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贴近生活

2015-11-30万文娟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热点思想品德生活化

万文娟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热点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再现和升华,是广泛取材于生活实践,而不能拘泥于书本知识,其操作性很强,并且融于社会、生活的教学环节很多,它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追求,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一辈子做有道德的人,这是我们这门课程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只有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中吸取丰富营养,不断关注学生生活的体验,不断激发学生道德学习的愿望,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才能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实现我们这门课程课堂教学“三唯”目标的和谐统一。

一、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的理解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载体,以观察、体验、感悟为主要途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把生活问题化为学习的内容,使学习问题生活化,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作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将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融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之中,逐步构建和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评价标准等,从而真正体现“课堂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体验、感悟的机会,使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中逐步丰富生活的知识经验,培养起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提高适应创造生活的能力,形成规范健康享用生活的行为,为将来成为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以热点话题为切入点

走近学生,走进生活,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这有利于和学生一起思考这些热点话题里深层次的思想核心,运用思想思想品德的理论去解决这些生活实际问题。比如,每年高考过后,有不少高三毕业生当知道分数之后,采取极端的手段来面对高考失利。学生们对此议论纷纷,观点也是莫衷一是。可以利用 “珍爱生命”来引导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 告诉他们“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的生命有其独特性”,让学生讨论分析这些学生之所以这样做的思想症结所在:因考试分数低而使自己灰心绝望,从而去自杀;也有虽然分考得不低,但当结果出来,繁重劳累的高中生活已经结束,他便心灰意冷,不愿再面对同样的大学求学生涯,他厌倦了这种生活在极高压力下的感覺,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只求彻底结束,永不再面对。究其本质,就是他们没有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没有认识到自己生命的精彩所在,思想太偏激,太容易走极端。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的思想情绪呢?让学生试着总结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这样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学过程中通过心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合作探讨,从而实现思想品德知识的共同拥有。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变成了每个学生发挥的舞台,让学生们在教学中将自己对思想品德知识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创新的认识,通过交流活动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不仅实现了知识的相互学习和促进,而且还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实现学生的探究学习,使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走得更近。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思想品德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和生活是分不开的,课本是理论,生活是依托,是载体,因此,教学方向和理念要向生活倾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单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使学生具备一双慧眼,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具备一种个人纠错能力,具备一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能力。教师要组织课堂各种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3.尊重学生,鼓励质疑

重视学生对生活现象、社会问题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并以此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在讲法律时,发现学生对案例比较感兴趣,可以在网站下载了今日说法栏目演过的一些案例,在讲完课后作为补充材料给学生看,让学生看完录像再结合书上的内容进行一下讨论,说说自己的感想。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积极思考,掌握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从而适时采取措施,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就应该扎根生活,摒弃功力的思想,将重心放到孩子思想健康成长的重心上来。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指导青少年的生活。

猜你喜欢

热点思想品德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热点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热点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结合热点做演讲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