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衰合并低血压32例※
2015-11-28邓子卡林家坤王莉莉
邓子卡林家坤王莉莉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萍乡337000)
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衰合并低血压32例※
邓子卡林家坤王莉莉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萍乡337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低血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总有效率、六分钟步行试验及中医症候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加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心衰合并低血压疗效较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好。
心衰;低血压;温阳益气活血法;气虚血瘀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当今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1]。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心衰的一个亚型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惑,这种亚型就是心衰合并低血压,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低血压可以造成心脏自身供血不足,进而加重心衰;另一方面在于出现低血压后会明显影响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的使用,而这些药物又是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物。目前西医方面缺乏一种既能升高血压又能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因此这类亚型在临床上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笔者采用温阳益气法治疗该亚型的心衰获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两组64例均为我院2013年7月1日后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治疗组32例,脱落2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1岁;其中冠心病21例,高心病4例,心肌病5例;心功能Ⅱ级17例,Ⅲ级13例。对照组32例,脱落2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4.3岁;其中冠心病20例,高心病4例,心肌病6例;心功能Ⅱ级16例,Ⅲ级14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心衰诊断标准采用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NYHA分级法;低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90 mmHg和/或舒张压<60 mmHg。中医诊断标准:心衰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所确定的《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3 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2)癌症、妊娠或哺乳妇女。(3)有严重的心、肝、肾、脑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或法律上的残疾者。(4)年龄在15周岁以下或85周岁以上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服用地高辛、利尿剂、扩血管药、ACEI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地高辛0.125~0.25 mg,qd;酒石酸美托洛尔12.5~25 mg,bid;呋塞米20 mg,qd~bid;螺内酯20 mg,qd~bid;依那普利5~20 mg,bid;同时治疗原发病。
1.4.2 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的中药治疗。制附片9 g,红参18 g,黄芪18 g,党参18 g,瓜蒌12 g,薤白15 g,桂枝9 g,川芎9 g,丹参15 g,白芍12 g,炙甘草6 g。煎服方法:上方加水煮沸40分钟,取汁后加清水再次煮沸40分钟,两遍药汁合并后煮沸,每日两次,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5 疗效观察
1.5.1 观察方法(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2)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监测、六分钟步行试验。
1.5.2 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定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对比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组间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以0.05作为检验水准);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1.5.3 疗效标准①西医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功能恢复到I级,六分钟步行距离达到四级,血压维持在90/60 mmHg~140/90 mmHg之间;有效:心功能改善一级以上,达到Ⅱ~Ⅲ级,未达到I级,六分钟步行距离达到三级,血压维持在90/60 mmHg~120/70 mmHg之间;无效:治疗前后心功能为同级,六分钟步行距离达到一至二级,血压低于90/60 mmHg;加重:心功能恶化或死亡。②中医症候积分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指数进行判定,疗效指数(n)=(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显效:n≥70%,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有效:n≥30%,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n<30%,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在升高血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对比(x±s,mmHg)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变化对比(x±s,mmHg)
2.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对比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对比(x±s,M)
2.4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月及治疗3个月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对比(x±s)
2.5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83.33%,2组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中医文献中无“心衰”病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本病涉及“胸痹”“心悸”“喘证”“饮证”“水肿”等病症范畴,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心衰的中医基本症候可以用气虚血瘀统驭[3]。笔者总结心衰合并低血压的主要病因病机即为气虚血瘀。而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主血脉,心主血,血行脉中,心与脉密切相连,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心阳(气)的作用来实现的。若心阳(气)旺盛,血脉充盈,若心阳(气)不足,气虚血瘀。方中红参、黄芪大补心气,补气助行,附子温补心阳,为回阳救逆之要药,桂枝温心阳,复阳通脉,川芎、丹参活血祛瘀。现代药理学研究:红参中所含的人参皂甙可抑制心肌细胞膜的Na+-K+-ATP酶达45%,极大提高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4];黄芪具有增强心输出量的作用[5],附子含有乌头碱,有较强正性肌力作用[6];丹参、川芎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减轻肺淤血,增强心输出量[7]。笔者立足于气虚血瘀病机,从温阳益气活血这一关键环节着手,以达到温振心阳(气),活血化瘀之功效,从而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并保持血压的稳定,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2014,42(2):98-122.
[2]郑筱萸.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3]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中国中西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医杂志,2014,55(14):1258-1260.
[4]叶雷,赵立琳.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2(10):1287-1288.
[5]李阳革.黄芪对心血管保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4(7):149-150.
[6]徐红兵.略述附子的临床药理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107-108.
[7]彭筱平,赵彬.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48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2):14-16.
Wenyang Yiqi Decoc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omplicated by Hypotension for 32 Cases
DENGZika,LINJiakun,WANGLili
(Vasculocardiology Deparment,Pingx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Province,Pingxiang337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medicine on the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omplicated by hypotension.Methods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0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30 patients of the therap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Wenyang Yiqi decoction.R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improvment of hypotension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 clinical efficacy,six-minute walking test and TCM syndrome integral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Wenyang Yiq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o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had good clinical efficacy.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hypotension;Wenyang Yiqi decoction;blood stasis due to qi deficiency
10.3969/j.issn.1672-2779.2015.10.006
1672-2779(2015)-10-0011-02
:苏玲本文校对:李红
2015-04-24)
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No:2013A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