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政治复习课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2015-12-01吴丽莉
吴丽莉
【摘要】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提高政治复习的有效性是搞好政治高考备考工作的关键。同时,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着新课改对高三政治总复习新要求的任务和挑战。短时间内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是所有高三政治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高三政治复习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75-02
高考备考复习不是新知教学的简单重复或浓缩,而是一种认知建构,是一种新知发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情智互动的系统工程,若不优化复习课堂教学,提高其实效性,政治课的生命力将受到严重挑战。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贯彻《考试说明》,注重双基训练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深入研究, 高考政治试题逐渐地向课本回归已经成为了高中政治教师的一个共识。 这种回归,不仅是单纯从试题上的回归,而且是从试题语言的准确度、规范性等方面的回归,在试题的设问和叙述上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原型。 因此,我在带领学生进行高三政治复习时,首先要抓的就是课本的基础知识。为此,我对照《考试说明》中的考点,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从了解、理解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并选择适当的试题对学生进行训练。高考试题无论怎样的新、奇、巧,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复习过程中只能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即以《考试大纲》为纲要,以课本为根本,打牢基础。通过课本的回归,有助于学生在高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题意,使用规范的政治学科术语进行解题, 减少读题或书面表达的失误。
二、理清教材线索,构建知识网络
美国知名教育家G·波利亚曾经这样讲:“一个专心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 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领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对教材的分析与归纳可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它们却经常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在不经意间忽略,它们是学生接触新知识并加以延伸的中间点,因此教师在复习时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教材知识加以整合,引导学生将例题吃透。并以例题为基点,对政治知识进行辐射,向深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延伸,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政治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和网络,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三、关注时事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时政热点问题始终是命制高考政治试题的触发点和兴奋点。“题在书外,理在书内”“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这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问题有意识地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思考,打通课内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时事热点的选择有三个维度:热点本身、基础知识、学生实际。我针对参加2014年高考考生的实际,在复习中,以题目的方式穿插复习了一些长效热点,往往是采用一个热点背景,从几个模块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在2014年高考,这些时事热点很多得到了体现。如26题的民生问题、31题文化发展问题、40题加强宏观调控、41题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
四、重视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培养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考试知识范圍”规定了考试的广度,“能力要求”则规定考试的深度。因此,在坚持基础知识为第一要务的前提下,强化能力训练更是“谋分之基、创新之源”。
1.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正确合理的判断能力、思考能力与推理能力,也就是对事物能够进行正确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而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表达的能力。这也是高考政治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核要点。它是高中政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政治素质的最终体现。所以在高考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一直是政治考试的核心, 大多数的试题都要求学生具备出色的阅读和推理思考的能力。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来解答政治题, 实际上就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富有针对性地将试题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和转化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的进行要求学生的思维只有合乎逻辑才能达到解题的目标。同时陈述也必须让人信服, 这点表现在解答中, 就是能够正确地对试题进行分析,明确方向和最终目标,并在解题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实现解题的目标。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 它是逻辑能力与运算能力加上空间想象能力的协同发展, 简言之,它要求对各种知识和技巧加以综合地运用,具有十分广泛的内涵。它同样也是高考政治极为重要的考查内容,《考试大纲》中对这一能力的考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能阅读、理解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政治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政治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
在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大纲中所说的问题,并不是指一般性的政治知识,而是指那些能够运用高中部分的政治知识和应具备的素质和常识来解答相关问题,同时问题的方式也从客体展示转变为材料陈述,高考试题从以知识为中心也相应地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一道题的解答过程往往需要各部分知识的参与, 要用到多项政治技能,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例如2014年山东文综政治高考题第40(2)题的政治题问法直接给学生很好的提示,要从两方面来组织答案,这样的话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1(2)政治生活这道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考查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实效性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的推广,是教学的生命。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政治学科备考复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康.刍议高三政治复习教学[J]. 中学生政治(教与
学), 2011(06).
[2]林树高.高三思想政治复习有效性的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0,10(06)
[3]刘春霞.高屋建瓴构体系 训练思维提能力[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