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城区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以无锡地铁1号线为例

2015-11-30程灿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公交线路路网号线

程灿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72)

中心城区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以无锡地铁1号线为例

程灿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72)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地铁工程规模浩大,建设工期长,影响范围广,尤其对于中心城区站点本身道路资源紧张,地铁占道施工会导致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下降,如不采取有效的交通组织管理措施将给城市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以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为例,重点从路网优化和公交组织两个方面介绍无锡市中心城区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希望为其他城市地铁施工提供参考。

中心城区;地铁施工;交通组织

0 引言

目前全国已有36个城市轨道建设规划获批,预计至2020年,线路规划总里程将达6 100 km,所需车辆将超过3万辆,轨道交通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地铁工程规模浩大,建设工期长,影响范围广,尤其对于中心城区站点本身道路资源紧张,地铁占道施工会导致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下降,如不采取有效的交通组织管理措施将给城市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1]。

本文以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为例,介绍无锡市中心城区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希望为其他城市地铁施工提供参考。

1 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工作技术路线

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应确定施工影响范围,对研究区域内的主要道路及节点的动静态信息进行调查,包括交通数据(如流量、OD数据)、路网图、交通管理、组织措施等;其次通过现状调查基础数据建模,对现状交通进行全面评价,测算路网容量和承受能力;再次针对施工占道对城市交通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对既有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重点分析对城市路网以及公共交通的影响,同时应考虑到施工期间交通增长情况、道路设施变化以及地块开发等影响因素[2-3];然后在地铁施工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交通组织对策,包括优化施工方法、完善道路网络、提高节点通行能力、优化区域交通组织、调整公共交通线路、加强交通管理、合理进行区域诱导、加强宣传力度等;最后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评价,确定具体实施措施。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工作技术路线详见图1。

2 无锡地铁1号线施工对于中心城区的影响

无锡中心城区是由解放环路构成的“乌龟壳型”路网,该区域内含3个施工站点,分别为胜利门站、三阳广场站、南禅寺站。其中胜利门站位于地块范围内,对周边地块影响较小,三阳广场站和南禅寺站施工,导致中山路从复兴路路口至崇宁路路口北端封闭,中山路从解放南路路口北进口至沙巷路口以南区域封闭,人民路从石皮路路口至新生路路口封闭,而由于人民路拓宽改造同步施工,导致了人民路在解放环路内的路段全线封闭,见图2。

通过施工后道路交通评价可以看出,高峰时段中心城区40条关键路段中,过饱和路段达19条,呈全面拥堵态势,解放环路交通流量明显增大,县前街、学前街供需矛盾突出,支路系统运行受阻,见图3。

3 中心城区路网优化方案

由于地铁1号线施工造成人民路、中山路部分路段封闭,区域过境及集散交通压力则转移至解放环路、县前街以及学前街上,故本次设计思路主要从提高解放环路交通效率、提高县前街、学前街通行能力、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等角度综合权衡。本次设计了5套方案进行比选:

图1 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技术路线图

图2 中心城区施工影响图

图3 施工后中心城区道路服务水平变化

表1 中心城区地铁施工交通组织方案表

前三套方案均需要调整主干道的通行方向,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整个区域骨架路网的运行效率,通过仿真评价得出方案三是三套方案中效果最佳的,方案四则尽量满足地铁施工所需的围挡要求,基本不做其他交通疏解方案,方案五是在方案四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微循环改造,局部交叉口及路段进行扩宽改造,打通瓶颈节点,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通过方案论证,方案五对出行习惯影响小,且易于实施,最终确定为本次实施方案。

图4 打通微循环交通组织图(方案五)

图5 摆渡巴士线路及站点示意图

4 公共交通组织方案

中心城区是城市公交线网分布的密集区,地铁施工会造成大量公交线路阻断,严重影响居民出行,以公交客流最大化为目标的公交调整方案会使公交线路积压,导致区域道路交通整体通行能力下降。因此,在公交调整方案中既要保障公共交通实现可达性最优,又要满足路网容量的要求,避免大量的公共交通工具铺设到道路上,车辆频繁进、出车站对城市正常运行的道路交通带来巨大的冲击。

无锡市中心城区共含公交站点40个,公交线路92条。由于地铁施工有近40条公交线路需进行调整,将改变近30万人次的市民日常出行习惯。考虑到单纯的线路绕行调整方案会对中心城区路网造成巨大压力,本次设计方案确定了“公交摆渡巴士+线路调整”的调整思路。

4.1 摆渡巴士

摆渡巴士共设置了两条线路,即摆渡1号线和摆渡2号线。1号线为外环线,起到公交外环截流、接驳过境公交线路的作用;2号线为内环线,其作用是弥补了1号线对于城市中心城区内部可达性不足的缺憾,保障市民可以在500米有效的步行距离内到达出行的目的地。

4.2 其他公交线路调整

在拥有两条公交摆渡巴士作为补充的前提下,限制了部分路线进入城市中心城区,或可以通过中心城区进行绕行,但不做停靠,以减少由于公共交通工具进出停靠站对于社会车流的横向干扰。在这里把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线路按照不同的调整方式划分为四类:

(1)于环线周边换乘摆渡巴士的公交线路

该类公交线路有9条,由于都是在中心城区内绕行后,按原路返回,故设计不让其进去中心城区,遵循右进右出原则,于解放环路周边进行换乘公交摆渡巴士或其他公交线路,以满足进入核心区的交通需求。

(2)绕行甩站公交线路

该类公交线路有13条,部分线路做了微调,主要通过解放环路进行绕行,并在解放环路上进行甩站处理,解放环路外围的站点不做调整。

(3)进入环路内绕行的线路

这一类的公交线路有13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始发站在环线以内的公交线路,考虑到公共交通工具进出总站的需求,设计允许其通过绕行线路进入中心城区内部返回总站。第二部分是调整的线路里有3条是夜间线路,考虑到晚高峰之后,路网上流量有所下降,公交工具横向干扰的影响相对有所减少,而且为了保障市民夜间出行的可达性,可按照常规绕行路线运行,保障其运营。

(4)未受影响线路

该类56条线路由于途径路线不包括人民路和中山路封闭施工路段,也未受南禅寺施工对于道路转弯半径的影响,故基于“公交优先”的原则,及便民服务的宗旨,不针对线路做任何调整,依然按现行的公交线路正常运行,以最大化的减少由于公交线路变动对于无锡市居民出行习惯的改变,满足人们出行的要求。

5 结语

无锡地铁1号线于2010年初破土动工,在经历“10月围城”的道路封闭阶段,通过优化区域道路网络、打通微循环、加强道路管理及诱导、调整公共交通等一系列措施,保障了地铁施工期间市民正常出行。文本以具体工程为例介绍了中心城区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法,以期为其他城市轨道建设提供参考。

[1] 聂华波.地铁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6(29):65-68.

[2] 覃国添,申丽霞,王金秋.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工作思路与方法[J].城市交通,2006.7(4):46-49.

[3] 熊建平, 代义军.城市地铁施工期道路交通组织方法研究——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J].交通与运输,2008(12):59-61.

U121

A

1009-7716(2015)11-0022-04

2015-07-01

程灿(1985-),男,硕士研究生,从事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规划等工作。

猜你喜欢

公交线路路网号线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
基于GIS的公交路线优化设计
基于GIS的公交路线优化设计
最美公交线路上的“最美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