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Y三元杂交猪生产性能测定观察
2015-11-29海志武云南省永胜县羊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74200
海志武(云南省永胜县羊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4200)
田清 王金菊(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4200)
DLY三元杂交猪生产性能测定观察
海志武(云南省永胜县羊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4200)
田清 王金菊(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4200)
DLY三元杂交商品猪是当前国内外公认较为优秀的瘦肉型猪种,在目前饲养技术条件下,要充分发挥该品种的良种效应,取得养殖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全面掌握LY母猪生产性能和DLY商品猪生长全程各环节生产性能,以便结合养殖场现有生产水平科学调整养殖各环节技术措施,追求养殖效益最大化。永胜县晓宇养殖专业合作社猪场于2015年1~9月组织完成了LY能繁母猪繁殖性能和DLY优质瘦肉型猪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测试时间及地点
试验测试时间为2015年1~9月,在永胜县晓宇养殖专业合作社猪场进行。
1.2 试验猪选择
分别选择生产胎次在1~2胎,且配种、产仔正常的LY能繁母猪11头进行LY母猪繁殖性能测试。DLY三元杂交商品猪分别选择4窝,共40头开展性能测定。同窝为一组,每组统一在同一厩舍内饲养,其中公猪16头,母猪24头。
1.3 测定具备条件
开展性能测定的永北镇晓宇养殖专业合作养猪场,兽医防疫制度健全,厩舍、饲养水平和卫生等条件基本一致。测定猪只经专职兽医技术人员鉴定后,系谱清楚,个体号、父亲号、母亲号准确无误,个体生长发育正常,体质健康,无外形缺陷和明显的遗传疾患,测定猪只的饲养管理在规模场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化、标准化饲养,安排专人专职负责测定,专职人员负责数据记录。
1.4 试验测定方法
试验前,对试验测定猪进行仔细检疫、完成驱虫(健胃)及免疫接种。试验称重在早上空腹时过秤。
1.5 测定要求及内容
母猪繁殖性能测定记录配种时间、产仔时间、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时间成活头数、断奶窝重、70日龄育成仔猪数、育成窝重。商品猪生长育肥性能测定从体重达30kg左右时开始测定,至体重达100kg左右结束。测定内容分别为:初始体重,达50kg体重日龄,30~50kg平均日增重及料肉比,达100kg体重日龄,30~100kg平均日增重及料肉比,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商品猪每窝同圈饲养,记录每个生长阶段饲料消耗总量。
1.6 数据记录及统计处理
记录试验猪群测定项目的相关数据以及每日采食情况、饲料供应量,精神活动表现,用药防治等。试验结果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平均数、标准差计算。
2 试验测定结果及分析
2.1 试验测定结果
永胜县晓宇养殖专业合作社猪场在现有饲养水平和条件下,DLY配套系内LY二元杂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20±2.40头,产活仔9.82±1.85头,初生平均窝重15.23±3.45kg,平均个体重1.57±0.19kg;21日龄平均窝重57.63±10.18kg,平均个体重6.04±0.35kg;25日龄断奶时平均窝重72.48±13.58kg,平均个体重7.59±0.49kg,平均成活9.55±1.78头,哺育率97.2%;70日龄时平均窝重291.31±52.11kg,平均个体重30.52±0.96kg,平均成活 9.36±0.70头,平均育成率 95.4%(见表 1)。
DLY三元杂交商品猪达30kg平均日龄70.30±0.46d,实测平均体重 30.50±1.02kg; 达 50kg平均日龄 99.38±0.48d,实测平均体重54.87±1.99kg,耗料量58.24±0.73kg;达100kg平均日龄150.30±0.46d,实测平均体重105.54±2.40kg,活体背膘厚 10.39±0.56㎜,耗料量 234.17±6.49kg。 30~50kg 平均日增重 837.83±35.26g,料重比 2.4: 1; 30~100kg平均日增重 937.94±23.29g,料重比 3.1: 1(见表 2)。
表1 LY母猪产仔哺育测定结果表
表2 DLY商品猪生长育肥性能测定结果
2.2 结果分析
通过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提示,LY能繁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产活仔均未达到LY母猪正常生产指标,且仔猪初生个体重、断奶重等指标均较低,这与测定母猪多为初产母猪有关,但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加大高产母猪培育技术推广应用,采取母猪分阶段高效饲养,把培育高产母猪作为猪场主攻方向。商品猪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30~50kg平均日增重效果不显著,且饲料报酬不高,该猪场在商品猪发育阶段采用限量饲喂,虽节省了饲养投放量,但对仔猪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今后因引起重视,采用直线育肥法,加强生长阶段的饲养;而生长中后期30~100kg平均日增重达到正常DLY商品猪生产水平,但饲料报酬偏高,表明在商品猪育肥环节中还存在着营养供给不平衡的问题,下一步可通过采取饲料营养分析,科学调整饲料配方,提高经济效益。
3 小结
通过饲养周期看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性能基本达到相关技术指标要求,但各饲养阶段仍然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商品仔猪生长初期限制饲料供给,影响了生长速度,对育肥中后期造成了影响,加之中后期饲养管理过程中技术不规范,饲料供给营养不平衡,放松了生长中后期的培育,生长速度虽达到了要求,但饲料报酬却相对较低,因此,对商品猪生长中后期要改进饲料营养配方,加强饲养管理,才能有效提高饲料报酬,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