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舍的抗战情怀

2015-11-29张光茫

民主与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日寇老舍抗战

张光茫

(作者为山东滕州鲍沟中学教师)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老舍倍感亡国的屈辱。他激动地写到:“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我不能等待敌人进来,把我的那一点珍宝劫夺了去。我必须赶紧出去。”于是,他怀着抗战到底的决心,毅然抛下妻儿和舒适的生活,只身一人挤上了南下的最后一列火车,前往武汉,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

老舍将日本强盗的血腥暴行一笔一笔记录下来。他彻底改变了以往“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的性格,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负责文协日常主要工作,团结全国文学艺术家共同为抗战出力。抗战8年,老舍一直担任这一职务,组织文协为抗战文艺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为此,著名抗战将领冯玉祥,专为老舍题写了一首“丘八诗”:“老舍先生到武汉,提只提箱赴国难;妻子儿女全不顾,蹈汤赴火为抗战!老舍先生不顾家,提个小箱撵中华;满腔热血有如此,全民团结笔生花!”

老舍投身到文协的日常事务,自然会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而且,这个职务于老舍在经济上也毫无收益。按照“文协”章程,除了一名专职驻会干事每月能从协会领取少量报酬外,包括老舍和各部的正副主任,工作全都属于义务性质,就连日常与各地分会以及作家们通信,都由老舍自费购买信封和邮票。协会经费捉襟见肘,老舍只得一再节省开支,压缩酬劳,甚至“吝啬”到即便“文协”聚会时的茶水费用,也得由作家自掏腰包。

抗战8年,老舍放弃了之前的写作思路,转而写作抗战通俗文艺。他的笔下没有了往日风格,也没有了一贯的幽默。他笔下记载的全是血,全是尸体,全是他以“身临其境”为代价,而获得的铁一般的“证据”。如在1938年的武汉,他写到:“7月19日,我躲在院外,弹落之处,最近的也距我十丈。可是落弹时那种吱忽吱忽的呼啸,是我平生所听见过的声音中最难听的。没有听见过鬼叫,这大概就很相似了,它不能不是鬼音,因为呼召着人魂,那天死伤过千!”

老舍在重庆北碚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创作了大量抗战话剧、大鼓词、歌词、快板书、通俗小说等作品,以鼓舞全民抗战。他用雄浑的笔体,写下了“以全力打击敌人”的书法作品,以表明他的心志。在此期间,他创作的《残雾》《张自忠》《国家之上》等10 余个剧本,颂扬民族正气,讴歌民族英雄,为抗战发挥了积极的宣传作用。

老舍不仅写抗战作品,还身体力行声援抗战。1939年6月,他报名参加了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时间将近半年,行程两万余里,历经川、鄂、豫、陕、宁、青、甘、绥等10 余个省市、5 个战区,可谓遍及小半个北中国的一次长征。“文协”没有钱,老舍便自酬行装,其征衣竟是一件灰不灰、蓝不蓝的中山装,被友人笑为“斯文扫地的衣裳”。这一路不仅山高水长,而且险象环生,老舍自谓命大,竟然三次死里逃生!

抗战8年,为了鼓舞抗日,老舍不仅写相声,还爱亲自登台表演相声。在武汉,他把脸涂白,把头发梳成“朝天锥”,把衣领塞起来,与著名滑稽大鼓演员山药蛋上台演过双簧;在重庆,和相声演员小地梨演过相声;在重庆北碚,他分别和作家老向、梁实秋演过相声,这些都被传为美谈。

抗战末期,老舍创作了反映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当时没有好的纸张,只有不能写钢笔字的土纸,老舍就用小楷毛笔字进行创作。那时,他身体非常虚弱,缺乏药品和营养品,可就是拖着病体,他依然每天笔耕不辍。每当日寇飞机轰炸时,大家躲进防空洞。每次进防空洞时,老舍什么细软都不拿,只抱紧那个包裹有《四世同堂》书稿的小布包。

抗战8年,老舍从跨出家门那一刻开始,由一个教授、学者、作家,一下子成了一个到处为家的战士,一个挥舞十八般武器、高举抗战旗帜、转战大江南北、奋力拼杀的战士。老舍虽然没有与日寇作面对面的抗争,但他用手中的笔,一天也没有停止向日寇进攻。

抗战8年,老舍的变化是令人瞩目的。最初的他,只是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文艺界尽责的小卒”;但是最终结果,他不仅做到了,而且实实在在地成为中国文艺大军中一名令人敬仰的大将!

猜你喜欢

日寇老舍抗战
解人之难的老舍
不朽的抗联战士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日寇血手又伸到华中来了!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老舍的求婚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