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练员的临场指导

2015-11-29冀建磊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临场教练员决策

冀建磊

(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潍坊 261041)

在任何比赛中,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面对对方以什么样的比赛方式来赢得比赛而指导,就好比“见招拆招”,教练员会采取不同的手段、方式方法来面对对方、面对比赛,当然,临场指导离不开教练员日常的积累,并不是任何一个教练员都能够做到,但也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以下问题就是今天我个人觉得需要注重的地方。

1 放松与激励,调控运动员动机水平

适当的运动水平是运动员比赛中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论述了运动员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当运动员处于适度的唤醒水平时,更有可能表现出最佳的运动表现,过高或过低的唤醒水平都会损害运动员对当前比赛任务的注意力,而且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最佳唤醒水平。比赛前,并非所有的运动员都能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有些运动员会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有运动员谈到:“在比赛的前几天开始,我就已经觉得不太舒服,比如:“心里总是感觉不踏实,总像是在担心什么,晚上也总做噩梦”“不知道为什么,那种比赛前的兴奋一点也没有,像是比较麻木,内心里好像不像以前那么渴望比赛,一点都不想比了”“还有些运动员会出现食欲不振,心慌意乱,不像之前表现的那么好,在训练过程中一次不如一次,给运动员造成了很不乐观的状态”。常见的赛前不佳状态有赛前过分紧张和赛前淡漠。赛前过度紧张表现为过度或过早兴奋,情绪强烈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心神不定,伴有恐惧、不安、易激惹等反应;赛前淡漠的运动员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心,萎靡不振,体力明显下降,反应迟钝,对比赛没有兴趣或有逃避心理等。

对于赛前过度紧张的运动员,教练员应该帮助其进行放松,可以采用诸如深呼吸、表象训练、适当地做些与比赛无关的游戏,适当地转移下运动员的注意力、沉思等方式,适当降低运动员的唤醒水平。另外,教练员还可以通过与运动员谈话,了解运动员的内心真实想法,让运动员真正彻底的放下包袱;对于赛前淡漠的运动员,教练员则要进行动员与鼓励,激发调动运动员的情绪,提高注意力水平,提升其参加比赛的欲望。可以通过提供榜样行为,言语激励、情绪诱发等方式,让运动员达到适当的唤醒水平。

最佳竞技状态的调整基于教练员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准确把握。比赛前,教练员要时刻关注运动员的行为表现,并结合日常表现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进行准确评估。这样才能让运动员变现出最佳的运动表现。

2 迅速、果断、及时指导

竞技体育场上瞬间万象、变化万千,尽管在比赛前已经对于各种突发事件进行了充分地准备,但是在比赛过程中仍会出现各种新状况、新问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新状况,教练员又会以怎样的临场指挥来应付对方的手段?可见,这就需要教练员在日常中多多积累经验,迅速地作出应对当时赛时地方式方法,有些时候教练员不能根据以往指导模式来指挥,需根据当时的比赛情况来作出相对的决策,作出以迅速、果断、及时地方法来指导运动员,这也需要教练员敢于决策、敢于指挥的勇气及挑战,而且教练员的每一个临场决策都与比赛胜负息息相关。但也有教练员在总结中提到:“对老队员的指导有些犹豫,没有及时做出反应”“看到了运动员出现问题,但是觉得应该没事,就没有采取行动”“看到运动员也在调整了,所以就犹豫了下没有进行指导,但没有想到效果不好”“对于平常表现敏捷的运动员,觉得运动员自己会作出相应的方式来应对对方的招数,但是运动员却没有做出”,由此可见,教练员有时也会对于赛场上的运动员做出错误的判断,教练员不能因平时运动员的表现来判定运动员会以何种方式来应对比赛,因此,迅速果断的进行指导可能会对下一场比赛的胜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比赛场上,教练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关注比赛,根据赛场实际情况,准备地判断和分析当时比赛的战术、手段、方法、环境等因素,对赛事进行敏锐的判断,充分地相信自己,不断地敢于指挥,快速地做出反应。临场指挥的决策,就在一瞬间,而是否能够快速地实施,需要果断地作出决定,需要敢于指挥的魄力,更需要决策实施的勇气。只要充分地把握好每一个瞬间的决策,比赛才能取得胜利。

3 沉着、坚定、积极指导

比赛的关键时刻,运动员因高度地投入比赛,常会感到极度紧张,他们可能会向教练员投来探寻和求助的目光。此时,教练员会通过言语、动作、姿态等向运动员传递自己的心理和想法。要想成功的指挥一场比赛,教练员必须要控制好自己,教练员的自身控制能力对于运动员临场发挥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教练员的情绪状态对运动员具有强烈的影响性及感染性。正如有运动员曾经说过:“比赛场上,我最害怕的就是看到教练员在后面画龙,本来我的状态还算可以,回头一瞥,看见教练员已经在后面紧张的踱来踱去,我瞬间就不行了,心跳加快,各种不良反应都来了,从而对比赛造成不良的影响”。比赛场上,教练员是运动员的主心骨,关键时刻,运动员会时刻关注教练员的表现,并受到其影响。教导员的任何一个动作或表情,都会给比赛中的运动员造成影响,哪怕是一瞬间,运动员看到了,都有可能会给运动员传递了不好的信息,从而让运动员对比赛失去信心。

另外,当教练员难以控制自身状态时,也会表现出认知偏差,对运动员在重要时刻的情绪波动、技术特点等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运动员心理变化,并影响其作出有效决策。从而影响比赛,使运动员丧失对比赛的信心,无心情比赛。

教练员是整个团队的主心骨,是引导运动员的方向标,一旦主心骨做出不良的反应及表现出不良的举止、神态,都会影响比赛及运动员,相反,教练员指挥在比赛时表现出的镇定自若、胸有成竹、敢于决策,不仅可以保证自己的正确决策得到有效贯彻,同时可以为运动员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无声的心理支持,也可以使运动员对比赛充满了胜利的信心,激励了运动员的潜质,并能促进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最佳状态来应对比赛。所以,教练员的沉着、坚定、积极指导也是影响比赛及运动员的重要体现。

4 简介、有力、有效指导

在比赛场上,教练员的言语指导就应言简意赅,着重重点。比赛高压下,过多的话与不仅不利于运动员的接收使用,同时可能诱发运动员过多的想法,从而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临场言语指导一定要简洁,抓住重点,严谨地表达。教练员要学会使用简短的语言迅速转换运动员的认知,切断消极思维链接,以合理的积极思维取代之。

注意采用非言语信息。射击是以认知为主,即以左脑功能为主的项目,但从大脑功能的角度来看,左脑常会引发运动员进行认知评价,而右脑则不容易引发认知反应。另外,从射击项目特点来看,运动员需要保持一定的身体姿态,走下地线与教练员沟通会面临从新回靶位调整姿势,在比赛时间紧张的时候可能会对运动员产生影响。此时,非言语信息交流就会表现出独有的优势。教练员可以通过眼神、动作、神态等向运动员传递信息,坚毅的面部表情、有力地握拳、信任的微笑、轻拍运动员背部等都可以让运动员感受到教练员传递的有效指导。

告诉运动员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比赛场上,运动员常会出现消极的想法,如:“千万别紧张、别打偏了、别想输赢、千万不要输”等,教练员在指导的时候也常会告诉运动员不要去做什么。但运动心理学指出,在进行努力地自我控制过程中常会产生与之相反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常会返回到试图摆脱的事物上。从这一角度来看,临场指导时,教练员应该更多直接告诉运动员该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

提高临场指挥能力,需要教练员把握项目发展规律,在比赛中审时度势,及时指导,同时不断通过赛场检验,逐渐丰富和完善。以上所述个人认为仅是在比赛过程中,教练员临场指导所需注意的问题。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之谈,但在实际地赛场上,临场指导是否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深入了解、良好师徒关系的建立以及详细的赛前准备方案的制定。因此,教练员应该要注重日常与运动员关系及对制定赛前方案的积累,这样,才有可能使临场指导真正的发挥作用。

[1]赵宝春.探析竞赛临场指导中的语言应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6(S1):55-61.

[2]黄力艳.浅谈教练员的临场指挥[J].中国电力教育,2010(4):28-30.

[3]马金玉.排球教练员的非语言效应与临场指导[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6-137.

[4]王建革.浅谈比赛中教练员临场指导与技术训练[J].经营管理者,2011(21):376.

[5]徐永来,赵勇.浅谈足球教练员临场指挥[J].山东体育科技,1994(2):47-48.

[6]颜军,魏玉贵.浅谈教练员临场情绪状态的自我控制[J].安徽体育科技,1986(5):44-48.

猜你喜欢

临场教练员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教练员临场指挥研究综述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诸葛亮隆中决策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