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为什么要创业创新?

2015-11-27卫汉青

中关村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万众中关村北京

卫汉青

近两年,有一股潮流正在中国的大地上涌动,这就是发韧于中关村、深圳等地,又经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大力倡导,而后逐渐兴起、波及全国、影响世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本期“封面故事”《“双创”热火动京城》一组文章,记述的就是这一热潮中的几朵浪花。2015年10月19日,以“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北京拉开帷幕。“双创周”主会场设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8个分会场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成都、武汉、沈阳等多个城市。在北京,以中关村创业大街、亦庄开发区作为“双创周”北京分会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展现了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风采。李克强总理在活动周启动仪式上,罕见打破既定议程即席讲话,上来为创业创新者“站台”。

我们为什么要创业创新?为什么朝野上下不遗余力地推动这项事业?答案其实很简单:发展的需要。

“科技”版《中关村率先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中关村指数2015”发布》一文,介绍了北京社会科学院等部门从创新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6个维度构成指标体系,从多个方面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这些关于中关村创业创新的翔实数据,或许可以解答为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频频提到中关村,为什么全世界如此关注和看重中关村。就是因为中关村已经率先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发挥着示范性的重要作用;就是因为中关村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就是因为中关村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角色,成为推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经济”版《王雪红:溯风而上的台湾“铁娘子”》一文,娓娓讲述了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女儿王雪红,远离父亲本有的阔绰财富背景,白手起家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产业王国,踩准科技大潮中产品迭代鼓点,因势利导锻造了驰名中外的商业品牌的故事。“科技”版《薛群:整合全球资源做肿瘤创新药》、《陈重建:用基因来开启人类生育密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还原科研以自由与简单》、《逐梦碧水蓝天》、《创业者的新理想:独角兽》等文章,记述的则是中关村几位创业创新人物,在不同领域开拓奋进、取得蔚然成果的事迹。“教育”版《董明珠:中国制造的代言人》、《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记中国生物课改第一人特级教师王春易》、《张国庆:创业犹如马拉松》等文章,也从几个侧面记录了中关村内外创业创新者的深深足迹。不错,董明珠这位铁娘子,从事的是中国制造。但这位“中国制造的代言人”,在互联网非常盛行的时代,她能坚持20多年做好格力,把一个小厂带到了今天的世界500强,在产品的研发提高上,在企业的管理和营销术上,谁能算得清她和她的团队付出了多少创业创新的心血与汗水?

“文化”版《孟繁禧的翰墨人生》,看似是一位书法家的奋斗传奇,但也不乏创业创新的墨迹。孟先生如果不是在从事卷烟厂搬运工的同时,发疯般地苦练书法,也不会跨界进入文艺行业;他如果不是拜学康雍等大师,博采众长,更不会在欧体楷书艺术上达到国内顶尖的境界。《郭文松:为中关村创新人物添彩》,说的是海淀美协副主席郭文松先生,历时近3年,潜心创作为中关村52位创新人物画群像的故事。这些浓墨重彩的工笔画,耗费了郭文松先生的近千个昼夜。但他说:“作为艺术家,我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一段传奇而美妙的经历而自豪。” 的确,为柳传志、李彦宏、雷军等中关村创新人物添彩、喝彩,应该成为所有艺术家甚至全社会的共识,因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业创新的英雄。

我们为什么要创业创新?还是请看看这些记述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创业创新文章吧!

猜你喜欢

万众中关村北京
万众期待
万众抗疫颂
北京的河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万众归心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