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美
2015-11-29朱继彩
■文/朱继彩
寻找身边的美
■文/朱继彩
说到美,它无处不在,无人不有。体现在我身上的美,更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
我叫朱继彩,男性,现年五十七岁。任教荆州市监利县大垸流港初级中学政治。自一九七六年二月份任教以来,已在这一岗位上奋斗了近四十个春秋了。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凭着自己一颗执着的心,恪尽职守、默默耕耘,赢得了同行的好评、学生的爱戴,取得了一点微妙的成绩。也展示了自己独特的美。
一、“不服输”是我个性的彰显
我最早任教是在最基层的生产队,那时我刚过十七岁,上任时担任四年级语文兼班主任。说实话这一任务对一个渉世不深的我来说,实感有些不能胜任:首先是拼音不过关;二是自己还是个乳嗅未干的小青年,对教书没一点把握。但是我没有退缩,心想别人能当好老师,我为什么不能?于是勇敢地担起了这份重任。工作中我一面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一面向学生学习拼音的基本知识,就这样,不到一个月,我就初略掌握了教学的一般程序、管理学生的一般方法,拼音教学的基本要领,开始有了点老师的“样”了。
第一次的“不服输”让我尝到了甜头,更坚定了我终身从教的信心。然而,人生总不那么一帆风顺,万事总不那么尽人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口也随之急剧下降,学生生源逐年猛减,老师下岗分流已成定势,每位老师都面临着残酷的竟争与挑战。不过虽竟争频繁,但是每次我都以绝对优势战胜对手并一路走来,成了现在的一名中学政治老师。这一切都源于我的“不服输”。它使我成就了终身从教的梦想。
“不服输”、“不甘落后”成了我的内驱力,,也使我在教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教哪个学段、哪门学科,我都一直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曾多次主讲公开课,为学校争得了一定荣誉。
2009年4月,大垸教育分局领导率各校校长到友谊小学进行教学视导,我当时任教一年级语文(这也是我第一次教一年级),时任教务主任的我主动请缨,邀请领导听我的课,自愿接受领导的全面检查。在讲课中,由于我的投入,学生十分专注,整节课结构设计合理、课堂气氛活跃,所有学生沉浸在欢乐之中。课后领导们对这堂课进行了点评,李副局长在点评中说:“我听过不少次一年级的语文课,但我觉得老朱的这堂课讲的很自然、不做作,是一节最为成功的课。”
到中学后我改行教了政治,但陌生的学科没有难倒我,“不服输”的韧劲促使我要与任教多年的政治老师一比高下,而且也取得了成功。
2013年10月,荆州教研室要到监利进行教学视导活动,而县教研室将这一活动安排到了流港中学。正好这次要听初中九科的的教学,每科要三人讲课。凑巧为我提供了一次施展的平台。我很好的把握了这次机会。在讲课中,我看到所有听课人都绽开着笑脸,洋溢着笑意,个个心花怒放。听完课后,市教研室张庆荣书记在总结时说:“今天我到流港中学听了三节政治课,就好似喝了三杯酒:第一节蔡老师的课就好像是一杯十二年的陈酿;第二节吴老师的课就是一杯十五年的陈酿;而第三节朱老师的课则就是一杯十八年的陈酿了。”接着他又说:“朱老师的课代表了流港中学教学改革的模式,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与“洋思”、“杜朗口”等学校的改革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朱老师这样一位老同志都能走在全县乃至全市的前列,希望大家向他学习,好好进行课改,真正提升课堂效率。”张书记的一席话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我这堂课的欣赏、赞赏,我也更感到欣慰、欣喜。
二、“高标准、严要求”是我的一贯原则
我是从最基层上来的老师,更懂得珍惜和把握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对自己要求倍加严格。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业务水平、教学能力,都全方位的打造自己,这些是我走向成熟、迈向成功的坚实基石。
2000年9月,经民主选举,担任教务主任后,我丝毫没有产生过“居功自傲、停止不前”的想法,而是对自己“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经常告诫自己:以身作则,垂廉身范。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二00一年,初中缺老师,分局中途将我校一位老师调走了,她的课只能由部分老师来分担。我作为共产党员、学校教务主任,首先提出分担四节课的教学任务,接着又有几个老师说愿意接受剩余的课,很快这个棘手的问题就解决了。那学期我带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另代三个年级的思品课,是全校课时最多、任务最重的老师。在期末分局组织的统考中,我带的六年级语文、思品,均获得第一名(语文原是倒数第一)。
有一次学校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当检查到高老师时,他说:“领导只检查我们普通老师的,你们作为管理人员备没有?”我说:“老高,不放心吗?好!没关系,来,你来检查我的,看有什么问题。”老高不好意思的说:“老朱,不看了,相信你,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不必当真。”十几年的教务主任,我没有因工作疏忽出过一丝纰漏,所以老师们都很服我、敬重我。
调到中学后,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政治老师,可工作的热情没有减退,对自己的要求没有降低。家离学校近三十里路程,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雾霾雪霜,我都坚守考勤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在专业素养方面,我对自己也有较高的要求。平日里总爱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刊物、杂志、教案等书籍,还不时在书中圈划、在本上记录。这些举动对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起了不少帮助。当然也曾遭到过个别人的嘲讽。有一次,我在十分专注的备课,一位老教师笑着对我说:“老都老了,都快要爬烟筒了,搞这认真干啥?还不如清闲清闲。”这位老同志的话,与其说是对我一种善意的关心,还不如说是对我的不理解,或者说是一种嘲讽。我明白他话中的意思,就笑着对他说:“老了更应该站好最后一班岗,我不能在最后几年误人子弟呀!”
三、做学生满意的老师是我的宗旨
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我始终坚守一个信念:“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它是我工作的宗旨,我也一直践行着这一宗旨。
记得那是我调离友谊小学后的第一次回家,途中路经我原来的学校,当时在操场上玩的学生看到我后,立马围上来,视我为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几个学生紧紧地抱住我,有的跳到我肩上、有的扑到我怀里。她们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您可回来了,想死我们了。”“老师,您什么时间再回来教我们?”我说:“那里也离不开我,不能回来教你们了。你们在这里安心读书,听老师的话,我在中学等你们。”许久后,他们才无奈地目送我离去。
2011年10月,我老伴患肾衰竭住进了武汉同济医院,我只得前往照看。到医院的第三天,就有学生打去电话说:“老师!我们好想您,快回来吧!”我回答说:“我也放心不下你们,会尽快回来的。”第二天我匆忙将照顾老伴的事安排妥后就赶回了学校。到学校已是傍晚六点多了,没顾上进办公室,径直来到我班教室窗前,这时一学生看到了我,惊喜地叫到:“朱老师!”其他同学听到叫声后,一齐朝窗外望过来,异口同声地喊到:“啊!朱老师回来了!”看到这一幕,我很感动,向他们挥手道别,示意他们专心上课。
这是学生见到久别后的我的一些情景,着实让我感动、兴奋。其实我与学生间发生的事又何止这些呢?我在任八(6)班班主任时,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拉近与他们的距离,现在没当班主任了,仍像班主任一样,做着这些工作。他们更加信赖我、亲近我,视我为朋友、视我为长辈,都亲切地叫我“朱爷”。在我面前,他们无话不说,无事不谈。有一天,一个学生对我说:“朱爷,昨晚在铁桥那,躺着个满脸都是血的人,好象您,让我们吓一跳,再仔细一看,不是您,我们就走开了。”又有几个学生围上来说:“我们也看到了。”我说:“我怎么会满脸是血的躺在那里呢?”接着我又追问:“假如真的是我呢?”没等我说完,就有学生接腔了:“真是朱爷,我会立即给我爸打电话,让他第一时间送您到医院救治。”我说:“谢谢你!有你这句话,朱爷就放心了,以后就不怕有什么万一了。.”是啊,这些质朴的话语饱含着学生对我的关注、关心,更饱含着对我工作的肯定。在他们心中,朱爷就是他们的长辈,是他们最满意的老师!
前几天我有事,与八(4)班姚老师换了一节课,当她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感到惊奇,就问姚老师:“老师,朱爷怎么没来跟我们上课?”姚老师说:“他有点事,临时跟我调了。”课后姚老师跟我说了这件事,果然,学生看到我后,又问起此事。我说:“我马上给你们上。”的确我是他们离不开的老师,我的课也是他们必上的课。
学生对我有情有谊,家长也不曾把我外待,把我当知已,当作最信任的人,他们有点小事常找我帮忙,有的学生升入高中,已几年没教了,家长还时常打来电话,让我替他去问问孩子的情况……所有这些,表明家长心中是有我这个老师的,他们对我也是肯定的、满意的。
几十年来,我淡薄名利,不求索取、甘于奉献;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在中学我与同龄人相比,教龄最长、工资最低、待遇最差。“一身清贫、两袖清风”是我最好的见证,可谓是一无所有。但我从不敷衍塞责、消极怠工,而是倾其所有,全身心工作,而且感到十分乐观、十分幸福。因为我有我的几十、几百、几千学生(包括在校没教的和已教过的)对我的关注和理解、敬仰和爱戴,他们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我可以自豪的向世人说:我最富有!我最幸福!……这就是我“美”的所在,也是对美的最好诠注!
(作者单位:荆州市监利县大垸流港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