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普通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①

2015-11-29魏佐涛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校园文化校园

魏佐涛(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新时期我国普通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①

魏佐涛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614000)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我国普通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研究表明:高等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运动场馆齐备、体育氛围浓厚和学生更加的积极健康、适应能力强;不足体现为学生文化底蕴不足、学习氛围不浓,学校相关硬件和管理不足几方面。并有针对性的对新时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进一步充实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的理念。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校园文化对策

校园文化是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同时,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培育现代社会所需合格人才的基本环境,不仅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宗旨、管理规章制度、校园环境和建筑,也涵盖学校给类风气[2]。可见,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以一种潜在的力量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情感及内心世界,使其形成崇高的思想品质、牢固的道德观念和积极进取的人格体系。众多研究表明,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提高人才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为此,笔者对新时期我国普通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求为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进一步充实其办学理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国普通高等体育院校(含高等院校的体育系)。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查阅有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2.2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主要采取自编式问卷,内容涉及校园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调查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共向10所高等体育院校(含体育系)发放问卷750份(其中体育专业400份、非体育专业350份),回收问卷总共730份,回收率97.3%;其中有效问卷722份,有效率98.9%。问卷的回收率和效度较高,符合研究需要。

1.2.3比较研究法

将高等体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充分借鉴综合性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2 结果与分析

2.1高等体育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深层体育文化有利于公平竞争、文明礼仪、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等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构建高校校园正确的价值体系和标准[4]。众所周知,由于高等体育院校是在体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具体表现为: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浓厚,有强烈的运动气息,和体育紧密相连的校园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各类届次性的体育赛事或群体性体育活动形成一种常态化的体系和制度,必然促使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浓厚;另外,相对于综合型高等院校相比,体育院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组织活动方便,拥有较为丰富的体育资源,学生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频率高,体育技能水平相对展现的更为突出;最后,高等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活跃、善于交往、喜动厌静,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创新和实践能力更强,学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热爱集体,能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促使体育院校的学生个性能够良好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强、综合素养高。

可见,高等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运动场馆齐备、体育氛围浓厚、学生更加积极健康、适应能力强。

2.2高等体育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

从文化底蕴方面讲,相对于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而言,高等体育院校文化氛围不浓,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生除体育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少,文化交流缺乏,相对来讲学生知识面较窄,知识的交叉与延伸较少,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单调,闲暇时间过多;校风校纪较差,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理论知识缺乏,综合知识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从相关硬件设施而言,与综合性大学比较,高等体育院校学生自由阅读的场所及学习环境有待改善;学生宿舍环境卫生较差;学生食堂就餐环境及菜品质量不容乐观;校园面积本身狭小限制了很多活动的开展;学校人文软环境实力薄弱。而高校物质文化是可感知的,它是构成整个校园文化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5]。这些因素解决不好无疑会影响和制约了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从管理体制和导向方面讲,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更多的倾向于体育类比赛,忽视科技艺术类活动;学生综合性实践机会和活动偏少,各类活动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可见,高等体育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不足主要体现在:文化底蕴不足,学习氛围不浓;学校相关硬件设施不足(包括学习场所、图书馆、食堂等)、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

3 新时期加强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3.1调整课程结构

当前中国大学已经处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大学“学院文化”向大学“社会文化”转型已成为必然,大学生文化结构特征是一所高校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6]。针对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氛围不浓的缺憾,各类高等体育院校已经开始做好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从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必将会提升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3.2抓好校风校记

校风是学校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校风具有无形的感染力,对全校师生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7]。实践证明,领导的主张引导和重视程度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力度。针对高等体育院校校风校级较差的现实,学校管理层必须要将此提上议事日程。建议领导决策层要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理念,实行多层次、多样化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的体系,深化教学手段改革,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以狠抓考试和考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考试方法的改革,创设良好的学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老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职责。

3.3搞好校园文化设计

高等体育院校要搞好校园文化设计,首先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有效规划中;其次是校园文化行为的设计,主要指师生共同遵循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最后是设计文化韵味,主要通过保护美化环境、举办讲座、利用各种宣传栏和告示板等方式创设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等。

3.4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物、校园绿化以及各类教学设施。高等体育院校应把学校办学任务和办学目的与学校的物质设施、校园布局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为此,学校应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创设良好地育人环境,努力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5发挥体育文化优势,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具有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双重元素,既受到体育文化特性的制约,也反映某种体育文化的共性[8]。可见,校园体育文化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培育校园体育精神[9]。因此,高等体育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抓住体育精神这一体育文化的核心,大力倡导集体主义、竞争开拓、科学求实、拼搏进取、敬业笃学、博学创新的净胜,把体育精神与校风、学风建设融为一体,促进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3.6发挥学生社团作用

高等体育院校要摒弃校园文化活动单一的弊端,必须依靠学生社团的作用和力量。学生社团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它是学校“第一课堂”文化传承的拓展与延伸,因此又将其称为“第二课堂”。它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10]。学生社团包括文学社、艺术团、书画社、体育协会、影视协会、科技协会、龙谊沙龙、辩论赛、联欢晚会、读书报告会等,通过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可以起到把理性文化更加生动化和形象化,这无疑对高等体育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和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姜志明,曲新艺.当代中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5):15-19.

[2]刘新荣.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80-181.

[3]冯庆梅.高校多校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5,98.

[4]胥万兵.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7):83-85.

[5]顾春先,何文涛,胡波.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8):19-22.

[6]姜志明,刘甄悦.中外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05-108.

[7]何祖锋.对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 (8):122-123.

[8]沈芝萍.校园体育文化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4):71-72.

[9]邹京.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8(5):341-342.

[10]周秋莲.积极发挥第二课堂对大学生情感培养的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08-111.

作者简介:①魏佐涛(1969,2—),男,汉,四川乐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218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b)-0218-02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校园文化校园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