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扎染艺术
2015-11-29房斐
◎文/房斐
色彩斑斓的扎染艺术
◎文/房斐
扎染的产生与发展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扎染自秦汉年间便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六朝时期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后经隋唐时期的迅速发展而广泛流传开来。上至宫廷贵族,下到普通百姓,都选购扎染为日常生活所用。唐代时扎染技术还流传到日本等周边国家,对其染织业产生巨大影响。至宋代时,扎染虽普及使用,成为民间日常生活服饰品,但当政者多次禁止或限制生产的诏令对扎染的发展造成较大限制。至近代则由于地域等因素呈现不同程度的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机器印染、数码科技的加入,古老的传统手工艺融入了新鲜血液。防染手段不断更新,色彩逐渐丰富,材质也更加多元,包括纯棉、丝绸、麻、皮革和化纤面料等。不同的纹样扎染到不同的材质上,效果也各具特色。科技带动下的工艺更新和完善使得传承千年的传统工艺在数字时代展现出独具韵味的魅力。2006年,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区为云南省大理市、四川省自贡市。扎染制品也不仅限于服装,还可以制作许多衍生品,如扎染包、扎染帽,或者应用于室内装饰领域,用作壁挂、窗帘、台布和衬景等。
工艺及特色
1.工艺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方法组合后进行染色。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绑扎部分保持原色,未被绑扎部分均匀染色,这样使织物形成深浅各异、层次丰富的晕色变化和皱印。扎得越紧、越牢固,防染效果越好,保留了织物材料的本色;反之则防染效果差,织物充分吸收染料浸透而产生变化。扎结方法很多,如制作花朵纹饰,每种花数量哪怕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古时候扎染一般用植物染料,亦称草木染。常用的染料有红花、紫草和蓝靛等。那时候的扎染技法有米染、面染和豆染等。如豆染是用豆面、石灰调成防染浆,通过花板涂在布上,然后煮染,可呈现蓝底白花的效果。根据设计图案的效果,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图案。也可将成形的服装直接扎染,分串扎和撮扎两种方式。前者图案犹如露珠点点、文静典雅,后者图案色彩对比强烈、活泼清新。一般可用来做较为宽松的服装和围巾等。
传统的扎染,染料是艾蒿、板蓝根等植物。主要包括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和变幻无穷等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
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扎染的主要工具是染缸、染棒、晒架和石碾等。
2.特色
扎染因为其特殊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造就了扎染作品的隽秀、清新、淳朴和富于变化等特色。古代的扎染作品有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和海棠等,也有整幅图案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缬”,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后期逐渐发展,加入了许多民间图案等元素,加之材质和颜色的选择,逐渐形成了抽象和具体巧妙结合的扎染特色。
有些地区仍然采用传统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且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较为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以板蓝根为代表的自然染料还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用,被广泛用来制作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各种家居用品。
现代扎染则是利用新技术、加入新材料,更新工艺流程,将传统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
扎染的保护与传承
扎染是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中极富生命力的一支,其清新淳美的图案和妙不可言的意境,在民族文化缺失、世界趋同的背景下有着更为重要的文化含义。扎染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除去充当服饰和装饰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更是制作者或艺术家倾注理想和感情的作品。从作品的纹饰、色泽、肌理到图案的设计和实施,都凝聚了他们的艺术思想和饱满的创作热情,寄托了民族理想和生活情趣。
扎染艺术魅力还在于制作过程中带给制作者的那份未知的喜悦。拆线前的种种猜测和期待会激发人的创作欲望,而拆线后的愉悦和惊喜也会给创作者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观者则可以从作品反推制作过程的种种细节,期间充满了对工艺和手工探究的温情,此时传统工艺的魅力才真正体现,这种充满激情与挑战的过程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最佳体现。工业时代的大规模生产,使人们追求个性的意识更加强烈。在审美观念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能够体现其民族文化和个性品味的元素装点生活,而传统扎染工艺无疑是一个新的选择。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