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雅乐
2015-11-28张石
张石
周作人先生在谈起日本观感时说:“我们在日本的感觉,一半是异域,一半却是古昔,而这古昔乃是健全地活在异域的,所以不是梦幻似地空假,而亦与高丽安南的优盂衣冠不相同也”,“夏穗卿、钱念勋两位先生在东京街上走路,看见店铺招牌的某文句或某字体,常指点赞叹,谓犹存唐代遗风,非现今中国所有”。(《日本的衣食住》)虽然周作人旅日距今已经110多年,往日日本也与现今迥然不同,但是我仍然可以在日本发现那些在中国失落了的文化之根,使我惆怅,也使我惊喜。
雅乐原指在日本飞鸟时代( 593-710)根据当时的《大宝律令》创设的“雅乐寮”中所收藏和管理的外来音乐和舞蹈,现在所说的“雅乐”,在狭义上还和古来相同,而在广义上则是指日本古来的音乐和舞蹈及平安朝时代新创作的歌曲。从雅乐寮建立开始,雅乐一直以原有的形态绵绵不断传承了1200多年,现在是由宫内厅式部职乐部管理,职乐部中现存的合奏音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其中也收藏着许多唐朝的乐曲和歌舞。
日本战前的政治家、史论家竹越与三郎曾谈起过他在战前同一位中华民国外交官的交往。这位外交官曾对他说: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人们在用手指指示方向时,都是用食指这一根指头。但是在中国的人物画中,画中人物却经常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指示方向。我曾问过一个画家:为什么你要把中指也一块画上去呢?这个画家答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缘由,从古到今就是这样画的,我只不过是遵从这个习惯而已。后来我作为外交官来到日本,得到在宫中观看雅乐的机会,多年来的疑问竟然一下子解消了。以前我就听说日本的雅乐保留着唐代音乐舞蹈的原本形态,果然不错,无论衣冠、剑、鞋,还是舞剑挥矛的动作等,都保持着唐代风俗的原汁原味,这使我非常惊讶。而且我还看到那舞人是把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指示方向的。我不由地一拍大腿:原来用两个指头指示方向是唐代的风俗!中国的画家虽然把这种姿态画在了画上,但是并不了解其中的缘由,我要是不来到日本并看到宫中雅乐,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这个中奥秘。
宫内厅的雅乐演奏只在春秋演奏两次,而且只有秋天那一场一般人可以申请观看。我听说在广岛县宫岛的严岛神社每年多次演奏舞乐,也就是带有舞蹈的雅乐,于是我在几年前,特意来到了严岛神社看舞乐。
宫岛又称“严岛”,是位于濑户内海西部、日本广岛县西南部、广岛湾西北部的岛屿。
宫岛这个仅3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红叶谷公园在秋霜中红叶如火;大元公园在春风樱花如潮;包浦自然公园漫长的沙滩如一条蜿蜒的金链;从平松公园眺望濑户内海碧色如玉。沿途,还可参观游览大圣院、宝藏、民俗资料馆等十几处名胜。
严岛神社是宫岛上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关神社的创建时期至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一般认为是在推古天皇即位元年(亦即593年),安艺国的有力豪族佐伯鞍职“得神托造社”,并得到了天皇的敕许建造的。有关严岛神社的正式记载则是在811年(弘仁年)时,以“安艺国佐伯郡伊都岐岛神社”的名称收录于日本史书《延喜式》当中的延喜式神名帐,列为名神大社。
在平安时代末期,神社受到炙手可热的权臣平氏一族的崇敬,使严岛神社的盛名传播至贵族圈子,因此香火鼎盛。许多京都的皇亲贵族远道而来参拜,并在神社中引进当时的平安文化。1168年(仁安三年),平氏权臣平清盛完成了保存至今的豪华壮丽的神社群建筑(现在的正殿改建于1571年,它忠实地再现了1168年建造时的建筑风格)。
严岛神社的建筑奇特崔巍,它集日本平安朝建筑样式“寝殿造”之精髓,回廊环绕,满身朱红。日本的“寝殿造”是在中央正屋(寝殿)的两侧有东西配屋,并以游廊把它们联系起来,并有池沼,复杂一些的,在配屋外侧又向前伸出廊庑,到池沼边沿以亭阁结束。
“寝殿造”深受中国唐朝宅邸建设样式的影响,但是和唐代建筑样式不同的是,“寝殿造”没有南门。而严岛神社更加独特的地方是它将大海作为巨大的庭园和池沼,在涨潮时整个社殿似在碧蓝的大海上漂浮的宫殿,而作为其背景的弥山翠绿青葱,在碧蓝翠绿的映衬中,红廊黑瓦的严岛神社犹如龙宫一样美丽。
神社前200米的海中,矗立着16米高的红色大鸟居(意为进入神社之门),高约16米,上梁为24米,重量约60吨,主柱是用五六百年树龄、未经加工的楠木制成。它始建于1875年,是平安时代以来的第八次重建。据说要找到这样一根贵重的楠木,要花费20年的时间。
大鸟居朱漆涂身,蓝瓦盖顶,靠白重矗立于濑户内海的万顷碧波之上,显得伟岸从容,据传是为欢迎海中诸神驾临岛上而设。退潮时,人们可以步行到鸟居前面,观览刻在柱子上的铭文。鸟居旁边还建有一座巨大的石制灯座。就是因为这个大鸟居建立在万顷波涛之中,因此无边的大海就成了严岛神社无边的庭园。
严岛神社与其他神社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保留了大量舞乐、雅乐等古来的传统艺术、仪式、和贵重的文物及文化财产,各种神事、祭祀活动通年不断,因此工作很忙。神职人员通常的上班时间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没有午休时间,轮流休息,节假也要交替上班,是“年中无休”的服务行业。
据严岛神社介绍,舞乐发源于印度,经由中国、朝鲜半岛,奈良时代(710-794)传到日本。当初是朝廷举行仪式时所用的音乐,后来在皇都周边的近畿地区的大寺院和神社也流行起来。严岛神社的舞乐,是平安时代末期,平清盛从大阪的四天王寺带到严岛神社。现在在严岛神社上演的曲目有18种,其中有许多是中国唐代的古典剧目。
舞乐在严岛神社的平舞台上上演,由回廊与正殿等联成一体的平舞台是全日本唯一浮在海面上的表演舞台。舞台面积为553平方米,由239根石柱支撑,与四天王寺的石头舞台(大阪市天王寺区)、住吉大社(大阪市住吉区)的石头舞台一起并称为“日本三舞台”。据说舞乐一年上演11次,即岁旦节(1月1日)、二日节(1月2日)、元始节(1月3日、地久节(1月5日)、桃花节(4月15日)、推古天皇节遥拜式(5月18日)、市立节(旧6月5日)、管弦祭(旧6月17日)、菊花节(10月15日)、三翁节(10月23日)、天长节(12月23日)。
那天我在严岛神社看舞乐表演,正赶上上演唐朝曲目《雅乐·舞乐·兰陵王》,《雅乐·舞乐·兰陵王》原名《兰陵王》入阵曲》,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上举足轻重但又早已失传的“大面(代面)”戏的源头之一,是中国史籍记载最早的戏剧。传说此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舞乐,一度在唐初广为流传。
兰陵王名高长恭(? -573),名肃,一名孝璀,字长恭,以字行,渤海蓓(今河北景县)人;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因曾受封兰陵郡王,世称兰陵王。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三》中记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说的是兰陵王貌美而柔和,心地宽厚; 《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 《日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 《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这些都是说他是个武艺高强,相貌姣好的武将。 但是作为武将,他的相貌像女子一样柔美,在战场上容易被人轻视,没有威慑力,于是他命匠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 《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人阵曲》。”《乐府杂录》鼓架部条云:“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人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说:“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三》中还记载:“突厥人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战,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人周军,遂至金墉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这里讲的是公元564年,北齐与北周洛阳之战,北齐被围,武将段韶、都督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高长恭率领500骑兵迎战北周10万大军,冲人北周阵中到达齐军被困的金墉城(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当时北齐士兵不能确定这戴面具的将军是敌是我,因此很着急,于是高长恭在城下将面具脱下,被围齐军看到是兰陵王来解围,便派弓弩手下城助战,大胜,北周军队撤退回营。此次战役成为高长恭一生最受瞩目的战役。战士们因此敬佩兰陵王,为了歌颂他,作《兰陵王人阵曲》。
兰陵王带假面人阵的故事后来演变为假面剧在唐代流行,据说也影响了中国京剧脸谱与日本的能乐。 《雅乐·舞乐·兰陵王》就是以邙山之战为背景的兰陵王独舞。演出开始后,身着各色唐装、头戴黑色高帽的乐队登场,其帽子的形状酷似洛阳北魏永宁寺出土的供养人像头上的漆纱笼冠。雅乐中的舞乐一般不使用弦乐,只使用龙笛、筚篥、笙、羯鼓等吹奏和打击乐器伴奏,这些雅乐专用乐器,有许多在中国已经失传或经过改造失去了原有的形态,如其中筚篥,本是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经常使用的一种乐器,传人中国后,经过改造,原始的筚篥已经不存在了,而唢呐等可能是筚篥经改造的产物。
在优雅而古老的乐曲中,“兰陵王”头戴兽面,身着木瓜纹刺绣大红袍,上添云纹彩色刺绣毛边坎肩,头戴红底金纹尖帽,腰系金红腰带,脚踏白色云头鞋,手执模仿金鞭的金色短棒缓缓从舞台左边走上舞台独舞(在日本舞乐中,属于“唐乐”的中国剧目为“左舞”,即从左边登台),舞姿优美、沉稳、典雅、幽深,伴奏曲调悲壮浑厚,他右手挥舞短棒,起承转合,势势中节;左手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并在一起指示方向,挥斥方遒,再现了战场上壮怀激烈的武将雄姿,《雅乐·舞乐·兰陵王》也许和上文提到的民国外交官看到的雅乐同工异曲。唐风古韵,透过千年岁月与万里海涛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一种邂逅,更是一种团聚,《兰陵王人阵曲》没有失传,他在邻国的舞台生机盎然。
“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但是每一次抛弃与破坏,必然带来巨大的历史能量的流失,也使新的时代失去扎根于深厚历史中的文化之根的滋养。
文化,不应是一片落叶,而应该是一棵永远生长的长青树。摘自腾讯网《日本:寻找失落的中国根》【本栏目责任编辑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