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下成都市体育中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①

2015-12-01鲁敏张前成杨小丽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四川双流6000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0成都双流信梓文艺学校四川成都6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成都市中考体育教师

鲁敏 张前成 杨小丽(.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 四川双流 6000;.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成都 60;.成都双流信梓文艺学校 四川成都 6000)

新课程改革下成都市体育中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①

鲁敏1张前成2杨小丽3
(1.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四川双流610200;2.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1130;3.成都双流信梓文艺学校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该文以新课程改革下成都市体育中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0—2013年成都市实施体育中考中的项目设置、测试标准、教师以及学生的应对态度、课程设置、体育教学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此次研究以成都市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操作,将作为理论支撑,有力的推进体育政策的实施与开展,希望可以为体育事业做一些贡献,提供参考依据。对成都市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入手,分析成都市城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城市居民体育项目选择,以及活动场所、活动的形式、活动的频数、持续时间、时间安排和指导等现状,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体育中考影响因素成都市

在深入调查成都市体育中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成都市体育中考政策,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中考测试,得到理想的成绩。同时,作为一门考试科目,中考使得体育成为应试教育的一份子,体育成绩也就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所追求的核心内容。以升学为主要目的体育教学,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可能会造成体育课程形式的单一性,缺乏完整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因此,体育中考的顺利进行,对于初中学校体育教学的深入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生身体素质的显著提高都有重要意义。[1]

1 2010—2013年成都市体育中考方案的比较分析

1.1 2010—2013年成都市体育中考测试项目比较分析

2010年成都市只有必测项目而没有设置选测项目,从2011年开始增设选测项目(1分钟跳绳、立定跳远),这2项都是技巧、力量类体育项目,球类项目没有被纳入到体育中考之中。自2012年起,成都市地区体育中考的选测类项目得到了扩展和丰富,主要由8个项目构成(男4项、女4项,扣除3个交叉项目,共5个项目),这样就使初中生有了更多选择的项目,学生可以凭借自身爱好与擅长的项目进行考试,也从一定程度促使中学体育教学内容更加新颖多样。在选测项目上,新增的引体向上属于力量类项目,它能够锻炼学生(特别是男生)的上肢力量,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对于学生掌握各项体育运动技巧十分有利。仰卧起坐可以减少腹部脂肪,增强人体腰部的柔韧度,对形体美感的塑造具有显著的效果,很能满足青春期女生爱美的心理需求。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对墙垫球等球类项目对于学生呼吸、肢体协调、耐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2 2010—2013年成都市体育中考项目合理性比较分析

根据初中学生对体育中考项目喜爱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来看,对目前体育中考项目表示赞同姿态的初中生仅有8%,大部分喜欢考试项目的学生占比为29%,占据半数以上的是小部分喜欢考试项目的学生,具体占比为51%。另外,表示都不喜欢的学生占比为12%,这部分学生明显对目前的体育中考项目设置不满意。由此可见,体育中考直接参与对象,有六成多的学生对现行考试项目内容不是很满意,初中生或多或少的都对考试项目持否定态度。当该研究者询问学生“你最想体育中考添加什么新项目?”这个问题时,很多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于是“武术、轮滑、踢毽子、健美操”等项目都被学生提了出来,还有一些学生提议增加“接力跑、多人多足、斗鸡游戏”等具有创意性和娱乐化的项目。

1.3 2010—2013年成都市体育中考项目测试标准的比较分析

显示得出:2010—2013年成都市体育中考的项目与评分标准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因为2010年、2011年的体育中考项目偏重测试学生的肢体力量、速度和耐力,而且所有中考项目都是必选内容,没有选考项目可供学生自由选择。因此,2012年和2013年,体育中考取消了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这两个肢体项目,增加了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篮球运球(男、女)、足球运球(男、女)、排球对墙垫球(男、女)等球类、技巧类的选考项目。这是对2010年、2011年体育中考单调项目的补充,也是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学生喜好和身体素质状况,让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走进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校体育教学不断改革、快速发展,从而有效的提升成都市初中体育课程的质量。

2 学校体育教学对成都市体育中考的影响因素

2.1学校体育重视程度的影响

体育学科进入到中考体系之后,初中体育课程也受到了学校教学部门的重视,体育教师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2]而且学校教学管理者也越发意识到:相对于文化课,体育更容易拿到高分,学生只需要坚持体育锻炼,就能够在中考中的体育科目中得到理想的分数。所以,许多初中都设立了体育测试部门,对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进行检测,深入分析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专门的辅导,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在对待体育教师方面,也实现了与主科教师同等的待遇,以此来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

2.2体育中考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体育步入中考科目行列之后,体育中考就与体育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体育中考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动力,而学校体育教学则是完善体育中考制度的重要保障,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有利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保证学生不断提升体育能力,并养成科学的身体锻炼的习惯,从而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显著提升。[3]而体育中考则是检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情况的重要途径,但初中体育教学如果只以考试为目的,为了考试而学习,那么体育教学也就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就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4]

2.3体育课外活动、体育大课间对体育中考的影响

初中毕业年级学生主要利用体育活动课、体育大课间等时间练习体育中考项目、其中体育活动课占据了练习总时间的3/4,利用体育大课间进行中考练习的也达到了33%。该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主要针对那些体育素质较差、体质较弱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而那些体育成绩优秀、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体育教师一般会让这些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自由进行体育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活动课作为一门新增课程,是体育课的延伸部分,目的也是为了给学生充裕的体育活动时间。[5]

3 体育教师对成都市体育中考的影响因素

3.1体育教师教学观念对体育中考的影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非常重要。良好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6]在调查中,该研究者发现仅有12%的体育教师认为初中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是素质教育,有24%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能教育是主导思想,有30%的教师认为学生在初中阶段体育技能教育十分重要,而有34%的体育教师认为初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终生教育,这一观点也成了主流思想。新课程改革促使初中体育开始重视教学质量,注重对激活学生的运动热情,并且能够在自主意识的驱动下锻炼身体,循序渐进地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应该以运动的锻炼、娱乐、消遣意义为主要依据,在满足学生体质锻炼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们的精神娱乐追求,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然而调查结果表显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终生教育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受到体育中考的影响较大。

3.2体育教师工作态度对体育中考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14%的体育教师表示学校给予他们很多奖励,36%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的奖励一般,占多数的是觉得学校奖励很少的体育教师,达到了42%。另外,8%的教师反映体育教师根本就没有受到过学校的奖励。可以说,自从实施体育中考政策以来,成都市各个中学对体育教师的奖励也相应增多了,认为很多和一般的教师占比达到了50%,认为很少的虽然有42%,但也比体育成为中考科目之前的情况要好,这说明体育教学也得到了学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还有许多中学将体育教师的奖励与体育中考成绩相联系,这种策略促使体育教师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也获得了显著提升,很多体育教师会根据体育中考项目而制定出详细、科学的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学生实际体育训练效果调整教学任务,以积极的心态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3.3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对体育中考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认为体育中考对教师教学内容有小部分冲突的教师占42%,觉得有大部分冲突的体育教师占比为46%,另外还有8%的教师认为两者完全冲突,这三种观点的体育教师占到全部接受调查教师的96%,仅仅有4%的体育教师觉得两者完全没有冲突,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受到体育中考的影响。在调查中,该研究者发现有一些学校对体育中考成绩的要求很高,一般都要求体育中考成绩高水平超过全区平均分,体育教师也反应压力很大,而这种压力最终又转移给了学生,教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让学生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从而达到取得高分或满分的目的。而有一些学校对此并没有硬性的规定,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度也相对较大,不仅仅局限在体育中考项目上。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2月23日)[J].中国学校体育,2007(1):23-25.

[3]周济.学校体育足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J].中国学校体育,2007 (5):32-38.

[4]徐大从.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0(6):2 2-3 4.

[5]李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7(2):3 2-4 1.

[6]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8(9):12-18.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242-02

作者简介:①鲁敏(1979—),女,汉,重庆开县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成都市中考体育教师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点津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中考“三数”大扫描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