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刊导读

2015-11-30张华

美文 2015年21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专刊母语

张华

张 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指委委员,《中美比较文学》杂志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曾出版《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等多部专著。

今年九月的《美文》刊登了“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征稿启事。从本期开始,专刊就与读者见面了。这期专刊,我们从征集到的大量稿件中选取了佐治亚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王静老师的《我的方向是西部》和三篇博士留学生的作品,分别是泰国杨美英的《通天的大道 九千九百九》,伊朗萨拉的《“苏布拉赫,你的鞋子在哪儿”》以及意大利乐安东的《中国古人的“笑点”》。

后三位作者的作品,原文均是根据征稿启事的要求以母语写成,随后又自己翻译成中文的,这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挑战。因为,在今天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中,我本人在尝试一种保持“原汁原味”的翻译。也就是说,翻译成中文的作品,字、词、句和语法结构,当然是使用汉语(目的语)的,要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但是语言在整体上要保留母语的散文风格和它自身的文学性,让读者能体会到外国人母语的散文“味道”,也就是写作风格。这就像音乐,让人一听就能分辨出是西班牙风格、俄罗斯风格,还是阿拉伯风格……

可以说,这是翻译的一次革命!至少是“文化翻译”观念的一次创新。而在过去,由于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不如今天这样充分,翻译一般会看重将母语的文化味道向目的语的文化味道“靠拢”或“迁移”,所以,常常会有“失真”或“变味”的情况出现,针对留学生的翻译教学也主要提倡和强调“让读者看不出是外国人写的”。以前,学汉语的外国人少,不知道他们的母语作品翻译到了中国变成了什么样,现在学汉语的多了,看到他们母语的名著翻成中文后,每个字都认得,但整部作品却不知所云,这就是“失真”或“变味”的翻译。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母语是西班牙语的译者。他告诉我,以前学习英文,发现英文版的《堂吉·诃德》与原文差距很大,有明显向英语国家文化习惯靠拢的倾向,后来他学习了中文,发现无论是从西班牙语版翻译来的中文《堂吉诃德》,还是从英语版翻译来的《堂吉·诃德》,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西班牙人生活的文化“味道”丧失殆尽,有的章节甚至荡然无存,最后好像只让中国读者看到了一位像孔乙己一样可笑的“大战风车”的人。

但愿熟悉泰语、波斯语或意大利语的读者,能从本期专刊中读出中国散文和国外散文不同的风格和“味道”。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专刊母语
母语
母语
专刊
专刊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亚运专刊
亚运专刊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主持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