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手的江湖
2015-11-27张兴军
张兴军
马云变成了首富之后,和他相关的段子如雨后春笋。
有一个是关于财富的。说妻子问丈夫,如果马云给你一亿让你吃一坨屎,你愿不愿意?丈夫淡然一笑,答:“媳妇,不是跟你吹,我能把马云吃破产了。”
另一个还是关于财富(说马云不提钱感觉还是蛮怪的)。假设你每天中500万,需要用30000天,也就是80多年才能追上马云的财富。前提,还得是马云的财富没有增长。所以,抬起你刮彩票的头,买块豆腐撞死得了。
大多数人看到第一个段子都笑了,这足以证明段子里确有幽默的养分。虽然,里面有比较重口味的内容。而看到第二个段子却只能叹口气。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努力还来得及吗?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向马云学习,哥这辈子还能不能成为中产啊?此类天问,问倒了一大批人。
一个屌丝面对另一个屌丝的蜕变,去除了羡慕嫉妒恨的成分,大都会选择自嘲。因为,懂得自嘲的人才能自如地应对别人的嘲笑。于是这也就部分地说明,为什么段子手悉数隐藏在民间。
股市暴跌,股民转化为段子手;明星离婚,网民变成了段子手;工资拖后腿,员工成了段子手;高考状元纷纷出炉,学渣们就成了段子手。每一声“滚”字背后,都有一个小明,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将正统拉下神坛,将做作无情拆穿,解构一切无解的答案。能够揶揄调侃世间万物,段子手的境界一下子就升华了。
手机APP里我用得最频繁的是网易新闻(鉴于这个APP下载率实在是高,完全能去除我给它打广告的嫌疑),在新闻栏目里有“段子”“每日轻松一刻”等子栏目,用户者众,阅读率也实在是高。里面偶尔还植入招聘段子手的广告,我一看要求和待遇,当时就感慨上学时怎么不练练扯犊子。
纽约客怪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写过一本叫做《异类》的书,里面提到了一万小时定律。他的总结是,一个人如果花费一万个小时在一个领域,那无疑是要成为专家的。以此类推,每一个顶级的段子手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每个人都写微信,凭什么“假装在纽约”的就能篇篇阅读破十万次;人人都说话,为什么你要花钱听郭德纲说说相声?个中原因,便是你是观众,而人家是段子手。而写段子抑或是说段子,是要动脑的。
时代,尤其是大众传媒业和网络业发展迅猛的当下时代,对于段子手是非常有益的。一个专注、专业的段子手,从普通的网民中脱颖而出,用其独特的气质政府其他的网民而获得认可。在UGC(用户生成内容的模式)模式逐渐风行的背景之下,段子手们与视频网站、微博等诸多平台相互给养,彼此成就。
中国的段子手们大多名起于野,难容庙堂,也基本登不上大雅之道。这是小剧场二人转和绿色二人转的区别,也是小沈阳与黄西的距离。某种程度上,“去高雅化”也是段子手们的优势,他们大多生活在底层,或者是有着在底层生活、工作的经历。说起社会现实鞭辟入里,调侃起生活窘态入木三分,艺术加工生活场景则是恰如其分。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广场舞就得唱最炫民族风,你唱帕瓦罗蒂是要被骂娘的。这就叫接地气,真正的段子手们能够把握得当。说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即是如此!
段子手有他们幸运的地方。注意力经济氛围下,段子手成了一种职业,娱乐至死的氛围和一些专家口中的所谓“审丑思潮”很容易就让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线”。如此一说无关褒贬,只是在描述一种现实。我们每天看到德云社的郭德纲,搜狐的大鹏,“今晚80后脱口秀”的王自健,这些段子手中的集大成者天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你的“小屏”上。他们大多数也是从吊丝出发,到把吊丝变成自己的拥趸,别提有多励志了。大笑之余你也得知道,他们不是在调侃你,而是在调侃过去的自己。
其实,世上本没有段子手,闹心的事情多了,段子手就多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