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归山林
2015-11-28何曦
何曦
曾随上海著名画家赵敬予、应野平先生研习传统中国画的旅美画家张苏群,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其个展“林中行”,这是他首次在国内的个展。
我和张苏群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腻友,常在一起涂涂画画,后来同时考取了上海不同的美校。虽然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分别在大洋的东西两岸,各自生活,疏于联络,但凡重逢,依旧热络。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常常是我一言未尽,他却已欣然会意,尽管和我聊天的人多少都会有些未卜先知的感觉,但此处主要表达的是我和张苏群的感情与默契。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8/qkimagesjcfyjcfy201522jcfy20152250-1-l.jpg)
小时候的苏群是最让我羡慕的。当我还只能对着小人书刻意临摹,他已能对着自己心中的老虎肆意挥毫。苏群有一个在大医院当医生的母亲,认得不少上海画家,苏群十三岁就拜了海上山水名家应野平先生为师,两三年后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应式山水来,还常拿着自己画的老虎请教应先生,应先生夸他比刘继卣画得好,还欣然在老虎旁添松补石。那些年,我總是听他说他去拜望哪位著名或不著名的画家,去他家也常会看见很多临摹范本。那个年代,哪见得到原作,全凭对着劣质印刷品临摹,苦苦摸索。我心痒眼馋,要借,他不小气,总是慷慨答应。中学毕业,苏群顺利考上了上海美校,我顺利考上了上海工艺美校,乍一听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在那个时代上海美校就是上海的艺术最高殿堂,而我那时除了学校名称比苏群的多了俩字,其他的都简直是云泥之别。
我至今都还记得各科老师常批评他自由散漫,不求上进。现在想来,这自由散漫或许就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成熟表现。那时他喜欢的就已是林风眠、关良、刘海粟、赵无极那些留洋画家了。美校毕业没两年,他执意留学西洋,也是顺理成章。
1983年,喜欢八大、吴昌硕和潘天寿的我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接受传统中国画教育,苏群则开始申请赴美留学。在经历了去日本打拼攒学费、到加拿大补习英语的几年后,他考入了多伦多约克大学视觉艺术系。对苏群来说西方大学的艺术系与传统美术学院在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以艺术理论、学术研究为主,后者则以艺术创作、艺术实践为重。
之后,我去了他在美国的画室,新作让我吃惊不小。我见过一些去了国外退步得让人不敢相信的大陆画家,有些作品恶俗得令人发指,而苏群的作品却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变得抽象了,更潇洒、随性、从容、自由和不拘小节,更符合他的天性了。如今,在美国生活安定衣食无忧的苏群,画画只为自己高兴,作品无须顾及市场,不必讨人喜欢,画画就该这么纯粹。
苏群说,散漫了多年,到了五十多岁了,也该给自己一个交代,在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还是个画画的人,不画对不起自己。三年来,苏群能拿出这么一批作品做一个展览,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的。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