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航空高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5-12-01余晓洁王聪
余晓洁 王聪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2015年7月16日至25日在京展出。2015年7月1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贾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吕晓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非航空民品部副部长马学文,向记者介绍了参展情况和军民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曾经“高大上”的航天航空技术,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
贾可:航天高科技成果转化门类达18个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4年营业收入超过1680亿元,其中民用产业986.4亿元。展览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高分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航天重大工程,以及通信卫星、风云三号卫星、50吨液氢液氧发动机、直径2米分段式固体助推发动机等展品集体展出,备受瞩目。
“以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为例,不仅满足我国交通运输、渔业、林业、电信、水利等行业需求,而且支撑起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链,推动导航卫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贾可说,“国民经济目前20个门类中,我们集团公司航天高技术涉及的科技成果转化门类达到18个,为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民经济科技含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吕晓戈:军工企业研发民品也是大咖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携“航天云网”等用40余项展品重磅“亮相”,涉及信息安全、高端装备、公共安全、大型活动安保、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
航天科工打造的以云制造服务为核心,以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为目标的产业化创新服务平台——“航天云网”2015年6月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已吸引2万余家企业用户、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此外,被誉为中国新税制“生命线”的防伪税控系统和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分获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产业先锋奖和技术创新奖。
“在抗震抢险的一线,在反恐维稳的战场,在刑侦禁毒的山区……海鹰无人机犹如一个个空中智能机器人,以‘无人机+捍卫着国家安全。它可以24小时全天候实施监控,可抗击大风沙,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国土测绘、警用巡逻、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众多行业领域。”吕晓戈说。
马学文:民机机队数量年均增长27%
中航工业同样以强大阵容亮相展会,展品涉及民用飞机、车辆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智能产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六大“技术同源、产业同根”的民用产业。
11项展品组成强大飞机方阵,全方位展示中航工业在大型客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飞行模拟器等民机领域的研制实力。AC311和小鹰500两型真机在室外展区展示。AC312、新舟700、新舟60、AG600、运12F、鹞鹰无人机以模型形式出现在室内展区。两轴全向飞行模拟器可以全方位、无死角模拟飞机的各个姿态,同时加入了空战元素和联网对抗机制,让观众切身感受飞行的乐趣。
“为体现中国直升机安全、低成本、可信赖的品牌形象,集团创建AC系列国产民用直升机品牌。AC系列全面遵守最新适航安全性设计标准,自主研制了AC313、AC312、AC311、AC301等民机,市场销售初见成效。在‘十二五期间国内民机机队数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达27%。”马学文说。
在车辆及零部件展区,最引人注目的是爱维客电动中巴。整车最大重量7.5吨,最大载客人数23人。标准充电时间4小时,快速充电只需1小时,一次充满电可行驶310公里以上,寿命达8年。记者在电子信息展区看到,天马液晶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车载显示、医疗显示、工业控制、航空显示和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