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axense为物联变革提速

2015-11-27钱玉娟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15期
关键词:云端空气传感器

钱玉娟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拿到投资的智能硬件团队,早在2013年11月,iKair便以其主打空气环境监测的产品“空气胶囊”获得了戈壁投资的200万美元投资——这在当时智能硬件刚刚起步的阶段,已经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

然而,这家公司并不仅仅停留在制造空气胶囊。在空气检测这个相对细分的领域深耕两年之后,iKair团队选择从消费级市场向企业级市场转型,更在日前推出了Maxense云传感器品牌,开始为企业级市场提供可以联网的传感器模块及后端服务。

在iKairCEO王永涛看来,传感器组件对于智能产品的重要性日益明显,这也成为iKair团队转型的契机。

硬件厂商谋转型

谈及转型的初衷,王永涛指出,经过近两年时间,iKair团队在环境传感器算法上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也获得了产业链的认可。

“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很多合作伙伴提出了想使用我们的传感器的需求。”王永涛认为,既然业界有需求,那就可以去做。

当然,促使iKair转型也与其原有产品模式缺失有一定的关系。

实际上,对于iKair团队而言,主打空气环境监测的空气胶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智能硬件“闭环”。王永涛坦言,用户通过空气胶囊获得居室内空气质量数据后,并没能享受iKair继续提供的相应后端服务,“比如与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形成互动”。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空气净化器种类繁多,且大多数都已经自带了空气质量监测功能,这便导致iKair的空气胶囊在日趋喜欢尝鲜的用户群中几乎没有了用武之地。

由于没有形成闭环,使得之前的空气监测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逐渐减弱。王永涛更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透露,“之前为了将产品品质做到极致,导致团队的研发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收支失衡也是加速团队转型的重要原因。

深挖云传感器服务

王永涛深知,传感器组件的精确度和标定工艺,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空气检测产品的好坏。于是,iKair团队转型研发传感器组件后,一直将精力集中在传感器的算法和精确度上,“如何用廉价传感器制造出媲美专业仪器的环境监测仪”成为了iKair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显而易见,硬件产品存在的价值主要是解决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尤其对于空调、加湿器这些环境监测设备而言。其中,跟“需求”对应的便是“传感器”,和“传感器”对应的功能则是数据收集、联网等一系列服务。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获悉,经过两年时间的打磨,技术上成熟之后的iKair将一部分基于大数据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复杂算法放在了云端,并整合了传感器上所需的基础服务。

王永涛的团队做了个决定,“我们打算用这两年在环境传感器领域积累下的经验为智能硬件创业者做些事情”。于是,成立了如今面向硬件厂商的云传感器品牌Maxense。官方资料如此定义Maxense云传感器,它是集测量感知、网络传输与云端组件为一体的物联网传感器产品。

众所周知,智能硬件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产品采集到的用户数据,而这也成为物联网当中最重要的一环:数据在整个物联网智能硬件生态中会经历感知、传输、分析三个层面。简单来讲,Maxense 云传感器硬件模块解决的主要是数据准确采集和上传数据到云端这两个问题,能为准备开发物联网智能硬件产品的创业者提供“感知端-应用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并且目前只专注在环境监测等领域。

据介绍,此次iKair共发布了针对不同环境的九款云传感器,可以采集PM2.5、甲醛、温湿度、二氧化碳、有机废气等常用数据。通过WiFi、BLE低功耗蓝牙、GPRS等传输方式,可以自动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这标志着iKair从一家硬件厂商逐渐转型为一家2B市场的云传感器服务提供商,扮演起满足智能硬件创业者从软到硬需求的“送水工”角色。

iKair公开发布的数据称,目前Maxense生产的传感器模块已经售出10万套,预计年内出货能达到30万套。王永涛还强调,下半年会有不少传统家电厂商的产品使用Maxense的模块及服务。

加速物联网硬件开发

其实,让数据从无到有,仅仅是物联网硬件要做的第一步。王永涛指出,Maxense云传感器的价值在于将这些数据利用起来,为厂商提供形成服务闭环所需的数据支撑,“在环境数据的应用层面,Maxense也会提供配套的服务”。

王永涛举例说,像一台传统的环境监测设备想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评估,既需要有人解决硬件问题,又需要专业团队做数据分析,还需要后端团队去写算法。“Maxense的存在让上述问题只需30分钟便能迎刃而解。”

特别是对于硬件创业者而言,只要把所需的各类 Maxense云传感器买回来,通电、连网、注册账号、绑定,在Maxense的环境数据应用组件库里勾选相应的舒适度评价、安全等级评价、环境改善建议三个组件,即刻便能看到分析结果。

不过,物联网智能硬件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生态体系,而目前Maxense云传感器也主要是解决环境数据的精确采集以及把数据传输到云端这两个问题,要想囊括智能硬件创业所需的所有后端服务,仅靠iKair团队显然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帮手。

在对Maxense云传感器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上,王永涛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通过与专业的AbleCloud智能硬件云平台合作,Maxense可以提供数据存储、分析等基础服务,而前者主要提供安全的设备管理、帐号体系、消息推送、云端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等基础性服务。“如此,智能硬件开发者可以专注于硬件方案设计和生产,再也不必忧虑繁琐的后台工作。”

AbleCloud CEO李海磊称,对于用户数据的归属,AbleCloud只是一个云平台,“接入平台的智能硬件产生数据,只是保存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并无法拿到这些数据”。不过,王永涛表示,Maxense会在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对接入其平台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他还强调,“Maxense将通过各种各样免费的服务,让用户愿意把数据分享给我们。”

谈及Maxense云传感器的收费方式,王永涛表示目前的阶段要坚持“成本定价策略”,也就是说只要购买了其云传感器,云端的服务将终身免费享用。在王永涛看来,快速占领市场显然成了当前Maxense云传感器最迫切的任务。

从运营模式来看,Maxense希望通过低价模块及免费云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做数据挖掘及服务,成为智能硬件领域中能够拥取数据的那个环节。足见,Maxense的模块增加了传感器服务,产品定位更加明确。只是,由于iKair在传感器模块领域属于后起之秀,在各大智能硬件云平台普遍都有主推模块产品的情况下,iKair的转型之路可能并不平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云端空气传感器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云端之城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跟踪导练(三)2
我要买空气
美人如画隔云端
行走在云端
云端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