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向“微商”创客转型
2015-11-28王雅菡
王雅菡
海尔:向“微商”创客转型
王雅菡
未来,海尔将向社会开放海尔的资源,为创客们提供的将是海尔品牌的创业平台
提起“微商”,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在朋友圈刷屏卖面膜。作为时下火热的销售渠道,“微商热”已经蔓延到了家电业。7月1日,海尔正式对外公布了微店计划,称“海尔可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微商集团’”。同时,小微公司开始成为海尔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大微商集团?
“海尔可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微商集团’。”7月1日,海尔在其官方公众号中发出这样一句话。与此同时,这位家电“老大哥”正式对外公布了微店计划,称将招募至少3万名创客,到海尔微店平台创业。
海尔方面称,公司要“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传统时代需要19年才能完成的事业”。在过去的19年时间里,海尔一共建立起32000家专卖店,支撑着2007亿元的年销售额。而目前,海尔要在移动端建立起另一套“专卖店”体系,即微店体系。通过吸引个体创客,成为其全新的销售渠道。
据了解,海尔的微店平台于7月2日晚上正式启用,首次上架的是一款手持洗衣机,价格为0元。目前普通用户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之后就有资格申请成为海尔微店创客。而微店分销者能获得的权益则包括:一键开店、微店资格认证、比线下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至少2%的销售佣金。
“内部员工开店更简单,输入工号就可以了,我的店在前两天就已经开了。”海尔员工李超(化名)表示,“在微店上下单付款后,附近的海尔专卖店就会把商品送货上门,现在全部线下专卖店都要被统一调配。”
不过当笔者询问李超是否已经卖出商品,他表示最近比较忙,就在朋友圈发了几次消息,并没有大肆宣传,所以他的店暂时还没有“开张”。
海尔方面表示,并不把微店仅仅看作是销售渠道,希望通过微店进行社会化传播,实现全社会用户圈的覆盖。海尔现在的目标是建立用户圈,通过和用户圈的交互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微店是建立用户圈交互的其中一种形式。
“海尔不需要用低价来换取‘一次性购买’的顾客,我们更需要能够多频次、零距离交流的用户。微店建立的核心,就是和用户零距离交互,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来实现海尔和用户之间的强黏度关系,由交互体现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价格。”海尔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尔水盒子小微的小微主邹浩说,是海尔的开放平台帮助他完成了蜕变
热闹的“朋友圈”
不只是海尔,随着微商的越发火热,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希望通过熟人生意重构电商和O2O业务。苏宁过半数员工已经成为微商,国美上万员工开微店,美的推出“美的合伙人”平台。目前,苏宁与国美做微店基本暂定位为内部员工。
为鼓励员工开店,苏宁开出了最高提成4%的奖励,2月13日~3月5日带来50个买家的前200名苏宁微店店主将得到300元~10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
而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也曾表示,今年国美全渠道战略升级为“全零售战略”,并多次强调两年后“再造国美”。微店就是全零售战略链条中,国美颇为重视的一环。开发微店,主要为促进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利用大数据工厂进行精准营销。
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也正在内部掀起一场“全员开店”计划,这项名为“贝壳山”的项目,目前正在招募企业内外的分销人员,参与富士康数码产品的微信分销。
“现在海尔的线下渠道已经完成了对城市和农村的覆盖,城市方面以专卖店和国美苏宁为主,农村则是日日顺,微店渠道只是对其线上销售渠道的一个补充。这只是一种尝试,至于效果,则至少到今年年底才能看到。但利用微店成本很小,何乐而不为呢?”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表示。
转型途中
截至去年10月,海尔集团已拥有169家自负盈亏的小微公司,这类公司在不断涌现的同时,也会因为各种其他原因歇业或兼并。海尔内部结构进行着一场新演变,此前海尔电器战略部部长黄雯瑶表示,在这场演变中,“小微公司成为基本单元”。未来海尔将仅有3种层级:平台主、小微主、小微成员。
“我们的预期是让海尔创客平台更加开放、便捷,我们将产品的线上售卖渠道权开放给遍布全球的创业者们。”上述负责人表示。
在2014年年底,海尔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亲笔写下了《致创客的一封信》,很快成为海尔员工论坛最火的帖子。这封信也可以理解为是海尔创客机制的开端。
张瑞敏称,海尔将向社会开放海尔的资源,为创客们提供的将是海尔品牌的创业平台。“在表层意义上,海尔向社会开放U+智慧生活的APP,每一个创客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延伸开发产品。在深层意义上,海尔向社会开放供应链资源,每一个供应商和用户都可以参与海尔全流程用户体验的价值创造。在本质意义上,海尔向社会开放机制创新的土壤,搭建机会均等结果公平的游戏规则,呼唤利益攸关各方共建共享共赢。”
“海尔是传统企业中转型力度最大的企业之一,不仅是产品在转型,企业组织结构也在转型。”刘步尘分析道,“海尔未来不一定还是一个家电企业,它现在正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平台,未来可能会变成一个投资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