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还是击掌,WTF说了算
2015-11-28阿饼sunpie
文_阿饼sunpie
祈福还是击掌,WTF说了算
文_阿饼sunpie
在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发生后,很多人竟然出乎意料地特别关注一件小事—究竟那个两只手的表情符号是表示击掌庆祝,还是祈祷?
这儿有个非官方答案,来自一个叫 WTF的民间组织。
这个表情符号,原本设计意思为“give me five(击掌打招呼或庆祝)”,在经历了之前的尼泊尔地震后,已经彻底被解释为“祈祷”,并且特别用了尼泊尔语“Namaskar(合十礼)”来解释该词。
所以,在天津爆炸事件后,用这个符号来表达祈福之意是没有一点儿问题的。但是,在灾难性大事件发生时,这个符号的含义很重要吗?
这个今年一再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的emoji,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争论?
WTF又是什么?
让我们先从emoji的历史说起。
emoji是什么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当今世上大约有6900种自然语言,而大约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50年后,世界上可能只剩下6种语言:汉语、西班牙语、北印度语、孟加拉语、阿拉伯语和英语。
在1 9世纪5 0年代,麦维尔·贝尔发明了一套以符号标记发音的系统,希望能够成为国际通用的“可视语言”;其子格拉汉·贝尔青出于蓝,发明了电话。毫无疑问,emoji作为一种视觉传达的表情符号,犹如一场“快乐的小瘟疫”,已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贝尔老爹的理想。
这门语言包含了3 0 0个12×12像素的字符表情,由日本人栗田穣崇发明。自从2011年苹果公司发布的iOS输入法中加入了emoji及Instagram允许其作为独立标签后,这种表情符号就开始了一场跨越地域和人种的语言革命。
作为视觉主导的图片分享社区,Instagram从一开始就支持在评论和文字说明中使用 emoji。如今用户可以用单独的emoji作为标签,这意味着在Instagram 工程师的眼中,emoji离成为一种真正的语言又近了一步。
实时统计T w i t t e r使用e m o j i表情数量的数据网站Emojitracker声称:“在Twitter上,人们平均每秒发出250至350条带有emoji表情符号的消息。”
苹果公司将为其操作系统的emoji键盘增加300个新图标,使其在种族、性取向等方面更加多元化。
WTF又是什么呢
不过,藏在emoji图案背后的,是一个改变你交流方式的“阴谋”组织—emoji辞典即World Translation Foundation(简称 WTF)。
这个网站类似于维基百科,是一个开放、对等、共享及全球运作的平台。无论是代表不同种族的肤色表情、同性恋表情,还是根据你“最近使用”的30个表情来算命,任何人都可以来诠释、定义及补充一个或一组 emoji 表情的含义。普通大众的智慧将会成为这场语言“阴谋”(或革命)最有力的推手。
在emoji辞典的网站页面上,随意点击一个表情就可以进入该表情的含义诠释页面。
Emoji作为一门新的图像语言,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优势的悖论。例如它数量有限,却可无限理解;虚拟化,却又是客观数据化。比如一个涂指甲油的表情,便可理解为“关我屁事—我宁愿刷个指甲也不想理这事好吗”。
WTF 想做的,无非是让人类重返象形文字时代,用字符集来一统世界语言和文字的“霸权”。
势头很猛的emoji
2009年,众筹网站Kickstarter的数据工程师Fred Benenson主持将《白鲸记》用emoji翻译了出来,取名为Emoji Dick。书中大约有1万个句子,超过800人在这部作品上花了3795980秒的时间。
2015年1月18日,一位布鲁克林的少年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张枪的照片,随即又补上了一个警察和三把枪的emoji,然后就沦落到了被警察逮捕的下场,罪名是涉嫌恐怖主义威胁。之前在对美国著名毒品交易网站Silk Road的审判中,emoji也被当作重要的证据,除了当堂读出证据之外,辩方律师还要求陪审团阅读聊天记录,以便理解表情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含义。
2015年1月,英国《卫报》在Twitter上开通了@emojibama的账号,将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的国情咨文翻译成了emoji混合英文的版本。《卫报》对于这个典型英式冷幽默的解释是:“奥巴马向国会强调‘这一年,要找到我们达成共识的领域’,如果世界上还有一件事是我们都能统一意见的,也就只有emoji了。”
还出现了“奇葩”的emoji算命网站,根据你“最近使用”一栏中的30个表情,网站就可以分析出你的个性以及生活里的困扰。
整体看来,21世纪是表情语言成长的鼎盛期。虽说emoji目前只有300个“单词”,还被语言学家诟病其缺乏严格的语法以至于无法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但运用现有的表情资源,再配合创意创造新含义,emoji语言已成为潮流所趋。
所以,用emoji造句、聊天45分钟、策展、客串MV,就都不算什么了。
那么,当emoji和WTF称霸全球了,人类“相对无言”,会发生什么?
W T F的创始人之一Niki Selken曾参加一个叫作“Captivated by HER(为她着迷)”的短期神秘组织。这个“她”,指的是一部讲述人类与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1谈恋爱的电影《她》。
该组织便是由这部电影出发,由微软、VICE、Smart Design及华纳兄弟赞助,召集了美国最有想法的一群年轻人,以两周时间密集地“头脑风暴”一个问题: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情绪互动以及未来关系。
这群年轻人讨论之后认为,未来,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在手上涂抹一种胶质实现远程握手、拥抱及更多肢体接触体验;而人类与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之间不只可以发生性行为,还会出现数码宝宝、组建虚拟家庭等。
有些人预测,未来世界会是语言的乌托邦,人们会以更直接的方式来沟通。道格拉斯·亚当斯早在《银河搭车指南》(1979年)中就构想过有种“巴别鱼”,会像水蛭一样吸食人的脑波,再排泄到别人的心灵,让语言不通的人也能自由沟通。
用一部已全球化的表情辞典来传递信息,只是我们迈向未来虚拟世界的小小一步。而那个把世界市场作为销售对象的宜家家居,它们的产品说明书里就没有文字,只有简单易懂的数字和图画。这些年来,他们就这样一言不发地把商品卖出去了。一般欧洲国家的产品说明书,通常会用到5-13种语言。
愿我们能平平安安,活到世界安静无瑕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