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与干预研究①

2015-12-01刘苑鑫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4期
关键词: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刘苑鑫(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与干预研究①

刘苑鑫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日益增多,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的研究分析,及对大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危机干预成为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该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研究结果: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面对心理危机采取干预研究对策也应是多方面的,我们应更好地完善学生心理机制,全方位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对策

21世纪初,我国高校进行了大幅度的扩招,高等院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由于学生人口众多,教师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使得教师在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遗留出很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影响到成千上万的家庭正常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更多的时候称其为社会的缩影,很多学生在学业、情感、人际交往、就业、升学等有诸多的困扰,在这种压力之下,多数学生不能正确地面对危机,化解危机,在心理危机的沼泽中不能自拔,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不仅仅是个人或者家庭的悲剧,甚至还会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如警钟阵阵,一次次敲打着人们的神经,人们开始从最初的震惊与疑惑转为冷静的分析与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普遍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课题[1]。

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

1.1恋爱型大学生心理危机

大学时期,学生的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学生也有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随着对美的欣赏和异性的吸引,大学生开始步入恋爱的步伐。但是,一部分同学虽然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是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缺乏情感经验,恋爱时只注重当时的愉悦情感,而不考虑结果,无法正确地处理情感问题,出现感情挫折易导致心理危机。其中,最常见且最易产生心理危机的就是失恋,遭遇失恋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内心沮丧、抑郁、情感混乱等痛苦的情绪,倍感孤独和无助,对外界事物丧失信心和兴趣。

1.2贫困自卑型大学生心理危机

目前大学生学杂费、生活费等综合费用相对较高,对部分贫困学生的家庭来说,都是一项不小的压力,国家已出台国家助学金政策和高等院校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虽然,大学生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增加经济收入,也不乏一部分顾及“面子”的同学,担心申请助学金补助,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等,坚持不申请补助,从而生活困难。再者有一部分同学,因为惰性或者害羞,不愿在社会上找兼职,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容易感到无助和自卑,产生心理压力。

1.3就业压力型大学生心理危机

当前大学扩招严重,毕业生较多,就业率较低,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普遍存在。大学生们感到前途渺茫,为前程担忧,不知道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担心辜负了父母的期望,甚至失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几乎从上大学时起,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社会上普遍流行一句话:“毕业相当于失业”。因而,就业压力负荷的增多给学生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危机。

1.4人际交流型大学生心理危机

根据我国国情,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原因,当今大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一种是较为活泼,张扬个性;另外一种则较为自闭,相对内向。

紧张的大学寝室同学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爆发的重大隐患。大学生是父母眼中的人中龙凤,父母的溺爱使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意识,在与同学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宽容、信任、热情的沟通能力及技巧,这一弱点对于大学生的集体生活有弊无利。同样,除了与同学的关系紧张外,在与老师、家人或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中大学生也常常受到挫折。当大学生遭遇人际关系挫折后,极其脆弱,抗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低自信力与他们的骄傲完全不相符合,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去解决,从而产生心理危机。

1.5学习压力型大学生心理危机

学习成绩是用人单位等对学生在校表现的基本评定标准,大学的学习内容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易造成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大学的学习方法,不能很快适应大学课程的学习方式;再者,大学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程度,虽然绝大部分大学对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证发放、学位证书的授予,不再要求英语四六级证书等,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不少用人单位仍对外语、计算机等等级考试有硬性要求,这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一些学生在高考填报专业时因担心落榜,所报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专业,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后,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出现了对专业课的排斥现象,这种现象会使大学生身心俱疲,造成严重的心理危机。

1.6游戏型大学生心理危机

网络游戏中多有暴力游戏,玩家在打游戏的过程中被这些暴力倾向所影响,这可以说是一种潜在的隐患危机。网络游戏满足了大学生内心释放压力的快感,但随之也使大学生丧失了进取的目标和奋发图强的斗志。有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在玩游戏时,觉得很无聊,这些暴力游戏不过如此,但不玩游戏时,又会觉得空虚、无聊,很多大学生出现社交恐惧症[2],逃避社会,希望躲入虚拟的网络世界,恶性循环诱发的心理危机在不断攀升,让大学生面对现实时产生更多的无力感和挫败感。人际关系的淡漠、暴力倾向和奋斗目标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对自身问题的忽视及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1.7家庭重大突发事件型大学生心理危机

家庭重大突发事件型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家庭中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或人为事件的影响,是大学生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影响和压力,从而产生心理危机[3]。许多生活中突发的人为事件,如:亲友突然死亡、家庭经济破产、父母感情破裂、自身遭受身体的侵害或财产的侵占、家人受到刑事处罚、偶像幻灭等偶然性遭遇,这些事情随机性强,当时大学生没有心理准备,已经发生,心理上的无助感和挫折感十分强烈,非常容易使大学生爆发心理危机。

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2.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生活、工作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1)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

(2)引导大学生以社会价值为向导,以奉献社会为追求,寻找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3)帮助大学生抵制和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等错误思想意识和思想认知的侵害。

2.2加强心理辅导力度,帮助建立心理防御机制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加强心理辅导力度都是目前高校最应注重的。

(1)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或必修课,进行正确心理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防止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

(2)开设心理咨询室,建立健全“心理驿站”机制,充分发挥宿舍心理驿站站长和班级心理委员,及时向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反应基层同学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及时预防和解决,解决不了的进行转诊。

(3)指导我院大学生心理协会工作。高校心理社团应加强心理协会的宣传力度,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予以专业指导,努力推广心理协会,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做到及时预防,及时监控,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3建立全方位危机干预网络,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及时解决危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引导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预防型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建立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心理健康课程和有关讲座中,学生应掌握减轻压力和正确对待心理冲突的知识技能。

(2)加强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班干部的业务水平,使之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能够给予正确引导和乐观人格的感化。

(3)各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活动,文体活动的积极调节,使其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4)建立健全高校心理网络机制,实时监控学生心理问题,做到及时监控,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3 结语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也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应当以教育为本,树立正确的理念,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而对陷入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要采取快速、及时、有效的干预。

[1]江光荣.社会变革与人的适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1995(6):19-23.

[2]张向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457-458.

[3]周云祥,王凡.论心理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茂名学院学报,2008,18(2):14-15.

G804.8

A

2095-2813(2015)12(a)-011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115

①刘苑鑫(1990—),女,汉,河南南阳人,在读研究生,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部,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声”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