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设计专业的自主性教学改革
2015-12-01聂世忠
聂世忠
【摘要】通过艺术设计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创作方法,把握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与审美能力,教给学生怎样发挥生命力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是本课程的宗旨。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原创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5-02
一、我国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混乱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学及理论研究落后于国外,艺术设计教学问题多多,在艺术设计理论方面学生连“包豪斯”、 “功能主义”、“国际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等这些名词都搞不清楚,而对那些被炒作了的流行作品顶礼膜拜,在艺术设计类教育中只求形式不究实质,教学各自为政,造成了艺术设计毕业学生工作中“眼高手低、抄、借、挪”的现象普遍存在,使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已屈服于市场和分配的压力。设计劳工愤愤不平,以至在设计界出现“设计师不如妓女”的网络帖子。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Design History Society),这标志着设计正式从装饰艺术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目前在我国设计教材老化、內容繁冗、教学方式陈旧,特别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长期存在“重技轻道”的严重弊端,教师与学生都对该课程感到沉闷无趣,在高校扩招,经过高考指挥棒学习而考进大学的艺术生不论是对艺术设计史论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很匮乏,教师上课还得先跟学生补课,目前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相对不成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统合仍在探索中,设计教学已固化为一种样式程式化,出了一个精品课程大家就相互照抄下载,也不管适不适应本校课程教学计划、科目特色。
二、艺术设计教学在内容、目标上急需改革
艺术设计教改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不少教师采用灌输式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学生在下面不是玩手机就是瞌睡不断,教师的话语权威性阻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政协会上天津市美协副主席王书平委员说“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使得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社会的需求脱节,既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潘鲁生委员提出艺术设计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原创”转型。[1]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旨在使学生为应用服务,扩招后的高校培养计划几经修改到到目前都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重点方向,特别是二本院校或地方本科院校都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文化传承是承传的关键与引领,设计发展脉络、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设计趋向等等使艺术设计需要掌握的,需要统合多学科知识。自主性教学改革就是让学生参与分析设计语言,感受、思考设计家对造型设计基本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提高对优秀设计的鉴赏与评价能力,增强对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理解认识创造能力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探索创新观念。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原创”转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系统的艺术设计知识是有限的,要通过有限的设计知识案例的讲解指导学生如何去解读各门类的设计,如何去观看和分析艺术设计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并通过这种研究能更好的认识艺术设计,促使学习者做出好的艺术设计作品。
在艺术设计自主性课程教改上首先应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设计design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的定义最初系统地形成时,设计一词的界定同现代‘设计概念一样,其含义时宽时窄。设计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drawing),”[2]从西方把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当成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上看,可见设计作为美术与建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西方有着深厚的理论传统。而在中国艺术设计学是在1998年由工艺美术更名的新学科,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才使 “艺术学”告别文学门类,正式升级为新的第十三个一级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而设计学隶属此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由于中西设计的宇宙观、世界观和哲学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中西美学的差异,使之中西设计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产生出设计视野的多元性。一部世界艺术设计史就是由不同民族艺术设计为前提的不断追逐并充分体现人类艺术设计互融与演进的过程,丰富多彩的民族性造就了艺术设计世界的丰富多彩、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艺术设计。
三、艺术设计的自主应用性教学及效果
艺术设计的自主性教学怎么教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朝着应用型人目标,根据学生心态,解析学科内容,从授课方式上改革,活跃课堂,教师操作课堂的研讨式教学,激励学生,形象直观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备好课是常规教学第一步,建立完整、系统的艺术设计资料库,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教学课件、媒体资料、图像资料。
中外传统设计思想和实践、共同地域的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设计语言暨设计民族特色怎样承传?我们急需从理论的高度与实践作品阐述承传与创新的过程样式,通过设计承传案例的整理去解读艺术设计的源流承传,观看和分析艺术设计的历史事件和现象,通过这种研究更好的认识艺术设计,促使设计者做出好的艺术设计。
牵住“民族性”这个艺术设计的灵魂线,在已建立的完整、系统的艺术设计史资料库中,把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图案、传统符号作为一种元素怎样融入当代艺术设计中,怎样突出传统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人文特征,通过种种文化符号:如史前彩陶、书法篆刻印章、青铜纹饰、秦砖汉玉、秦俑汉雕、魏晋风、唐三彩、水墨青绿山水画、文人画、宗教美术、京戏脸谱、皮影武术、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龙凤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年画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到当代艺术设计的理念中去。
课程的形象化是设计类课程突出的特色:将理论讲述和形象资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网络课件,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动态教学突破静态的文字和图片教学的局限,采用多元化、交互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的历史影像、图片、虚拟现实和富于时代感的音响素材,利用感性的影音、图片资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制作精美课件,力求视觉感官美,播放影像资料,全面地展示设计历史发展的文化背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历史上经典的设计作品,使学生可以生动地、立体地进行深入设计史优秀作品赏析。教学中还可安排参观博物馆、设计展览,邀请资深设计师、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构成一种立体的授课方式,扩展教师的授课方法。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改革传统的灌输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创造性、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组织宽松的教学环境,发挥激励策略,鼓励学生自选课题进行研究。教学中激励的兴起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教学中激励制度的设计更多的体现在组织教学中,建立基于战略的激励制度对于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励的中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其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学科建设。
对学生资源战略和组织战略之间的相互契合是有利于提高学习绩效,以大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课题研究小组,决定大课题名称,各自研究不同个案组成一个大课题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以幻灯演示和讨论会的方式进行交流。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学生的竞争优势是指学生在与同学的竞争汇总所表现出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一种优势,依赖于这种优势,学生可以獲得超过该群体正常收益率的回报,这种回报就是学习绩效,有回报学生在学习中就有了成就感,这样大家就是在快乐中学习。
总之根据艺术设计学科的最新发展和艺术设计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原有教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全新的调整和充实,努力提高教学互动质量,使其内容和形式都更加完善。按照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践行教学任务,实行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要按照国家标准制定也要融入地方院校教学特征。
参考文献:
[1]《美术界两会声音》中国美术家协会网http://www.caanet.org.cn/2014-3-10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 湖南科学出版社 2006.3 P41
本文为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研讨式教学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中的运用》(湘教通[2015]291号) 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