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研究

2015-12-01甄理辽宁理工学院体育系辽宁汉中723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4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教育者负荷

甄理(辽宁理工学院体育系  辽宁汉中  723000)

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研究

甄理
(辽宁理工学院体育系 辽宁汉中 723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地提升,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育活动,因教学过程具备特殊性,因此在落实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现阶段,体育课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各界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很多教育者因噎废食,甚至是“荒废”了体育教育,体育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号召沦为一纸空谈。相关人士需要明确,体育伤害事故具备突发性和不可避免性,只有科学的分析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原因,正确认识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制定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尽可能地将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上受到伤害落到实处。该文从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原因出发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相关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体育教育者提供帮助。

体育课 伤害事故 避免 研究

体育课伤害事故是学生在学校组织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由于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率较高,这就使得很多学校为避免学生受到伤害,有意地缩减体育课时,压缩体育教学内容,不仅制约了体育课的发展,更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宗旨。体育不仅是各类学校教育的重点,更是强化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因体育本身具备特殊性,这就使得学生在体育课上受到伤害的问题成为了“在所难免”,因此,社会各界需正确地认识体育课伤害,采取有效措施对体育课伤害事故进行预防,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纲领的实施,促进学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不断发展。

1 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得多样,经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主要包括如下5种类型。

1.1场地、器材等导致的伤害

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是导致学生体育课伤害的罪魁祸首。在很多情况下,即便是体育教师在课前对体育器材以及活动场地进行了检查,也无法保证在课内不发生意外情况。因为学生对运动缺乏全面的认识,难以对运动本身或者是器材本身的危险进行预检,错误地使用体育器材亦或者是器材质量本身就存在某些安全隐患,都极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场地的不合理安排,或是场地的客观条件无法与运动项目的要求相匹配,也极易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伤害。

1.2教学内容不合理导致的伤害

体育教育者擅自改动教学大纲,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的时候,完全不顾及教学内容是否可行,也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只盲目地选择那些自认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改善学生体质,提升体育课效率的运动,导致教学内容超过学生正常承受范围,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更可能因运动的强度和难度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

1.3教学组织不合理导致的伤害

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与其他课程不同,因为是在室外进行的,这就对教育者的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保证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更要科学地排除一系列可能伤害学生的危险因素,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更要让学生能够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预防,以此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无定法,学无常态,教育者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尽可能地降低教学组织不合理导致学生伤害的概率。

1.4学生自身问题导致的伤害

体育课是利用锻炼的途径刺激学生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想要发挥锻炼的真正效果,就必须对学生的身体进行良好的刺激。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运动做出了要求,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往往在其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然而学生可能存在错误认识自身实际能力的情况,盲目地增加运动量,导致运动负荷,进而造成体育课学生伤害事故。其次,还可能存在学生患有某些隐性疾病或是明知道自身健康不良却对体育教师有所隐瞒的情况,也极容易使学生在正常教学大纲安排的运动强度下发生伤害。

1.5意外事件导致的伤害

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最大的特点是室外教学,室外教学的这种模式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可预见性极强,这也就使得体育课极容易发生突发的意外事件,如突发的特殊天气、教学设施突然损害、对抗活动的意外撞击等。因此,体育教育者应该具备足够的思想认识,明确各种意外事件的类型,认识意外事故伤害是无法避免的,继而在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够沉着冷静对待,尽可能地妥善处理事故,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以保证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策略

体育伤害事故的多样性、偶发性、不可避免性以及影响多重性促使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点,教育者应该充分地明确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以原因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体育伤害事故进行科学的预防和处理,具体的策略应该包括如下几点。

2.1重视安全教育,提升各方思想认知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行政机关高校教育管理以及体育教育人员思想意识不达标,普遍缺乏对体育课伤害事故问题的重视与关注,思想的松懈是导致体育伤害事故的一大原因。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大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预防教育的力度,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全校师生进行运动安全知识宣传,在思想上提高师生的认识,确保他们能够重视体育运动的安全问题,掌握必要的运动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保护意识,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定期不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体育教师教授技能以及应急能力,确保他们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简单有效的措施。其次,体育教育者也应强化自我安全教育,确保自身拥有并且能熟练地运用体育安全知识,热爱学生、热爱体育教育,能以较强的责任感以及安全意识落实体育教育,拥有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伤害、事件的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者降低体育课对学生带来的伤害。体育教育者应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定期为自身充电,多观看与急救处理相关的书籍或是视频,熟练急救处理步骤。例如,中暑、脱臼、骨折、抽筋等情况是体育课最容易发生的,教育者切不可惊慌失措,不仅要照顾受伤学生,更不能顾此失彼,忽视其他学生。正确判断学生伤害的类型,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减小学生痛苦,预防伤害扩大,为下一步落实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当然,教育者也应加大体育课堂的利用,在学校普及体育安全知识的同时,向学生细化安全知识,让学生明确伤害发生的原因,进而尽可能地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条件允许,体育教育者还可以联系学校领导,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模拟突发事件,提升体育教师以及学生应对体育伤害事故的能力,进而避免突发事件真实发生时,学生以及教师措手不及。

2.2加强体育工作管理,保障体育器材等的安全

体育管理工作是预防、降低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方面应强化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在不断提升教师素养的同时强化教师监督工作的力度,确保体育教师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管理任务,为后续体育课程的顺利落实夯实基础;教育者在体育教学落实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严格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的同时设计科学的教学模式。具体的落实可以包括如下:首先,正确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避免教学极端现象以及学生盲目训练的问题;其次,体育教学者应对教学场地合理布局,尽可能地合理地组织体育活动,使学生处于自己视野范围之内,以便能够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更快速地处理突发事件;再次,强化体育器械以及体育场所的管理,定期检查设备,更换老旧设备,及时处理问题,排除体育器械以及场所中包藏的隐患;最后,善用课堂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体育教师敞开心扉,畅谈自己的“隐秘”,继而保证体育教师在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时,能够更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体质差异学生需特别对待,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2.3积极备课,强化课堂组织管理工作

首先,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体育教育课程也不例外。体育教师应充分备课,周密思考,在不断总结其他教育者教学经验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预见能力,以便能够及时处理课堂上的各种意外事故,或是在事故“将发未发”的临界点上予以制止。体育练习者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将预防处理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主动权牢牢攥在掌心。其次,加强课堂组织管理是安全保障的前提。只有用规范和纪律束缚体育教学,才能确保形式多样、空间广阔的体育教学能在教育者的控制之下顺利开展。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课改活动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也随之改变,“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学理念被充分重视,很多教育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试图激发学生,使之能够朝着更具主体性、更具创造性的方向不断发展,然而,也有很多教育者在思想上走入极端,在体育教育课堂上毫无目的放任学生,让他们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课堂组织纪律被忽略,课堂教学的疏于管理以及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随意性都增加了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了科学地解决上述问题,教育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确保体育课组织合理,不存在学生练习互相干扰的情况。在保证了上述工作之后,我们还需明确教育者精力毕竟有限这一客观情况。人无完人,体育教师在落实工作的时候也会犯错,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特点对班级进行小组划分,在划分的小组之内指定专人担任小组长,协助体育教师落实管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尽可能地将学生伤害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

2.4正确评估自身能力,避免负荷运动导致伤害

正确评估自身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学生在体育练习过程中承受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的总和,运动负荷对体育课教学质量意义重大:过小的体育负荷不能达到锻炼目的,过大的体育负荷又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学生猝死。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属于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吃过苦,身体素质也相对较差,如果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突然增加负荷,极易给他们带来伤害。还有些学生不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盲目增加体育负荷,也给自身的安全埋下了隐患。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育者在落实体育教学之前,应有意识地利用各种途径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体质不好的学生,能够相对照顾,必要的时候为他们开展单独的教学内容。当然,体育教育者还应全程关注体育教学过程,及时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以自身丰富经验为基础,从学生的面色、出汗程度等情况分析,帮助学生合理调节运动负荷,防范超负荷运动带来的学生伤害事件。

3 结语

综上所述,导致学生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得多样,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这些因素,以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规范教学,强化教学组织,正确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总之,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学校方面也不能无所作为,应强化宣传力度,规范教师教学活动,确保他们在落实体育教育的时候具备足够的责任心。希望文中所提出的策略能够帮助我国广大体育教育者有效地减少学校体育活动的伤害事故。

[1]杨晓妮,赵明阳.云南省高校体育公共课中体育伤害事故发生与预防[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8):43-47.

[2]葛兰.体育与健康课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赵强.大连市初中生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现状的调查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

[4]马晓丹.山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现状及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5]李磊.江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

[6]徐翼.体育课伤害事故处理中的法律理解误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6):101-104.

[7]郑森.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方式[J].科技创业月刊,2014(7):132-133.

[8]余开亮.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J].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2(27):44.

[9]吴立新.由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谈如何避免体育课伤害事故[J].考试周刊,2012(95).

[10]秦伯元.如何降低体育课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J].科学咨询:中旬,2011(3):92-93.

[11]张艳辉,伍雪辉.高校公共体育课伤害事故成因及安全保障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0(1):88-90.

[12]楼钧.浅谈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预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2):284.

[13]武松朋.高职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运动,2013(4):61-62.

G80-05

A

2095-2813(2015)12(a)-01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122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教育者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品读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