系统分析了过去半个多世纪全球范围内山地气温的变化后指出,高海拔地区近期的气候变暖可能比以前更快,原因可能有:冰雪反照率反馈效应、水汽—云—辐射反馈效应、水汽与辐射通量反馈和气溶胶的作用等。高海拔地区快速变暖会加剧山区生态环境、冰冻圈、水文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由此可能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和一些高山动植物的灭绝等。《nature climate change》

30亿年前现代大陆地壳已出现

为了研究大陆地壳的历史,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Bruno Dhuime带领团队收集了全球1.3万个岩石样品的测量值。数据显示,大陆的平均厚度约为35千米,漂浮的岩石则在靠近7千米厚且密度较大的海洋地壳处摆动。研究者认为,在约30亿年前大陆要更加“苗条”;自从板块构造正式在地球上开始,大陆便在随后的20亿年里变厚。大陆地壳的厚度在约10亿年前达到顶峰,此后抬升的山脉开始受到侵蚀,同时并未有足够的新地壳形成以抵消这种损失。研究者预测,如果在接下来的20亿年里这一趋势继续下去,那么地壳将再一次形成大陆被淹没在海洋下的状态。《nature geoscience》

GNSS电离层地震学:最近观测到证据及其特征

近日,上海天文台金双根研究员带领团队在电离层地震学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GNSS大气地震学概念,为监测和预报地震提供了新的可能手段。研究者利用GNSS观测资料获得了全球大地震的电离层扰动及其传播特征,发现了电离层扰动主要是由地震破裂后引发大气声波和重力波向上传播引起的。他们的模拟结果给出了地震电离层扰动特性,即产生的声波重力波靠近震中,而表面瑞利波和海啸在大气/电离层中分别产生声波和重力波。这些由固体地球/海洋和大气耦合产生的波向周边和上空传播,引起了电离层等离子扰动。《EARTH-SCIENCE REVIEWS》

地震形成的滑坡物质的疏散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金章东研究小组,联合英美大学科研人员对2008年汶川地震前后悬浮物通量进行比较,结合流域内地震形成的滑坡物质的体积,推测出:相对于地震前,岷江、沱江、涪江三大河流的输沙量增加了3-7倍。根据2008-2012年期间三条河流的年平均输沙速率,发现由滑坡产生的泥沙将在面积约七万平方公里的流域内停留数十到数百年,仅仅清空<25mm细颗粒即需要33±24年,粗颗粒将持续千年以上,而且不同的流域里滑坡泥沙的滞留时间差别很大。《GEOLOGY》

猜你喜欢

电离层植被研究者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IGS组织的全球电离层数据分析与比较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