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的湖州实践
2015-11-28徐海圣
王 磊,徐海圣
(1.浙江大学 a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b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2.湖州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 湖州 313000)
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的湖州实践
王 磊1a,2,徐海圣1b*
(1.浙江大学 a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b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2.湖州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 湖州 313000)
湖州市开展以浙江大学为首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创新,进一步突破原有农技推广体系机制瓶颈,着力解决农技科技资源分散和难整合、农业科技成果与需求脱节和难落地、农技推广 “最后一公里”和难到位等问题,为完善和创新农技研发与推广体制提供经验。
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政产学研合作;农科教结合
在过去几十年里,传统的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推广体系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如人员队伍结构老化、机构职能弱化等,难以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经营形式的深刻变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信息支撑,切实解决长期二元结构导致的农科教、产学研分离的要素配置不合理,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低、支撑弱的问题,湖州市以浙江大学为首的高校、科研院所整合了政产学研四方力量,创新性地构建了 “1+ 1+N”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技研发与推广新型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出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农技推广的内在动力,加快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对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创新结构
湖州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构建起了政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 “三维”结构的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 (图1)。
1.1 “1+1+N”农技研发和推广核心模式
图1 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 “三维”结构
围绕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以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主导,以农技推广联盟为核心单元,以项目为载体,以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要工作平台,形成了1个首席专家团队+1个本地专家团队+若干个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即 “1+1+N”的农科教、政产学研一体化新型农技研发和推广核心模式。首席专家团队拥有大量的创新性成果,是农技研发到应用推广的科研前端;本地专家团队是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之间连接的通道;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对现代农业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存在着迫切的需求,在带动周边农民创业增收上发挥着巨大的辐射作用,是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转化终端。
1.2 政产学研合作的农技推广产业联盟
为了更好地结合政产学研四方力量,在高校、科研院所与现代农业生产主体之间建立技术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湖州市在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验中,成立了由高校与地方政府合署的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领导小组,组建联盟理事会;围绕湖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培育计划,成立了市级10大主导产业联盟、县区分联盟。产业联盟的成立为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经营主体转化奠定了推广活动组织基础(图2)。
图2 湖州市农技推广的组织结构
1.3 配套体系
为充分激发政产学研各方参与农技推广的内在动力,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共建立了3个配套体系,来支撑整个体系的高效运转。新型平台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前沿研究和区域特色主导产业重大专项为重点的研究试验展示平台;健全以市校合作项目为支撑的技术转化推广平台;完善 “两区”为载体,以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基础的实践运用平台。新型服务体系。建立集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转化运用再创新于一体的专家服务团队;健全集信息传导与反馈、推广辅导与服务创新于一体的推广服务团队;完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 “企业+农户”为主要模式的集示范、推广、应用于一体的经营主体或联合体辐射团队。新型人才培育体系。形成 “农技推广专业硕士教育+高职、本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训式教育”相结合的 “四位一体”人才梯度培养结构;健全 “全日制高等教育+远程教育+在职研修+短期培训”相结合的 “四位一体”分类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高校院所专家+农民学院教师+本地农技人员+创业成功人士”相结合的 “四位一体”师资队伍。
2 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实践成效
以 “1+1+N”为核心模式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在发展完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湖州市所有县 (区)已全面推开,其核心推广团队——产业联盟的队伍不断壮大、专家队伍持续优化、服务主体纵深拓展。目前,湖州市共有10个市级主导产业联盟、52个县 (区)级产业联盟,选配高校、科研院所专家103名,市、县(区)、乡 (镇)农技人员206名,服务生产经营主体达到1 050家。
2.1 促进科技资源向生产主体集聚,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2.1.1 以推广 “三新”为抓手,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院所大量的创新性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从前端技术研发到技术推广应用的生态链,而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恰好解决了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之间无法无缝对接的问题。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在引进新品种、转化新技术、推广新模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加快农业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推广引进新品种506个、新技术和新模式270项,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2.1.2 以项目实施为纽带,推动农技资源高效整合
以项目实施为纽带的资源整合机制,使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的科研成果转化更具操作性。农业企业参与推广转化的主体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在新型体系下开展农业科技的试验、转化、推广项目的合作,开展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促进了财政投入、农口部门资源、企业主体和高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了政产学研的多赢,服务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从2010年开始,已累计实施和申报200余项省部级、市级及其他科技项目,有力促进了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2.1.3 以覆盖园区为手段,提高现代农业产出率
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应用、健全推广服务、推动主体创新,加快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 “两区”建设,实现了农业园区建到哪里,联盟就覆盖到哪里的推广格局。新型农推体系凭借其 “1+1+N”产业联盟对 “两区”的广泛覆盖,加上政策和服务等资源在这个平台中的集中投放,加快了农业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运用,促进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主导产业的集聚高效发展。至2013年底,湖州市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农业特色精品园已分别累计达到26个、5个、25个和49个,在全省占比均超过10%。
2.2 健全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技服务供给方式转型
2.2.1 以深化基层农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推动供给方式向准公共性转型
为健全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的基层基础,湖州市全力打造了53个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其中省级示范性服务中心16个,一般性服务中心37个。在履行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基层农业服务中心根据生产主体需要提供各类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农资供应、电子商务等经营性服务,实现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结合。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陆续向湖州市各基层农业服务中心派驻符合本乡镇农业需求的产业联盟专家,目前全市有专家进驻的服务中心41个,进驻专家总数达284人,其中高校、科研院所专家69人,本地农技专家215人。
2.2.2 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为着力点,探索建立区域性农技推广中心
湖州市在产业发展区域性特色明显或者区域性优势突出的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区域性农技推广中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2013年建设了大虹桥粮油、菱湖和孚渔业、南太湖河蟹等3个区域性专业服务中心,并探索实行人、财、物、事由县 (区)级农业部门垂直管理和指导的新模式,不断增强农技推广服务在特定区域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3 以农业技术入股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市场化推广利益综合体
以农技人员技术入股为手段,创新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促进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更加紧密地服务推广对象,更加有效地激发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和农业企业的积极性,探索农技服务市场化。农技人员以发明、专利、著作权、法律认可的技术成果财产权等通过作价,入股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技术成果持有人按照股份比例参与分红,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至2013年底,全市已有5个产业联盟,以农业技术入股的形式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了健全技术入股的制度保障,湖州市出台了 《湖州市鼓励推行农业技术入股实施办法》(湖政办发 [2013]163号)。
2.3 促进科技推广与人才培养结合,大力推进新型农民培育
2.3.1 政产学研共建人才培育平台,提升农村人才科技素质
作为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的人才孵化器,湖州农民学院建立起了一支 “省市校乡四位一体”的专家教师队伍,选聘高校院所首席专家50人、市级农技专家22人、电大专业教师50人、乡镇农技人员30人,在农民大学生培养、特色教材编写、新专业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目前,农民学院已经培育了具有大专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大学生600余名。
2.3.2 完善农技推广人才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农民培育提质增效
“农技推广专业硕士教育 (浙江大学) +高职、本科教育 (湖州农民学院) +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农业技术学校) +普训式教育 (农民创业大讲堂)”相结合的 “四位一体”人才梯度培育体系,为湖州市的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提供了全方位的人才支撑服务。目前培育的专科层次农民大学生在籍总数已达到2 108人,探索招收23名专科毕业生参加涉农方向的本科学习;与浙江大学合作培养农技推广硕士,目前已入学74人;与本地农业中职学校已合作招收85名中高职一体化学员。
2.3.3 深化农村人才培育改革,创新职业农民培养路径
探索建立以生态循环型家庭农场主培育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依托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根据家庭农场的特点,以湖州农民学院为主要教学平台,着力培育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家庭农场主,使之成为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目前正在积极制定 《湖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湖州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等具有湖州特色的培育政策,力争在2014年完成2 000名职业农民的培育认定。
[1] 陈志兴.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构架及其对策研究 [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3):17-18.
[2] 许越先,许世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4):68-71.
[3] 陶官军,樊伟芳,马妍.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模式初探 [J].浙江农业学报,2006,18(1):46-50.
[4] 潘毅.探索独具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 [J].中国高校科技,2013(3):10-12,15.
[5] 翟雪凌,范秀荣.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体制存在弊端及改革思路 [J].农业科技管理,2000(6):17-20.
[6] 张锡金,刘涛,齐世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J].山东农业科学,2007(1):125-128.
[7] 蒋文龙.“湖州号”农技推广 “动车”启程 [N].农民日报,2012-05-19(1).
(责任编辑:张才德)
F 320
A
0528-9017(2015)04-0538-0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430
2015-01-2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2013BAD20B02)
王 磊(1982-),男,硕士,主要从事“三农”工作。E-mail:wangleitom@aliyun.com。
徐海圣,副教授。E-mail:hsxu@zju.edu.cn。
文献著录格式:王磊,徐海圣.新型农技研发与推广体系的湖州实践 [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4):538-54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