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信息集锦
2015-12-02
书讯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考古学卷》
王巍 编
科学出版社,2015 年2 月
本书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 世纪在考古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118 位学者研究路径和学术生涯,以突出学术成就为重点,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
《于阗六篇: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学案例》
上海博物馆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12 月
本书是配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丝路梵相——新疆和田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壁画艺术展”,介绍于阗历史、考古与艺术的导览读物。主要内容包括丝绸之路上的于阗、和田考古简史、克孜尔石窟、于阗故地的诉说、唐代丧葬画像与绘画的关系、“于阗画派”与西域梵像等。
《石兴邦考古论文集》
石兴邦 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 年1 月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著名考古学家、主持过半坡等遗址发掘的石兴邦先生自选的28 篇考古论文,其中27 篇是公开发表过的代表作,另外《<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研究>导论》是尚未发表的“新作”,完成于1998 年4 月。
《中国文化线路遗产》
丁援、宋奕 编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5 年1 月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呈现了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蜀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北京中轴线、大运河等10 条文化线路,以及这些线路所承载的文化遗产。这些线路对我国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中国》
段天璟 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 年12 月
作者纵观二里头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发展阶段,揭示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传播过程和趋势以及更外围各考古学文化间的互动。有助于并从动态角度看到二里头时期的文化格局对“多元一体”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考古济南——探寻一座城市的坐标》
钱欢青 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5 年2 月
本书作者寻访济南40 多处考古遗迹,采访数十位考古专家,以通俗浅近的语言方式让读者洞见济南古代遗存之妙。全书共分41 篇,每篇聚焦一处济南区域内具有重要意义的考古发现。通过对这些遗存的介绍,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勾连一座城市的文明坐标。
知文明
荒漠化或是红山文化消失主因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杨小平研究员等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过程及其机制取得突破性认识,并提出荒漠化可能是红山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综合整理)
铁器时代中欧居民的卫生条件
瑞士巴塞尔大学的考古学家在巴塞尔附近一个叫做加斯法布里克的距今2100 年左右的凯尔特遗址中提取的一些样本中发现了蛔虫、鞭虫和肝吸虫等三种寄生虫的虫卵,由此证明当时人们生活在非常糟糕的卫生条件之中。
(闫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年1 月27 日)
大规模农业曾在撒哈拉和亚马逊繁荣发展
在近日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两位英国考古学家利用卫星图片和无人机等遥感技术揭示出撒哈拉和亚马逊这两个被认为人迹罕至地区的古代文明痕迹。公元前1000 年前后,拉曼铁司人开始在利比亚南部的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建造城市、要塞和农田网络。由于许多拉曼铁司人的遗址并未被掩埋或毁坏,因此它们在卫星图片上展现出了极好的细节。
在亚马逊雨林,卫星图片就不那么有用了。因此考古学家选择使用无人机找寻这里的失落文明。地质印痕和亚马逊黑土等大规模土方工程的发现,可推断至少部分热带雨林是大规模农业文明的家园。
(张章,《中国科学报》2015 年2 月16 日)
史前“青铜之路”与中原文明
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的远距离迁徙,初步奠定了内陆欧亚人类及文化分布的基本格局。青铜时代东西方人群的迁徙更加频繁,这时期欧亚大陆西东向的文化交流可以用史前“青铜之路”来概括。史前“青铜之路”主要指的是欧亚西部青铜技术东向的传播途径、方式与过程,同时随着史前“青铜之路”的开辟,自西向东传播的还有小麦和大麦的人工种植技术、羊和牛的驯养。史前“青铜之路”的形成和繁荣时期,正是中原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原文明的起源是多种因素碰撞交融与发展的结晶。
(刘学堂、李文瑛,《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2 期)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4000 年前面条的成份分析与模拟
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实物,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但齐家文化时期古人是如何利用粟类粮食做成面条的,仍然存在疑问。研究人员通过对出土残留物、面条碎片的植硅体、淀粉和分子标志物等成分的综合分析,证明喇家遗址古代人类以粟、黍(小米)为主制作了面条;模拟试验在吸取民间捶砸、烫面增加黏性的知识基础上,利用传统饸饹面制作工具,借鉴挤压糊化凝胶成型方法,在没有添加任何增黏剂的情况下,复制出了与出土面条成份、形态较一致的粟类面条。另外,喇家遗址面条已经提取出了油脂等成分,是否还加入了盐分、汤料等其他物质,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吕厚远等,《科学通报》2015 年第60 卷第8 期)
穷物理
考古学家重建能人新形象
2015 年3 月5 日出版的新一期Nature 杂志封面是基于来自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距今180 万年的模式标本OH7 古人类化石重建的一个“能人”(Homo habilis)头骨。透明部分是基于来自肯尼亚的编号为KNM-ER1813 的头盖,将其进行了变形处理,以适合OH7。“能 人”在1964 年4 月4 日 的Nature 杂志上首次介绍,当时将其作为“人属”的已知最早成员。此后这些年存在的挑战一直是,弄清其他哪些化石也属于“能人”,这一任务因OH7 下颌骨的失真而变得复杂化(这种失真掩盖了其最初形状)。现在,考古学家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3D 成像技术对OH7 的下颌骨和穹窿骨进行了最先进的虚拟重建,以重新排列破碎了的部分。
(《中国科学报》2015 年3 月16 日)
现代英国人或源于西班牙
考古学家通过对两具7000 年前早期人类的遗骸研究发现,现代英国人来源于西班牙。这两具遗骸发现于西班牙坎塔布里亚的一个山洞里,研究发现遗骸当时所处的部落被认为后来仍持续地向北迁移,因此有着和现代英国人以及北欧其它地区人们相似的遗传与体貌特征,现代西班牙人与他们没有相同的线粒体遗传信息。同时DNA 分析还表明,欧洲人从那时起就开始拥有了非常相似的遗传背景。
(据腾讯科学综合整理)
现代人类骨骼密度显著低于狩猎时代
美国史密森尼学会自然历史国家博物馆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黑猩猩以及已灭绝的古人类相比,现代人的骨骼相对较轻而脆弱,这大概是12000 年前人类从狩猎转向农业生产后变得“懒惰”,身体活动大幅减少所致。
(据联合早报网综合整理)
丹江流域古人类活动遗址成因和石器工业特点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员等近日在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首次探明含阿舍利传统的石器组合在丹江口库区出现的年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以后,古人类活动留下的石制品多经过水流的次生搬运,考古发掘出土的带阿舍利传统的两面器在遗址总体组合中所占百分比极低,由于其数量太少,与非洲、欧洲等地区典型阿舍利或mode 2 石器工业中通过制坯、成型、修边及薄化处理而成的形态对称且器身薄锐的两面器工具的比较,尚需更多来自原生地层材料的支撑。研究不仅对探讨丹江口库区古人类活动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山间盆地和河流阶地(网纹红土)内的含阿舍利传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成因和石器工业特点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官网,2015 年2 月6 日)
读天下
《陕西省群众保护文物奖励办法》正式出台
日前,陕西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陕西省群众保护文物奖励办法》,自2015 年3 月1 日起施行。办法规定物质奖励根据保护文物行为情节和文物的等级、数量,分别给予100~1000 元、500~1000 元和陕西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1~10 倍的现金。精神奖励包括由各级政府机构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持有文物收藏单位颁发的荣誉证书可免费参观该文物单位;持各级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可免费参观省内所有国有博物馆;文物收藏单位展出上交文物时应对上交者事迹予以说明。
(汉唐网2015 年3 月10 日)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大肆摧毁历史文物
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给伊拉克北部人民造成痛苦时,他们还在过去的两周里通过使用大锤和电钻有组织地破坏了一个又一个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遗址。截至上周,包括摩苏尔博物馆以及古代亚述首都尼尼微、尼姆鲁德和杜尔舍鲁金等都遭到破坏。拥有4500 年历史且布满庙宇的亚述古城——阿述尔城有可能是下一个目标。
(宗华,《中国科学报》2015 年3月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