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长跑训练恐惧心理与对策探析

2015-11-29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3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长跑高校学生

刘 鹏

(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高校学生长跑训练恐惧心理与对策探析

刘 鹏

(文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发展受到体育课的深刻的影响。体育课不仅锻炼学生关于体育的基本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但是,在长跑教学训练时,会发现学生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1 高校学生长跑训练的特点

首先,训练注重速度的培养。运动应激的强度即是运动负荷,这是运动生理学所涉及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人可承受的范围内,加大运动负荷对人体的刺激会越激烈。所以在这个理论下,教练在训练时为了提高训练者的机体运动能力,必须加大训练量,并且进行长久性练习和高强度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高速度的奔跑能力。再次,在优秀的长跑运动员时,不断提高奔跑的负荷强度,但是不断缩短总体的距离,因此,在训练的时候注意长跑与短跑的结合。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年来人们对于中长跑运动的训练手段越来越先进,教练也充分认识到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同样重要,耐力训练不仅能够训练运动员的肌肉,还有助于肌肉的代谢,增加肌肉的蛋白质含量。所以,在训练速度的同时,耐力训练也加入到日常训练之中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长跑时的成绩。

2 高校学生长跑训练时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2.1 客观原因

首先,能由于场地设备、天气等因素导致高校学生长跑训练产生恐惧心理。有时因场地狭窄、场地太滑、跑道不平整、天气条件不佳、四季气候的变化等客观条件,使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甚至对这种变化感到手足无措。再次,高校学生大多缺乏锻炼,自身素质差也会使他们本人产生恐惧心理。部分学生运动能力弱,又缺乏锻炼,力量、速度、灵活性等素质差,因而对老师布置的长跑训练产生恐惧。最后,教师教学过程的不当也会导致学生在长跑训练产生恐惧心理。比如,在进行示范时,对学生的要求太高,标准太高,学生做的不好时,批评或惩罚过于严重,从而使学生在训练时产生恐惧心理。

2.2 主观原因

首先,学生自己缺乏自信,或者过于自信,总是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有些学生太过自信,过犹不及,这种信心是不到位的,这会使学生在训练时情绪不定,时冷时热,有时候会急于求成,浅尝辄止,起伏不定。这种表现,其实也是内心恐惧心理的反映。而有的学生就相反,总是低估自己,习惯用别人的长处来对比自己的短处,只看见自己的短处、不足,而忽视自己的优势与优点,所以最后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甚至完全否定自己。只是看见自己的不足,缺乏信心与动力,自我评价消极,训练时也会没有激情,失去训练的动力。再次,失败经历也会对学生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在刚开始时有热情,能够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量的加大,加上长跑训练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学生会在训练的时候不小心或者技术没有掌握好,动作没有做到位,使自己受了伤,当发生碰伤、滑落、摔倒等事故后,学生受到刺激,就会产生了恐惧心理。最后,学生虚荣心过强,学习意志不坚定。

3 高校学生长跑训练时恐惧心理解决措施

3.1 改善高校学生长跑训练时的环境

首先,跑道要平整,不应该太滑以防在训练时摔倒造成事故。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学校以外的其他场地进行训练,像校外的湖泊、沿江、或者公园,场地宽阔就可以。再次,在进行高校学生长跑训练时,应该

选择气温适宜的时候,室外的温度在5℃ ~ 28℃之间,在雨天不适于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长跑训练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还可以采用蛇形跑、追逐跑、跑走交替、变速跑、计时跑、越野跑等形式,或者改变训练的环境条件,加强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最后,长跑训练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时间季节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在冬季的时候坚持在早上长跑,要学生养成习惯,克服懒散、持之以恒。

3.2 增强学生的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在长跑训练时,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己的正确认识,并且给学生机会展现自己,将自己的优势特长发挥出来,通过不断地弥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而不断的进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变“厌练”为“爱练”,转化“要我练”为“我要练”,变“死练”为“活练”,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在心理上进行这样的调整,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

在高校的长跑训练中,后天的环境和训练很重要,但是学生的自身体质以及素质各不相同,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方面各有差异,所以,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训练,原则上是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量,运动负荷逐步提高,做到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按部就班、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不断积累自己的实力,在体育学习中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增强学习信心,体育学习应加强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锻炼,在锻炼时注重训练时有节奏、有顺序、有弹性地进行。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平等对待,对待优秀的学生,为了进一步增强他们成功的可能性,不仅不断为他们创造新的机会与训练任务,增加训练的难度,而且,要善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维护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取得新的成功。同时,对待比较差的学生,也不能冷落,更不能将他们当作反面的教材进行举例,这样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教师应当多站在他们的角度,及时耐心地进行教育,鼓励他们,疏导他们,使他们能够积极进取,此外,教师应该多了解多关心他们,教育他们不能仅仅看见与同学的差距,而且要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对比,要能够看见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3.3 增强娱乐的兴趣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消除恐惧心理的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增加在训练时的趣味性、娱乐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训练时注意提高教学艺术,克服在长跑教学训练时的单调重复的现象。在训练时,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小组合作性的竞赛性活动。用这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有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训练休息时,做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听音乐,合理科学地进行放松不仅能够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共同提高、互帮互助、相互鼓励、互相关心的良好风气,而且能够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克服心理恐惧的障碍,在集体的帮助下鼓励下战胜自我,克服困难,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在上课时,为了感受到体育课真正的乐趣,就需要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与风趣诙谐的语言,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

为了增强学生的信心,进行合理的帮助与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感,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比如,在训练之前,教会学生进行正确的呼气吸气方法,如何正确地保护自己,要求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在呼吸时一般采用口鼻呼吸法或者只是用鼻呼吸,节奏是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教学或者训练时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选择好的天气和场地,让大家消除胆怯恐惧的心理,给大家一份安全感。

3.4 提高教师的素养教师应该对长跑的业务与训练熟悉,对学生的身体状况了解,这样才可以因材施教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训练计划,进行有效的教学。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白,更容易记住更容易掌握,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课程内容、技术动作,并且用形象简洁的语言将这些内容明白简明扼要地讲清楚。教师可以采用分解法进行动作教学,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化对正确动作的认识,有效地避免动作的错误。较大程度的减小学生练习失败的可能,也就避免学生消极

恐惧心理的产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 结 语

总之,高校学生长跑训练恐惧心理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忽视问题,教师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采取简单的态度或方法对待。出现这个问题后,应该及时的发现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 1 ] 田龙.试论高校体育学生长跑训练产生恐惧心理探索[ 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 2 ] 彭博,吉芳林.长跑训练中生理极点出现的影响因素及克服措施[ J ].内江科技,2012(4).

[ 3 ] 郭林,钟卫,熊高熨.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中的“恐惧”心理探析[ 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2(2).

[ 4 ] 王国屯.如何克服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

2015-03-06

刘鹏(1969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G831.3

A

1674-151X(2015)03-035-02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长跑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长跑
十一年长跑的爱情:此生只爱你
长跑囧事
“分秒速递”创始人——陈汝刚 创业是一次长跑
浅析恐惧心理对学生体操动作技术形成的影响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