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项举措破瓶颈 做好节水大文章
——乌兰察布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工作纪实

2015-11-28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机电井乌兰察布项目区

多项举措破瓶颈 做好节水大文章
——乌兰察布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工作纪实

乌兰察布市农发办主任赵光在项目区视察秋季废旧地膜回收工作

乌兰察布市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自治区平均水平的1/3,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农牧业生产主要依靠地下水,地下水又长期处于超采状态,井越打越深,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水资源成为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也是致命的短板。为了打破发展瓶颈,下决心把农牧业生产用水所占比重从78%最大限度降下来,乌兰察布市农业综合开发办进一步明确发展理念,始终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重中之重,采取多项措施推进落实,示范推广利用地表水发展膜下滴灌。在农发项目区示范带动下,全市发展节水农业正在成为新常态。

明确开发目标,坚持把水利建设放在第一位,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乌兰察布市农发办从2012年开始提出,所有新申报的土地治理项目区都必须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并作为治理的硬措施、考核的硬指标。每年集中大量资金用于老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加大对未开采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新打机电井的数量和深度,全面推广节水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市县两级农发办将发展节水农业作为打破瓶颈制约的突破口,上下联动做好总体和专项规划,借助实施 “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使发展节水农业成为项目区群众的自觉行动。经过持续推进,目前农业开发项目区已发展膜下滴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3.5万亩,占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的36%,每年可节约水资源14000万立方米。过去,多数农田灌溉通常是“海浇漫灌”,现在,农业开发项目区正由传统的“浇地”向“浇作物”转变,省工节本,深受群众欢迎。农业开发项目区在农田水利建设上起到领军作用,每年以25万亩的建设规模稳步有序推进。结合实际创新,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新技术,节水灌溉走在自治区前列。从2012年开始,乌兰察布市启动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为了实现节水与增粮双重目标,乌兰察布市农发办提出,节水增粮项目全部采用目前最节水的灌溉模式——膜下滴灌,这是全市农业开发史上第一次大搞膜下滴灌。经过一年多实践,从2013年起,全市所有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采用膜下滴灌。实施初期,市农发办就提出,在完成62万亩建设任务后,实施的项目区内机电井减少1/3,节约水资源1/2以上,每年节约水资源1.2亿立方米,是友谊水库水量的2倍,等于新建10个泉玉林水库。实施中,市和旗县共同组织力量进行规划设计,全面配套膜下滴灌设施,充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单井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00亩左右提高到现在的200至300亩,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50%至60%;平均省肥20%至40%,减轻了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节省农药用量10%以上,杀虫效果好;使一般农作物增产20%至40%,低产田可增产50%以上。针对地埋管道冬季维护难度大的问题,经过多次对比试验,将容易损坏的PVC管材更换为拉伸性能更好、抗冻能力更强的PE 管材,取得理想效果。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膜下滴灌种植

创新管理机制,推行智能取水,项目区机电井设备实现远程控制。为了加强项目区机电井统一管理,乌兰察布市农发办在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镇、丰镇市黑土台镇、商都县小海子镇等地开展试点,利用整合资金搭建信息化平台,对机电设备实施电脑操作远程控制,全面推行刷卡取水的智能化管理模式。据调查,在察右前旗大哈拉行政村项目区,每度电由过去的0.6元钱降到0.3元钱;水泉项目区每小时浇地费用由过去的8元钱降到3元钱,降低了灌溉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深受老百姓欢迎。试点乡镇的经验做法得到自治区农发办的肯定,目前正在全市推广。市农发办还将发展节水农业作为对旗县农发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建立发展节水农业的长效机制。

胸怀光荣与梦想,肩负使命与担当。乌兰察布市农发办以新的理念和优质工程奠定富民基础,用现代农业拓展农牧民致富空间,使项目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凸显,赢得项目区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受到自治区农发办的高度评价。放眼乌兰察布大地,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示范带动下,一场引领传统农业革命的现代农牧业正势如破竹地向前推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井房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田防护林

猜你喜欢

机电井乌兰察布项目区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新疆克州阿图什机电井年度地下水开采量计算分析
中钢黄金珠宝考察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之夜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全省已建成机电井数量
2016年乌兰察布市一次罕见寒潮天气分析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机电井数量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