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语音中难点音教学初探
2015-12-01范安健
范安健
【摘要】长期从事播音、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教学、普通话等级测试工作,对于普通话初学者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难点音也就有了些肤浅认识,所摸索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却也行之有效。整理出来,以求斧正和交流,进而帮助更多初学者解除语音困扰。这里所要探讨的,主要是边鼻音、类尖音、平翘舌音和前后鼻尾音等。
【关键词】难点音 边鼻音 类尖音 斧正 解困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35-02
一、难点音
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7年12月5日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国语【1997】64号)所指难点音外,这里主要就常见难点音加以研究: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和尖音音色等。
1.平翘舌音的问题在八大方音区都或多或少有所表现,在我的学生中,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较为明显。问题的解决并不复杂,关键是懂得正确发音之后能否保持,还要把普通话当作生活语言。
2.前后鼻尾音,就是人们习惯说的“前后鼻音”。这个问题似乎越来越普遍了。南北方,甚至从事媒体的语言工作的,比比皆是。很多原本普通话基础不错的人也习惯性的弱化后鼻音,导致模仿者不知所云。这种环境带来的多米诺效应跟规范很“较劲儿”。
3.边鼻音。这是短时间不易纠正的难点音,有的专业教师把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初学语言的孩童。其难度可想而知。
4.其它难点音,就相对区域化和小范围一些。如“z - zh -j ”常见于沿海和港澳台地区;fu - hu、i- ü 不分、复韵母单音化,在湖广地区、西南地区有所呈现;丢介音现象常见于初学后鼻音的人,等等。
以下,我着重从几个在我的学员中常见的问题做一些分析和阐述。
二、边鼻音
普通话辅音发音要领表
从《普通话辅音发音要领表》可以看出,普通话的辅音有三个音属于鼻音,即“m、n、ng”。
m的发音,一般没有问题,但大多南方人习惯性地淡化它的鼻音要素。明白这一点,强化,就好了。建议给出一定练习量。
ng的发音,我们习惯在韵母中分析,这里省略。
n ——舌尖中阻浊鼻音
l ——舌尖中阻浊边音
n与l之间引发的发音矛盾,在学习普通话的难点音中应该是最突出的,也是许多方音区学员的一个心结。从《普通话辅音发音要领表》中看,两个辅音有其共性,都是舌尖中音,都是舌尖和上齿龈成阻。所不同的,力图使声波随着气流由舌头两边流出口腔成音的,是边音;阻碍声波随气流从口腔流出,迫使其流向鼻腔成音的,是鼻音。这是边鼻音的本质所在。
篇幅所限,这里仅从力学上加以分析,以飨读者:
我们知道,发边音时,舌尖用一个点(点接触)顶住上齿龈,就可使舌头两边留出通道,声波顺利从口腔流出形成边音l;发鼻音时,舌叶(与上齿龈接触范围比舌尖略大)接触上齿龈,以形成横向的线接触,封住气流通道,声波自然随气流绕道鼻腔形成鼻音n。这可以看作是发好边鼻音的基本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点接触、线接触与舌尖用力的方向、大小密切相关。因此,从力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得出更加科学和确定的方法。
假设:L ——舌头向前下方的力
N ——与L垂直方向的力,也即顶住上齿龈的力
F ——L、N的合力
从下面《边鼻音发音示意图》可以作如下分析:
在保证辅音成阻时舌尖基本着力的前提下,
N=0时,仅有向前下方的力量L,发出的音为边音“l”;
N>0时,舌叶与上齿龈之间的线接触(甚至是面接触)会阻碍气流从口腔通过,从而发出声母鼻音“n”。N力越大,鼻音越明显。
如边鼻音发音示意图:
注:图中编号意思依次为1上齿背2上齿龈3硬腭4软腭5小舌
只要在弄懂边鼻音的本质并能规范地发出边鼻音后,就要乘势而上,加强练习,更要大方地在生活中运用。久而久之,边鼻音就不再是困扰了。
三、类尖音
尖音,是舌尖前音z、c、s跟i、ü或以i、ü开头的韵母拼合的音。
普通话里是没有尖音的。
这里我提出的“类尖音”,就是指在发舌面音j、q、x为声母的音节时,由于舌尖太靠前所带出的类似尖音音色的语音现象。
从《辅音发音要领表》可以看出,汉语普通话的舌面音声母有:
j —— 舌面阻不送气清塞擦音
q —— 舌面阻送气清塞擦音
x —— 舌面阻清擦音
伴随着一些人盲目认定舌面音“尖音化”好听和港台地区语音的尖音化特点,上个世纪的中国内地曾刮起了较长时间的“尖音化风潮”。业界有此风,就意味着有了示范效应,百姓自然跟着走,因而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语音中带着强烈的尖音音色。
从字面不难看出,舌面音与舌尖毫无关联。它就是由舌面挺起与硬腭成阻发出的很纯净自然地一组舌面音声母。而类尖音却是在发舌面音的同时,刻意將舌头向前并导致舌尖往上下齿之间的运动,最终形成一种较强气流摩擦而出的声音。
这种声音不仅导致语音不准,通过电声设备之后还充分放大了噪音,引发听觉障碍,降低语言清晰度。
在发舌面音时,应力求做到气流摩擦要适度,把注意力放在舌面和硬腭这个成阻的部位,切不可惦记舌尖的运动(此时能忘掉舌尖最好)。相反,如果出现了舌尖前行的问题,还要想法设法减弱直至消除这种舌尖向前的趋势。
在发不送气音j时,力求气流量最小;
发送气音q时,尤其要避免气流过大,因为它会迫使舌尖靠前造成尖音音色;
在发清擦音x的时候(它与舌尖更没有丝毫关联),完全可以自然而轻松地让集聚成束状的一股气流缓缓流出成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出的舌面音准确清晰,悦耳动听。
总之,没有出现尖音音色的人,舌面音发音不难;而有尖音音色的人,其舌面音的发音就需要有一个克服舌尖前行的艱难过程了。在此,我们将我总结的七种方法选择介绍,可以因人而异使用,希望对克服类尖音有所帮助。
1.直接法——直奔主题,在发舌面音时,绝对不能让舌尖触碰到上下齿,强制自己将每个音发得干净、清晰;
2.间接法——在发音时,把注意力放在打开口腔上。大家知道,打开口腔主要是打开后声腔,并且上颚要有展宽的感觉。这个时候,整个舌体就会自然地向后有所挪动,舌尖就不易起干预作用了。
3.抵齿龈——有学生尝试舌尖抵住下齿龈,利用下齿龈控制舌尖。
4.咬指法——将手指头(或筷子)横向咬住练习发音。实际上也就避免了舌尖的干预。
5.“心理暗示法”。
6.齐齿法。
7.“吸气状态法”。
后几种方法需要直观指导,此处暂略。
四、平翘舌音
平舌音——
从《辅音发音要领表》可知,平舌声母是一组舌尖前音,分别是:
z —— 舌尖前阻不送气清塞擦音
c —— 舌尖前阻送气清塞擦音
s —— 舌尖前阻清擦音
在声母(或辅音)发音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细分为三个阶段,即:对气流形成阻碍的成阻阶段,持续阻碍的持阻阶段和除去阻碍的除阻阶段。通过对三个阶段的分析,可以发现声母(或辅音)发音的细微之处。这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克服语音发音出现的很多问题。
在实际讲授课程的时候,心理学的巧妙运用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所以我们可以以“声东击西”的方式指导学员这样把握平舌音的发音,即:舌头放松,平躺在牙床上,舌尖自然地或轻轻地接触下齿背,可发出清晰的平舌音。舌头偏大或用力习惯偏前的学员务必“轻轻地”,舌头属于正常状态的即可“自然地”接触。
当学员能够较清晰地发好平舌音时,再让他们细细感触和琢磨:在发这个音时,舌头某个局部也接触到上齿背。因为只有这样,声母发音的成阻阶段才能实现。所以,实际上在发平舌音时,舌尖要与上齿背轻触或瞬间接近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当迅速除阻时,整个发音就结束了。因为时间短促,人们不容易感触到它的发音部位罢了。
如果不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直接告知学员将舌头接触上齿背,对于方音区的初学者来讲,就可能适得其反,平舌音再也“平”不了了。
翘舌音——
翘舌音是舌尖后音,分别有:
zh —— 舌尖后阻不送气清塞擦音
ch —— 舌尖后阻送气清塞擦音
sh —— 舌尖后阻清擦音
r —— 舌尖后阻浊擦音
发音要领是:舌头往上翘,舌尖在上齿龈与硬腭交接处成阻。舌头呈勺状,声波随着气流沿舌头在中纵线形成的凹槽流出,除阻成音。
在发音时,既不要想象成接触或接近上齿龈后部,也不要想象在硬腭前端(尽管也没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前一种方式发音的就可能翘舌偏前偏平,用后一种方式发音的就可能发成卷舌音了。因此一定要记住在上齿龈与硬腭交接处成阻,这样发翘舌音可以非常从容和自信,不再担心舌尖过松或过紧了。
五、前后鼻尾音
鼻韵母是带鼻尾音的韵母,它是在元音音素后面附着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汉语普通话韵母有两个鼻辅音韵尾:—n(前鼻音韵尾)和—ng(后鼻音韵尾)。
前鼻音:
前鼻音发音需要注意两个“前”。发音时,舌头以不同起始位置向“前”伸,在上齿背和上齿龈之间形成对气流和声波的阻碍(显然,成阻部位在口腔“前”端),声波再回到鼻腔成音。这就是前鼻音。
请仔细体会八个前鼻音韵母的发音路线:
第一个“前”就是在成阻前,舌头运动轨迹必然有一段要向前行;
第二个“前”,就是成阻部位在口腔的前面。
两个“前”是前鼻音的关键所在。
后鼻音:
前鼻音发音需要注意两个“后”。发音时,舌头往“后”缩,舌根抬起与下垂的软腭形成对气流和声波的阻碍(成阻部位在口腔“后”面),声波直奔鼻腔成音。这是后鼻音。
六、符号记忆法
为方便初学者,此处也把早年在体会注音方法时所总结的一套简便符号推荐给大家。它可以用符号取代长串的拼音字母,对普通话初学者在注音记忆(尤其记忆难点音)时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范氏基本语音符号标注法
有关汉语普通话的难点音和解决的办法应该还有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出现新的问题,有着新的解决方法。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熟知语音的发音本质,抓住了难点音的症结所在,方法将会是多种多样的。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学会更多的教学方法,最终为学员解决具体问题。
致谢
本人深得四川传媒学院王雷教授和启蒙老师王岩平教授的提点和教诲,文章参考了吴弘毅先生的《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版)中部分图解,同时也因参与科技出版社由齐英主编的有关空乘与播音教材的催化才得以动笔。谨此致谢!
二〇一五年六月三十日
参考文献:
[1]《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北京
[2]《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吴弘毅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