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

2015-11-29王秀花李春华李玉芝

关键词:优势冠心病常规

王秀花,李春华,李玉芝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

王秀花,李春华,李玉芝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方法 选取2014年6月~12月在我院社区门诊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势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优势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共同治疗,比较常规组和优势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症状改善率。结果 常规组治疗后SAS评分为(50.7±4.1)分,SDS评分为(52.4±5.1)分,康复率为60.9%;优势组治疗后,SAS评分为(41.2±4.7)分,SDS评分为(40.8±6.3)分,康复率为87.0%。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心理状态

冠心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焦虑及抑郁是冠心病的并发症之一[1]。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也与焦虑及抑郁等心理问题紧密相关。该病患者一般都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引起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根据相关研究表示,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要比一般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高。由此说明焦虑和抑郁对冠心病患者的危害性大,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本次研究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86例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社区门诊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冠心病医学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有神经系统疾病发病史者及严重智力障碍者给予排除。其中男46例,女4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优势组,各43例。常规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0.3±8.7)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1.25)年。优势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1±8.9)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8±1.0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服用常规药物后,定期随访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并给予饮食指导等。

优势组治疗方法:在常规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将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临床治疗及注意事项等详细介绍给患者,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和告知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2)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患者沟通,细微的观察其心理变化,及时的给予支持和鼓励,保证患者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让患者的家属及朋友介入,利用他们的力量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建议患者多做深呼吸或者通过散步等来缓解压力。

1.3 观察指标

SAS评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严重;SDS评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严重;症状改善率:症状改善率数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及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常规组和优势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经过治疗后,优势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较常规组的低,优势组的症状改善率比常规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常规组 46 50.7±4.1 52.4±5.1优势组 46 41.2±4.7 40.8±6.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率比较(n,%)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相关调查表示,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冠心病困扰。因此,对冠心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焦虑是个体在某种情况下感到威胁而又无助,无法预测和控制时所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神志恍惚、精疲力竭、过分自责内疚、睡眠障碍等[4]。

健康教育主要是工作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比如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注意事项、相关临床成功案例以及患者自身的详细病情等。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患者的自身状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恐慌和顾虑,为心理疏导做好准备工作。

相关临床研究表示,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死亡率要比一般的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高。首先,这主要是因为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能引起患者体内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再者,如果患者过分焦虑抑郁,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则不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甚至会完全放弃。因此说明,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具有极大地潜在性帮助。在医学治疗的基础上[5],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三方面的治疗措施将治疗过程中不利的因素降到最低,有效的提高了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组治疗后,SAS评分为(50.7±4.1)分,SDS评分为(52.4±5.1)分,康复率为60.9%;优势组治疗后,SAS评分为(41.2±4.7)分,SDS评分为(40.8±6.3)分,康复率为87.0%。优势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较常规组的低,优势组的症状改善率比常规组的高。研究证明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 雪,陈瑰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8-69.

[2] 袁含茵.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比较[J].河北医药,2013,35(6):886-887.

[3] 陈 超,李 红,夏晨曦,等.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28-130.

[4] 李永梅.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432.

[5] 邱 伟,吕 莉,张卫红,等.健康教育处方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05-1107.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09.177.02

猜你喜欢

优势冠心病常规
常规之外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矮的优势
警惕冠心病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画与话
别受限于常规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