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性质的百年嬗变

2015-11-28查玉瑶黎敏

雪莲 2015年6期
关键词:思想性人文性工具性

查玉瑶 黎敏

【摘  要】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其学科性质问题就是迄今为止争议最为激烈的热点问题。虽然分歧极大,但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日趋成熟,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不断趋向科学。本文拟梳理出语文学科性质论争的主要观点,为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图像。

【关键词】语文学科性质;实用性;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40

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语文设科已一百多年,“在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性质观,它统帅语文教育的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由此而引发出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因此,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不可避免成为语文学科研究的第一重任。语文学科性质问题是众多学者密切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迄今为止争议最为激烈的热点问题。语文学科性质的嬗变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过程。

一、语文学科性质观论争的主要观点

(一) 强调实用性

语文学科的实用性,指学习语文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实用价值。

1.实用说盛行的历史背景。“学以致用”是我国古代教学思想的精髓。语文学科诞生之时,恰是中国社会风雨飘摇之秋。因此,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教育应强化实用性的观点。如魏源认为空谈心性、钻入“词章之学”是中国贫困落后的重要根源,要救国,必须改变“重虚文、轻实学”的积习。

2.实用说的发展脉络。1903年,《学务纲要》提出:“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并认为:“惟近代文人,往往专习文藻,不讲实学,以致辞章之外,于时势经济,茫无所知。”中国文学课开始注重实用。1909年,沈颐指出:“其所授国文,亦宜以实用为归而不必蹈辞章之习”,强调国民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实用。1912年,蔡元培说:“国语国文之形式,其依准文法者属于实利。”在他看来,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是语文学科的重要部分。1915年,姚铭恩在《小学作文教授法》中指出:“国文作法教科之性质,发表的教科也,技能的教科也。”认为国文作法教科的主要目的在于养成学生的技能。

可见,语文设科之初,在语文学科性质问题上主要持实用性的观点。

3.对强调实用性的评价。19世纪末,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国图强之路,培养实用型人才成为时代的呼唤。此时强调语文学科的实用说无疑是迎合时代需求的。但“实用”是当时全体学科的共同追求,不是基于语文学科规律的语文学科特有属性。

(二) 强调思想性

思想性,指“文艺作品或其他著作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倾向和社会意义”。

1.思想说盛行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语文学科一直存在“泛政治化”倾向,忽略了学科本身的规律和任务。“大跃进”时期,更加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语文教育主要表现为政治性。“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语文教学再一次陷入混乱,沦为政治的工具。

2.思想说的发展脉络。新中国成立后,郭绳武指出:“应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贯彻政治思想教育。”1950年,董纯才说“要算国文课的思想教育意义最显而易见”,指出了思想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956年,教育部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学科“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的工具”,从官方层面界定了语文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1959年,国务院提出:“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当时的语文教学思想认为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统一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上来,认为“片面地追求艺术形式,就取消了语文教学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工具的作用。”于是,假大空的东西充斥语文课堂,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这是语文学科性质“思想性”的第一个高峰。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提出:“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育方针和方法,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在极端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各地教材全部以“阶级斗争”为总纲,置语文学科教学规律于不顾。这个时期全国语文教材选文主要是革命领袖的著作、鲁迅先生的作品、“样板戏”等。语文教育走向极端。这是语文学科性质“思想性”的第二个高峰。

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辩证统一。”

3.对思想性的评价。特殊历史时期对教育施加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语文学科的教学和指导思想都违背了语文学科属性和学科规律,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在去探讨语文学科的性质必然会违背语文性质的本真。

(三) 强调工具性

叶圣陶说:“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东西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流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工具说强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落实学生必要的语文训练,夯实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

1.工具说盛行的历史背景。工具说主要在两次“拨乱反正”中得以盛行:

第一次是“大跃进”之风的横行使语文课堂变成政治课堂之后。1961年,《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说:“语文,归根结底是一种工具,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生产斗争的工具,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工具,一句话,是人们用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这篇文章所持的工具观对20世纪60年代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63年,教育部发布《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均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这就从官方角度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使语文教学的“思想性”达到空前的境界之后。1978年,中国开始走改革开放的道路,语文教育也由此得以“拨乱反正”。

2.工具说的发展脉络。叶圣陶最为系统和详细地阐释了语文学科的“工具说”。他在1942首次提出工具论:“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中的一项,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中的一种”。1955年,他又说:“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1963年叶老强调“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来说,是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的工具。”1978年叶老重申:“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1980年他又强调:“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叶老系统地阐释了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工具性理论系统而饱满。

吕叔湘也持工具说:“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

张志公进一步发展了语文工具说。他在1963年的《说工具》中指出:“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语文这个工具跟其他工具具有相同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

工具说正是在这些论述中诞生、发展和成熟。

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掌握了语文这种基础工具,对于学习其他各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普通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是基础学科,语文则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1988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同样规定,“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

可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语文学科的工具论成为指导中国语文教学的主要理论。

3.工具说的意义和局限。工具说将语文教学的“政治课”式转向“双基”教学的语言训练,更贴切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批判了不符合语文学科规律的错误指向,捍卫了语文学科的独立性。叶圣陶自己评价说:“语文工具观在语文教学发展的困难时期都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这是历史。”但是,工具说把落实“双基”作为语文课堂的唯一指向,把训练学生会运用语言和文字作为主要目的,忽视甚至无视文章篇章的写作艺术、忽视写作艺术的鉴赏和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存在局限。

(四) 强调人文性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指的是汉语文字中包含的民族文化,及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来发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技能和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

1.人文说产生的历史背景。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西方新思潮、新学说涌进国门,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不少学者认为应该摆脱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对语文工具论提出质疑和批判,一些学者认为,在工具论和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之下,本来应该灵活生动的语文课堂变成了纯工具化的“双基”训练,语文学科应有的道德熏陶、意志陶冶、审美培养等纷纷缺失。杨东平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20世纪末,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

2.人文说的发展脉络。1987年陈钟梁指出:“科学主义的思维方法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观察往往是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而人文主义的思维方法则是重视感知、灵感和综合。在语文教学中,前者强调语言因素,后者重视文学因素。”还提出:“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很可能是科学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由此引发语文教育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大讨论。许多专家学者公开发表文章,对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工具性、人文性等问题开展讨论。

1995年于漪的《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指出:“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性质,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要走出困境,提高质量,弘扬人文。”这次论争使语文的人文性逐渐被大家认识并认可。1996年,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是语文学科史的突破。

1997年,《北京文学》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主题展开了对语文教育的批评。王丽刊发了多篇文章,引发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第二次讨论高潮。大批从事语文研究的学者参与了讨论,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种种弊端、语文教科书内容陈旧落后、课堂教学方法呆板机械、题海战术甚嚣尘上、学生不堪重压等等,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过分强调语文教学工具论。有学者说:“是工具就没有思想,否则就不是工具;有思想就不是工具,否则就不是思想。工具论在研究方法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选择,是思维程序的错误。”一时之间,语文工具论成万恶之源。人文论应运而生。经过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探讨,人们认为语文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要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实践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作出如下界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两个如出一辙的表达说明语文新课程既尊重了语文教育的历史给工具说以应有的地位;另一方面,面对日渐成为文化教育主流意识的人文说又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这是官方对语文学科“人文主义”的明确肯定,更是语文教育理念的又一次飞跃,它的提出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在语文教育界的深化和发展,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再次明确:“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至此,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基本达成共识。

二、对语文学科性质观百年嬗变的思考

纵观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发展,人们对其认识是不断完善和趋于科学的,但其过程也不乏迂回曲折,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经历过惨痛的教训。语文性质观的百年嬗变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

(一) 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发展历程表明,每当时代发生改变、社会政治的需求发生改变时,执政者就会根据社会环境的状况和政治的需要进行语文学科性质的重新定位。然而,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母语教育是最为古老的教育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语文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但是,在社会变革中,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重的是对国家意识的反映,轻的是对语文教育规律的尊重。当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要摆脱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当社会发生变化、教育制度发生改变时、语文学科不可能不跟着发生改变。不过,当教育的改革不可避免时,完全忽视语文学科自身规律的做法也是十分不妥的。营造各学科稳定安宁的发展氛围,特别是起基础性作用的语文学科,全面提升其理论和实践,将有利于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素养,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生活的和谐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语文学科改革历史已经证明,忽视学科自身规律,“急功近利”,语文教育必定失败,寄托于其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定空谈。

(二) 语文学科性质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

学科具有怎样的性质,就会被赋予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科性质问题,既是基本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它是一门学科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该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它指导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侧重、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教学评价的倾向等方面,因而是学科研究的首要问题。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嬗变历史其实也是语文课堂不断变革的历史,有怎样的语文性质观就相对应的有怎样的语文课堂。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大则影响到整个语文教育的全局,小则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语文学科性质的指导,语文教学会陷入随意性、主观性的误区,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三) 把握好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学科教学目的辩证关系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着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确定”,这是客观决定主观的基本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目的受制于学科客观性质的本质。但是,语文学科嬗变的过程却清晰表明,主观选择的语文学科教学目的对学科性质有极大的反作用。20世纪初,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决定了当时语文学科以实用内容为主,进而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教学目的是无条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决定了当时语文学科以思想政治内容为主,进而决定了当时语文学科徒具语文外壳、充盈政治宣讲的性质。80年代教学目的是培养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人才,决定了当时以“双基”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而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90年代开始教学目的是培养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决定了要适应学生个体需求的教学内容,进而决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我们应该看到客观的学科性质对主观的教学目的的决定作用,也不能不重视主观的教学目的对客观的学科性质的能动作用,只有科学地把握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在阐述语文学科性质的时候才能更科学、更清晰、更全面。

(四) 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系是语文教学稳步发展的关键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文学科,二者紧密相关,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没有思维就无法体现人文,离开了语言与思维来谈人文性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由于长期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课改后对于人文性这个特点从上而下都表现得异常重视,甚至矫枉过正。新课改后语文公开课、教学研讨会以及各类文章无不充斥着人文性的论调,而工具性则大大削弱。语文教育研究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人文性泛化问题日益凸显。“从我国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的百年历史看,还没有哪个阶段的语文教育水平已经高到需要批评语文的工具性程度。[11]”对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过分强调实际上必然会降低语文教学的效率。应该明确,当前对语文学科教学的批评主要是针对唯工具论而言的,提倡人文性,并不意味着反对工具性。如果由对唯工具论的批评发展为对工具性的批评,甚至发展到唯人文论,就未免矫枉过正了。只有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使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自2002年以来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的偏差,如过度关注“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从而使得这些年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仍然层出不穷。

总之,语文独立设科百余年以来,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不管是学术层面的探讨,还是官方文件的界定,都经历了不断嬗变和发展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语文课程性质如何保持其本真而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今后应该持续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15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J].语文学习,1995,23-24.

[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8.

[4]陈必祥.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307.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24.

[6]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四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1.

[7]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11-19.

[8]杨东平.教育改革需要全民参与研讨[J].中国教育学刊,1988第六期,28.

[9]李海林.语文工具论的批评[J].语文学习:1996,6,33.

[10]曹光灿.语文学科性质与教学目的关系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第2期,23.

[11]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J].语文建设:2007,第七期,12.

猜你喜欢

思想性人文性工具性
找准“德性” 灌启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凸显思想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起承转合+思想性
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追求初三数学中考复习课引入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以《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复习》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