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字成为一种习惯
2015-11-28张连英
张连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可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趣味识字中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形成识字能力,是小学教师的重要使命。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呢?
一、提高识字能力,兴趣是首位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保障。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第一目标。如此一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有很多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如一位老师在讲《荷叶圆圆》时,教“摇”和“蹲”字,分别出示“摇”和“蹲”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迅速做出这两个字表示的动作,做对的同学就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同学们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还有的老师将一些汉字编成浅显易懂的字谜,让学生猜中后识字,这样会记得更牢。例如“高”是“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多大,小口往里闯”,“伯”是“千里挑一,百里挑一”。这样训练得多了,课堂上还没有学生字,孩子们就已经提前自编字谜,相互猜,看谁编的字谜既好听又好记。用猜字谜的方法教学生识字,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讲故事、编儿歌、创情境,以及用多媒体演示的动画、音乐、图片等,都能使孩子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识字带来的成功和愉悦,让学习变得快乐起来。
二、掌握汉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每个汉字都含有音、形、义三个要素。识字教学,自然也包括这三个方面,学生想要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就要先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首先要学习基本笔画。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认识基本笔画和写好基本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其次要掌握偏旁、部首,巧记字形。如学生认识了“禾、木、火、米、又”等独体字,再认识以这些字为偏旁、部首的字时,就容易多了。因为汉字的偏旁、部首一般都与字义有关,像带有三点水的字如“江、流、海、河”等都与水有关系;月字旁大多与肉有关,人体身上的部位名称很多都有月字旁,如“脑、脖、脸、腿”等。学生只要勤动脑子,多找规律,一定能够识更多的汉字。最后要掌握构字特点,巧记汉字。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常用字中80%以上都是形声字。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规律、特点,就扩大了识字量。如利用形声字的形旁、声旁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读音、理解意思,“钾”这个字应读“甲”音,是一种金属元素;“扌”作为形旁,加上不同声旁,可以组成拧、撒、抹、揉、揪、抱、拄、挎、抖等很多表示动作的字。
三、养成习惯,巩固识字
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一生。如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巩固识字量的最好方法,阅读既能有效巩固识字,又能使学生及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识字来源于生活,生活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识字。学生们只要养成了习惯,随时随地就可以识字。这样既增加了识字量,又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识字的习惯与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字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变浅层次的识字活动为深层次的探究活动,让识字由乐趣转化为习惯,让主动识字成为生活的需要,从而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