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经济转型新动力
——浙江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启动
2015-11-30小康财智范颖华周宇
文︱《小康·财智》记者 范颖华 周宇
丽水经济转型新动力
——浙江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启动
文︱《小康·财智》记者 范颖华 周宇
2015年5月8日,浙江省政府下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丽水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批复》,同意设立丽水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随着浙江省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花落丽水,生态旅游产业成为丽水区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重要推动力,并将为浙江全省各地旅游发展提供借鉴示范。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200余名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时,得知古堰画乡景区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时,含笑点头,高兴地说记得那里还有一个油画流派,很多画都卖到深圳等地了。同时,还记得丽水生态、空气很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期间,曾8次到丽水,要求丽水深入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让习近平总书记记在心头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景区?丽水旅游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了?
著名画家朱小红生于缙云,长在上海,后又工作于新疆。4年前退休后的朱小红回到了家乡,以天为纸,以水为墨,在古堰画乡开了一间画室,名为观云听水居。她白天背起画板翻山越岭走村串巷,夜间潜心创作。她说,古堰画乡给了她创作的灵感,更给了她心灵寄托的寓所。目前,像朱小红这样“落户”古堰画乡的画家已经有41人。
在古堰画乡还有一家叫“芷有一间”的茶室,可以在山环水绕间坐看岫壑浮云,很有味道。老板吴仲银是江苏无锡人,曾经是位资深的旅游记者。他走遍大江南北,到丽水后,发现这里的宁静秀美让人流连忘返。他向村民租了房子,租期一订就是10年,经过精心装修,开了间特色小店,过上了“慢生活”。他说:“丽水,是一座适合留下来的城市!”
事实上,古堰画乡是当下丽水旅游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浙江旅游看丽水”,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从“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目标定位,到“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响亮提出;从“生态第一市”、“卖空气”到走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新路,事实上,近年来,盘活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丽水旅游一路奔跑,生态游、养生游、文化游、乡村游异军突起,扬名全国。
浙江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花落丽水
5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丽水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批复》,同意设立丽水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
随着全省首个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花落丽水,丽水市将以改革谋发展,以开放促活力,以创新赢未来,努力破解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要素保障、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导”转化为“以生态旅游业为引领”,发展要素“以优惠政策吸引为主”转化为“以生态环境吸引为主”,产业发展“以产品拓展市场的市场战略”转化为“以品牌集聚人气的市场战略”,使生态旅游产业成为引领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龙头产业和“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重要推动力,并为全省各地旅游发展提供借鉴示范。
从2014年开始,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市长黄志平多次与省里对接要求设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去年8月份,在专题调研生态旅游和养生(养老)产业发展时,市委书记王永康更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全市干部群众:抓旅游就是抓增长、抓消费、抓投资;抓旅游就是抓就业、抓民生、抓环境。
今年2月,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平在作2015年丽水市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等绿水青山型支柱产业,着力打造“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和“生态旅游第一市”。
这就是说,除了卖风光卖产品卖健康等之外,旅游至少还可以集聚人气,扩大消费,拉动投资,提升环境,提高素养,养成习惯,培育产业,促进增长。
一句话,旅游绝不仅仅只是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小产业,而应该是共建共享、共同提高,直至推动整个区域转型升级的大事业、大产业。
今年3月11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专程拜访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就加快丽水旅游经济发展、打造生态旅游名城,特别是争取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市等,向国家旅游局领导作工作汇报,寻求指导帮助。
在听取丽水生态旅游发展及规划工作情况介绍后,李金早说,丽水生态好,生态旅游发展取得突出成绩,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氛围浓厚,值得高度肯定,国家旅游局将全力支持丽水旅游更好更快发展。对于丽水全市上下在浙江率先成立旅游委员会,创新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他也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评价,认为这是推动旅游综合执法与综合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创新之举,要求国家旅游局相关司局及浙江省旅游局认真总结丽水经验,加快在全省全国推广。
生态旅游,激活丽水绿水青山
近年来,丽水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如一地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将生态作为立市之本,特别是坚定地以生态休闲旅游为科学发展路径,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名城,加速绿水青山加快转变为金山银山,迈上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的富民强市双赢之路。
走对生态旅游这条科学路径,丽水绿水青山被真正激活,源源不断地淌金流银。
绿水青山是丽水的一张“金名片”。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0.79%,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3000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每年保持在310多天。
“作为全省生态环境最好、风景最美的地方,丽水要将生态休闲旅游业打造成为第一支柱产业!”2013年5月,省委书记夏宝龙在丽水考察期间,提出这样的目标要求。
第一支柱产业是目标,更是引领。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表示,富一方百姓是政绩,养一方山水、保一方平安更是一种政绩。市委明确将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政治纪律,上下同欲,严肃执行。
去年,丽水市委专门作出《决定》,提出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将其作为丽水谋求更好发展的指导思想。
市委、市政府强势主导,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去年8月,市委专门作出关于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名城的若干意见,引领全市上下打造一流的旅游形象、一流的旅游环境、一流的旅游精品、一流的旅游产业化实力。
目标明确,一系列举措强势推进。市本级每年安排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全市将重点培育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加快创建5A龙头景区、强化中心城市旅游功能等15项品牌化发展措施有序推进。
好风景好资源引客来,民间投资旅游的热情高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方兴未艾。
浙江开元旅游集团投资40亿元,在缙云打造集五星级酒店、温泉养生、休闲运动、会议中心、景观房产等于一体的仙都黄帝温泉谷旅游综合体,目前正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是全国唯一的黄帝温泉养生基地和全省知名的温泉旅游休闲养生基地。
以美特斯邦威、鹿鸣谷等上海浙商组成的财团,投入100亿元,开发建设千峡湖景区,目前一期工程欧洲小镇已经开工建设。
丽水各级政府也毫不示弱,直接投资打造了古堰画乡、南尖岩、百山祖、石门洞等4A景区旅游项目,使丽水高等级景区从2007年的1家增加到18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三。
近年来,丽水大力推进旅游发全域化综合改革,按照生态旅游全域化、旅游服务全程化、休闲旅游智慧化、乡村环境景观化、城乡生活品质化的“五化”发展思路,围绕观念革新、体制改革、功能分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产业融合、品牌打造、基础配套、部门联动、队伍建设10个方面重点突破。
“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积极通过旅游项目之间的串联、整合,改变低、小、散局面,要努力打造出龙头项目,真正形成丽水旅游业的拳头产品,切实增强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丽水市市长黄志平表示。
在体制机制完善上,丽水在全省率先成立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将丽水市旅游局更名为丽水市旅游委员会,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综合协调职能,强化行业管理。同时,组建丽水市瓯江生态旅游景区管委会及丽水市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加快市区龙头旅游景区——瓯江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全力打造城市中的5A景区、5A景区中的城市。
“没有大月亮,但我们有漫天的星星。”丽水市旅游委主任孙俐珑认为,丽水已经初步实现了从一个“有资源,没产品”的旅游资源大市,跨越成为一个旅游产品体系较为丰富、旅游服务体系较完善的旅游产业强市,实现了由浙江省旅游“冷区”跨越为浙江省旅游“热区”的转变。
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丽水充分做好旅游与农业结合、旅游与林业结合、旅游与文化结合的文章,积极发展以农林产业为基础,田园风光为主导,休闲养生产品为支撑,文化休闲方式为重点,融合山水、民居、休闲、农林及文化产品、农家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生态旅游综合体,受到了长三角都市人群的追捧。
丽水,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后花园
“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丽水,一个可以放心呼吸的地方”……这样的丽水标签,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丽水市旅游委副主任徐兼明表示,作为一个非常独特的资源,丽水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以地级市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气候养生之乡”的城市。2012年丽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04岁,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长寿之乡的存在最关键的是这片土地,一个健康长寿的福地。这也是丽水非常有特质的旅游资源和金字招牌。
徐兼明认为,把养生福地建设好,对丽水的旅游发展至关重要。结合养生旅游,丽水正在打造“水养、体养、食养、药养、文养”等五养文化,着力形成类型丰富、优势明显、开放包容、吸引力强的多元生态休闲养生产业体系,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品牌。
徐兼明介绍,未来,丽水养生福地的建设打造将从三个层面推进:首先是养生基地的建设。包括建设更多与养老、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一些元素组合形成一个有特色的老年社区。再一块是养生景区建设。丽水有很多高等级的景区,有的景区非常具有养生的特色功能,比如说温泉等元素的加入,将使景区存在更多养生的功能。还有一块就是推进养生乡村的建设。将农家乐的发展结合新农村的建设,通过千家万户的载体,让更多的人到丽水来休闲。
遂昌县高坪乡海拔870米,山高林密、地少人稀,迄今已有农家乐经营户近百户。2014年,高坪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50万元,均是5年前的9倍多。全乡居民的存款量增加到了6000万元,比5年前增长了近10倍。
莲都区大港头镇利山村,通过工商投资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与经营,盘活闲置民房和土地,旧村改造后的200间民房被建成标准型的休闲度假客房,400亩农田建成了荷花观赏区、莲蓬采摘区、农事体验区。村民一面当“地主”收租金,一面又为投资者经营管理领工资。
景宁文化中心小剧场,灯火璀璨、风情四溢,每周六晚准时上演的《印象山哈》,正引领着畲乡新的文化夜生活。这部脱胎于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剧目的畲族风情舞蹈诗,推出不久便有了不少回头客,正以60%以上的上座率,令同类型的舞台剧侧目。“投资畲族文化,就是在抢占明天的旅游市场。”对于《印象山哈》的市场化,丽水旅行社负责人说,这道文化盛宴填补了丽水旅游夜市和华东地区旅游市场畲族风情演艺剧的空白。
“丽水的乡村最好玩,特别有味道!”来自上海的一位游客在“微信圈”里这样说。如今,丽水有344个行政村成为休闲旅游村。乡村游,正成为丽水旅游的主旋律。而丽水中心城市和8个县城,均有不同的旅游品牌定位,生态旅游名城,雏形初具。
记者从丽水市旅游委了解到,丽水正全面实施培育100个左右的村镇,力争全市有50个左右的村镇成为旅游景区村;以生态为主线,经新型城镇化为方向,着力建议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风情小镇。
松阳是全国(仅有两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境内保有百余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就有50个,总量位居华东地区第一。
在全年有200多天云雾环绕的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的“云上平田”乡村民宿,随便推开一户木门,古朴的石磨,雕花的木床,加之咖啡茶座,全方位WiFi覆盖等各项现代化设施配备。让人既能感受古朴,又不失现代。松阳县分管旅游的副县长谢雅贞表示,松阳县近年来着力培育民宿特色村、农家乐特色村、乡村客栈等业态,截至目前,全县有纳入星级管理的农家乐102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各1个,市级农家乐综合体2个、市级特色村(点)11个。如枫坪乡沿坑岭头村的“柿子红了”民宿还参与了浙江旅游总评榜,角逐2014年度最具特色十佳民宿。
谢雅贞向记者介绍,松阳倡导“每个乡镇(街道)创建一个田园乡村特色村、一批花样农家、一片美丽田园、一条彩化林荫道、一条人水和谐溪流、一个休闲观光农业园、一个乡村博物馆,举办一台农事民俗节会”八个一项目。松阳县财政还设立了1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200万农家乐专项基金,全县直接参与乡村旅游有3000多人,带动群众近2万人,让农民们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到目前,丽水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幅已连续8年居浙江省首位。受益于乡村旅游的红火发展,丽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已连续9年位居浙江首位、全国前列。
随着金丽温高铁2015年底通车、,衢宁铁路的开工建设、丽水机场的动工,丽水对外的交通环境将会得到根本改善,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省内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旅游市场。同时,在浙闽赣皖四省联合申报的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中,丽水生态旅游的区域优势将日益凸显。
高铁的建成,直接把杭州—丽水的“1小时铁路交通圈”、“丽水连接长三角1小时城际快速通道”的设想变成了现实,让丽水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后花园”、“后菜园”、“休闲保健园”。“吃、住、行、游、购、娱”,让高铁带你走进丽水。
下一步,丽水将立足中国生态第一市的鲜明优势,凸显“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题,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为有利载体,以“培育生态旅游业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的工作力度,按照生态旅游全域化、旅游服务全程化、旅游休闲智慧化、乡村环境景观化、城乡生活品质化“五化发展思路”,努力使生态旅游业成为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丽水打造成为“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市”。
其中“培育生态旅游业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和“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市”目前在全国都是首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