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传播对德化瓷雕工艺发展的影响
2015-11-28占成章
占成章
【摘 要】从东汉以来,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而在泉州德化的传播较晚,但佛教文化对德化瓷雕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不仅丰富了瓷雕创作的题材,而且对德化瓷雕艺人技艺的提升也起到相当大的帮助。
【关键词】佛教文化;传播;德化瓷雕工艺
中图分类号:B94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从东汉时期开始,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范围兴建了许多的庙宇,大量的佛教经典被翻译,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 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影响深远。
一、佛教在德化的传播
德化位于福建的中部,建县前疆域分属尤溪县、永泰县管辖。唐贞元年间(785-795年)析永泰县归义乡置归德场,场址设在今德化县城,隶属永泰县,初具德化县雏形。五代后唐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年)由永泰县析出归德场置德化县,后晋开运二年、闽天德三年(945年),德化县隶属闽国东都(今福州)。后汉乾祐二年、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尤溪县析常平、进城二乡归德化县辖,时属南唐清源军(今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和泉州。元属泉州路、泉宁府和泉州分省。明属福建布政使司泉州府。清初沿袭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划属福建布政使司永春直隶州。德化的行政隶属区域的管辖因朝代的变化而变化。造成了德化一些历史的记载材料的欠缺,如对佛教文化在德化的传播。
有据可查的德化最早的佛庙是位于九仙山主峰东麓的饮井庵,距今已有137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沙县高僧邹无比与其母和爱徒普惠,经云游四海后来到九仙山时兴建的最早佛教建筑,是邹无比等三人,在未建灵鹫岩前长期居住、生活、礼佛、诵经、授徒的场所,在九仙山,至今还完好保存着开山僧邹无比坐化前在山洞中雕刻的高2.7米、宽3.1米、周长8.90米,雕工精练,神态逼真的弥勒石刻造像,还有元代雕刻的戴冠观音石刻造像,在鼎盛时期,九仙山有一二十座的庙宇。
唐朝来泉州弘法的印度高僧智亮,侨寓开元寺,后移居德化戴云山。他长期在泉州弘法,能写汉诗,现存诗一首云:“戴云山顶白云齐,登顶方知世界低。异草奇花人不识,一池分作九条溪”。可以看出,自唐朝以来,佛教在德化的传播已相当的普遍。
二、德化陶瓷的发展
德化陶瓷生产的历史悠久,在历史上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开始生产和使用陶瓷,唐代德化制瓷业已开始发展,陶瓷艺人编著了陶瓷专著《陶业法》、绘制《梅岭图》,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陶瓷的专著,为陶瓷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撑。
宋元时代,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国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此时德化的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制和胎接成型的技术,到南宋时,瓷窑烧制技术进一步发展,鸡笼窑的出现使烧成火焰更易控制,、改变宋初以来所使用的还原烧成技术而进入到采用氧化烧成的新技术阶段。
明代,德化的制瓷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无论是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都远在宋元之上。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闻名世界,其釉色纯净,釉面晶莹剔透,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美不胜收,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有“象牙白”、“猪油白”之美称,西方则称之为“中国白”,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和“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特别是人物瓷塑,造型逼真、格调高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达到了德化窑古代工艺技术成就的高峰。
清代,德化窑开发了釉下青花、釉上五彩和色釉等品种,青花瓷器代替白釉瓷器成为德化窑生产的主流,并取代建白瓷占据主要地位。晚清以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和外来列强的侵略,我国城乡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德化瓷业走向衰落,但是少数民间艺人在艰难岁月中,仍坚持制瓷事业、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创作出来的作品获得很高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了新生,传统瓷雕重放异彩,建白瓷、高白瓷、瓷雕被誉为现代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目前,全县有陶瓷企业 11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成为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三大陶瓷产品生产基地,涌现出了一批著名陶瓷企业,也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陶瓷工艺大师,陶瓷产业成为德化的支柱产业。
三、佛教的传播对德化瓷雕工艺发展的影响
佛教文化的传播扩展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范畴,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内容,它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影响与贡献。那么从对德化传统瓷雕工艺的发展影响来看。
首先,佛教文化扩展了德化传统瓷雕工艺的创作题材。佛教通过佛、菩萨的艺术形象引起人们的敬畏心理,从而达到感化人心的目的。因此上至宫廷下至民间,不管是教徒供养敬奉之需,还是庙宇殿堂庄严之用,佛教雕像的需求数量很大。同时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佛教艺术迅速与中国本土的艺术相结合,朝着地方化、多样化的方向演变。总体来说,佛教文化的传播丰富了雕塑的题材制作,其内容和形式,都是包罗万象。就拿观音菩萨来说,观音是佛教的主要菩萨之一,历来被塑造成大慈大悲,法力无边,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女神,视为真善美的理想化身,受到广泛的喜爱和供奉。观音既是众多寺庙庵堂不可或缺的菩萨,也是中国工艺美术中深受欢迎的优秀传统题材。
从史料及出土的文物记载,宋代的德化窑就有瓷观音制作。元代,以瓷观音为主的德化瓷雕佛像已很流行。这一时期的瓷观音大多仿效寺庙造像,以庄严肃穆的坐像造型为多。明代时期的瓷观音,不仅在烧制技艺上取得丰富的经验,而且在艺术上登上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奠定自己的艺术风格。明代何朝宗大师充分利用创作手法与材质相结合,创作出多种多样不同姿态的坐、立式观音形象,成为艺人争先效仿的作品,使明代的德化瓷观音制作进入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高超境界,成为垂范后世的丰碑。清代以后,德化瓷观音基本继承何朝宗的艺术风格,不同时期在传承与发展之中,款式增多,造型变化,出现了戴冠、散发、璎珞、飘带、提篮、持花、立鱼、骑兽等各式各样新造型。许多观音瓷像还增添附属装饰品和配置景物使作品达到一种工巧华丽和动静呼应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新的生活气息。到现在,德化瓷雕观音的造型多达几百种。德化瓷雕艺人常常根据自己对这题材立意处理和艺术剪裁的不同,往往造成多所变化,姿态神情各异,衣纹装饰别致,规格太小不一,而产生出千姿百态,各臻其美的美术效果。在德化,造型及生产数量较多的佛教瓷雕有如来菩萨,弥勒,达摩,罗汉,飞天等。
其次,佛教文化影响德化瓷雕艺人的技艺。德化瓷雕能在中国陶瓷乃至世界陶瓷界立于一席之地,其一要归功于德化瓷雕技艺的传承。事实上,佛教文化的传播对德化艺人技艺的提升与传承起到很大的帮助。瓷雕作品的优劣与作者的创作态度有很大的联系。古代人们遭受各种困苦,因而产生了对于神的信赖,想借宗教的虚幻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因此,对佛、菩萨寄以虔诚的希望,从中使自己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与满足。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德化的一些民间雕塑匠师,具有相似的思想意识,因而在创作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们充分把握刻划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由表及里,展示细腻生动的神情风韵。人间的善良人物形象,塑造出佛和菩萨,希望他们真能普渡众生,解除眼前疾苦。因此当他们创作时,以虔诚的心态,细致认真,以满腔的激情和愿望,创作出一件件优秀的作品。尤其是明代瓷雕大师何朝宗总结前人的制作工艺和烧成经验,综合石刻、木雕、泥塑的技法特点,融其他优秀艺术技巧于一炉。采取捏、塑、雕、刻、刮、削、接、贴的工艺手法,选择洁白莹润的优质瓷土原料。充分利用瓷土的可塑性,对作品的脸部神态、五官表情、头发手足、衣巾纹褶、景物配饰逐一精雕细刻,一改前代作风,形成独具一帜的瓷雕风格典范。佛教文化的普度众生,与世无争平和的思想仍影响着现当代的艺人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在何朝宗的作品中最为代表性的当数观音瓷像,观音像的脸,丰腴、慈祥,以深浅的线条来表现衣褶、纹理,以严谨的做工表现出形神兼备艺术风格。
总之,佛教文化的传播仍然在继续着,德化瓷雕艺术的发展不仅在过去受其影响,在现在与未来仍然会受其影响,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编委会[D].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2002,8.
[2]德化县文物志编纂委员会[J].德化县文物志,1996,6.
[3]德化县志编纂委员会.德化县志[M].新华出版社,1992.
[4]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陶瓷志[M].方志出版社,2007.
[5]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背景文物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