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新课程和新型师生关系初探

2015-11-30党成华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化学

党成华

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文性、探究性、实践性、情感性等特点。要求师生在平等、互动、和谐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增强技能。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新教材教学的关键。

一、课程是一种体验和交流

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我们知道,课程是知识只强调课程的静态一面,突出课程是文本,忽视学习者的情感和经验,忽视潜在的课程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所以只有被学生真正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从课程是经验的角度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教学事件,將学生引入活动过程中。

二、新课堂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堂突出了“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学习成绩如何,坚决不歧视‘差生,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二是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偶尔的失误,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坦诚和求实精神,这种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通过尊重、赏识、关爱等,把学生放在做“人”的主体地位上,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倡导和实践“尊重教育”、“赞赏教育”。

三、新课堂加强师生互动、合作的探究性

新课堂要求: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传统的讲授型、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变“听化学、记化学、练化学”为“看化学、做化学、用化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从教与学中焕发出学生的勃勃生机。

新课堂强调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教师要通过引导、尝试、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师生互评,学生自评,评出观点,评出学习积极性、学生总结几个步骤指导教学。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让学生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让学生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让学生想;凡是学生写得出的,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做,教师坚决不包办代替。要努力做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教学氛围,使我们的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师生互动、合作,切磋进取,结伴成长。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设计问题情境

1.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二是教师的视野和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视野。新课程中的教师是课程资源重要的开发者,课程开发给老师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来说,老师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他的课程意识,他的课程开发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能力直接影响这个学校、这个班级的学生。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建构主义提供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当学生没有方法、思维没有打开时,教师帮助引导;当学生迷路时,教师引导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教师引导鼓励增强信心;当学生对内容不理解时,教师可以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去感受。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问题是情境的内容,氛围是情境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核心形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要围绕问题转,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培养。情境是放飞思想的舞台,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天地中可尽情畅想,尽情创造。所以说问题情境也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

五、新型师生关系重教育的情感性

1.教师是激励者

新课堂不仅强调知识、能力目标,而且注重情感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激励、亲情与友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得到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以情唤情,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达成默契。在化学教学中,可采取:展示化学之美,以美融情;优化课堂提问,以疑导情;贴近社会生活,以用激情;挖掘化学史实,以史渗情等方法。平时教学用语,教师尽可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鸣,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让师生在教与学中达到认知与情感交融的最高境界,使化学教学成为心灵净化、陶冶情操、视觉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活动体验,从而达到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学生是主角者

学生不仅单单在课堂上如何学好化学,认真听讲,以及及时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在课堂扮演主角,激力配合老师,在学习中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记住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背住 化学用语的学习 ,并且理解双基,掌握化学用语 ,立足结构,了解物质性质,注重学法,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中要及时反馈,精练习题拓展知识,平时业余时间多阅读课外读物,补充知识点,在老师提问题时,请踊跃的举手,超越的发挥学习能力,在课后和老师保持朋友关系,交谈自己的心,在生活当中遇到困难,也要和老师做个知己,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求解,师生保持良好的关系是课堂中的必修课。

因此,对学生而言: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化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