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活动就没有发展
2015-11-28刘溪
刘溪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基本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训练往往被边缘化或者由于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事实上,口语训练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序列化、科学化的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一、深入领会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要想收到理想的实践效果,必须明白实践的方向,深入领会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就是让师生对口语表达训练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课标要求“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同时,对不同类型的交际行为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直率而清晰地陈述个人的看法,敏捷而恰当地作出应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师生对口语交际的特点、目的、要求、实施路径等有了准确而具体的认识,就有效避免了训练的盲目性。
二、开展高中语文教材经典篇目诵读活动
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寓意多元,其中多半都是极好的诵读材料。诵读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在是深入理解文本时,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吐字、自如的运气、恰当的语调、合理的手势,都会全方位地展现优秀作品的魅力。起初,可以先由教师示范朗读,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听名家的朗读,目的是从语气、语速、语调、情感、吐字、发音等方面为学生树立规范,进而使之掌握口语表达的要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训练特色活动
一是定期举办演讲会。演讲的话题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拟定。但所定的话题必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可以是“我的成长故事” “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今日班级新闻播报”等微话题,也可以是“历史上的今天” “时事纵横” “圆梦中华”等重大话题。
二是举办辩论会。应该精心挑选那些适合辩论、让正反方均有施展身手的机会的辩论,辩论会前应留足准备时间。为扩大辩论的影响,可让正反方在班级内拉“粉丝”,力求让班级同学全员参与。
三是开展课本剧展演活动。如高中语文教材中除戏剧单元的剧本外,还有不少篇目适宜改编成剧本,改编的过程就是书面语口语化的过程,尤其是对古诗文的改编,更有助于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排演《烛之武退秦师》,学生除领会到“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语言表达的魅力外,更理解了烛之武拳拳的爱国之心。排演《鸿门宴》,可以让学生通过口语化的表达,对众多人物的复杂性格有更全面的理解。
四是开展自制微视频展播活动。微视频适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只需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定期开展自制微视频展播活动,学生就会趣味盎然地投身其中。
五是定期开展“口才之星”评选活动。可以结合班级及教学实际,每月评选班级“口才之星”,为扩大影响,鼓励学生大面积参与。“口才之星”要求师生共同评选,并且不能重复当选。对于评选出的“口才之星”,要给予奖励。这样做有助于形成班级人人想说、人人敢说的局面,最终实现人人会说。
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成才与成长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只是为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训练的范本,“功夫在诗外”,真正想让口语交际能力达到驾轻就熟的水平,还需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