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书香社会 家庭一马当先
2015-11-29侯江雷
■文/侯江雷
构建书香社会家庭一马当先
■文/侯江雷
摘要2015年,“书香社会”这个名词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引发了全国上下的思考。书香社会提出之后,不仅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而且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书香社会的构建是应时代的要求提出的,必将对时代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它需要国民共同的参与和支持,而家庭作为“书香社会”构建的参与者,将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关键词书香社会和谐社会家庭父母影响
一、书香社会的提出
北宋诗人欧阳修曾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在继党的十八大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倡导全民阅读“之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这一主题。书香社会,是指优质出版物供给更加丰富,社会基础阅读设施更加完善,特殊群体基本阅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①笔者认为,建设书香社会,不仅是对“倡导全民阅读”主题的升华,更是对时代呼唤的响应。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而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今仍在进行中,但是当前出现了许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和谐的现象,例如“绍兴嵊州崇仁保姆虐待9个月大女婴”事件,“广东汕头两名高三学生搀扶倒地老人被讹”事件等。书香社会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优秀意识形态和品德素养占主流的社会。所以笔者认为,书香社会的构建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全民素质,通过读书,回归经典,让优秀的意识形态和道德素养占领时代思想的阵地,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搭建桥梁。
二、书香社会,家庭先行
倡导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更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它需要国民共同参与。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之星,将成为祖国强壮的脊柱。所以书香社会的构建理应从娃娃抓起,从家庭起步,从父母做起。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人格修养开始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塑造,父母的行为举止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在书香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家庭应该一马当先,为构建书香社会,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做好先行官。
1、有书可读。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出版社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中国45%的家庭一本藏书都能没有,而韩国96.8%的家庭平均藏书为500本,②试想连书都没有的家庭,如何发挥“书香”的魅力?要让孩子在“书香”中徜徉,首先父母应该为孩子准备好适合每个年龄阅读的书籍,让孩子在读书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感召力。《中庸》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让孩子懂得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易·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宽容的精神塑造孩子的人格魅力;《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最博大的“仁爱”情怀点化孩子幼小的心灵。书籍的力量是伟大的,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在今年的两会中说道“一个好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③,让孩子从小在书的海洋中徜徉,从书中感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品质,在阅读过程中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
2、亲子共读。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启蒙老师,家庭的读书氛围在无形中感染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爱好,对于家长而言,营造书香的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最有效的途径是“亲子共读”。父母应为孩子选择好的书籍,每天抽空带头读书,陪着孩子读书,在父母的引导下让孩子慢慢的走进书的世界,与书为友,与圣贤为伴,让孩子爱上读书并形成自己的习惯。在父母长时间的引导下,孩子不但会爱上读书,而且也会慢慢拥有自己喜欢的书籍,此时父母更要与孩子共读,由父母对孩子读书的引导慢慢转为让孩子“自学”,书中自有黄金屋,逐渐让孩子自己去感受“黄金屋”里的魅力所在。此外,通过亲子共读,不仅可以让父母和孩子都学习到书中优秀的文化和意识,同时也拉近了父母和孩子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和谐家庭的构建。“一屋不扫,何以治天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需要从小抓起,从和谐家庭做起。
3言传身教。自古我国就有“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意思是父母是怎样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是怎样的。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而孩子从小就懂得“察言观色”,然后进行效仿,所以有人说,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母亲,有时从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可以体现出来。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优秀的意识引导,用正确的行为践行。言传身教最典型的代表当属孟母,而《列女传》中孟母“买肉啖子”的故事也为父母做了很好地表率。构建书香社会目的在于让主流的思想意识占领时代的阵地,从而用正确的思想、理性的思维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指导人们的行为,所以书香社会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合理和正确的行动上。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说,更要去做,让书香不仅“香”在书里,更要“香”在行动上。
三、结语
一个人素质修养的提高需要读书,一个民族伟大精神的形成需要读书,一个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更需要读书。一个不懂得读书的人不会走的更长远;一个不懂得读书的民族不会更优秀,一个不懂得读书的国家未来不会更强大。书香社会是我党根据社会的需要提出的,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产物。目前有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行为做派充斥着我们的社会,对人民的思想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书香社会,通过倡导全民读书,让人民回归精神的家园,回归正确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让人们自觉的用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去引导自己的行为,纠正不良的行为作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书香社会的构建需要书香家庭的“累积”,需要每一个家庭的共同参与。中国的未来在每一个孩子的肩上,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是国家的责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家庭的责任。所以构建书香社会,家庭理应一马当先!
注释:
①2015《政府工作报告》缩略词注释.[EB/OL].(2015-3-12)http://www.gov.cn/ xinwen/2015-03/11/content_2832629.htm.
②刘芳.亲子共读打造书香家庭[J].新课程,2014(03).
③叶志卫,杨丽萍.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N].深圳特区报,2015-03-08.
参考文献:
[1]2015《政府工作报告》缩略词.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