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一个开放平台的构想与实践

2015-11-27张兴军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15期
关键词:龙华教育教师

张兴军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雷振海和《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刘华蓉还清晰地记得五年前决定举办全国教育局长峰会的初衷。彼时,正值国家颁布社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而教育本身还不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第一届中国教育局长峰会倡导要团结全国教育局长进行克服教育与时代需求之间的矛盾,并确定了课改居一、共同发展的行动纲领。

7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教师报》主办、网龙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在福建长乐市网龙海西动漫城内盛大召开。峰会“从0开始 由1而生——‘互联网+时代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主题,吸引了近500名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及全国各省市教育局长的出席和参与,共同探讨在线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前景,更是将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企业的愿景真正地结合到了一起。

因技术而变

回顾过去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清晰地看到互联网技术的蜕变式发展,已经给教育行业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事实上,从国家战略到企业实践,都有围绕突飞猛进的信息化大潮进行规划。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全国教育改革,将课改和考试改革作为两个切入点。2015年,教育部经过研究,国务院发布了乡村教师知识计划,业界人士普遍预期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破局指日可待。“计划”看到了教育的根本短板在农村,在老少边穷地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就靠改善这个短板。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 +”计划,这更激发了教育对传统教学方式与互联网充分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在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上,中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发表了《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身处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无论是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教育局长,还是网龙华渔教育,所从事的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发明,都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不仅让教育内容增加,而且使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更加先进。”李志民说。

在李志民眼中,互联网的发展让教育变革为“互为师生的时代”,它突破了时空限制,缩小教育差距,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而且互联网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是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互联网汇聚了海量知识资源,降低了教育成本,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平台。互联网技术会影响我们的教育,而且这种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发明总会给教育工作者以启发,从而引领教育的变革。

像网龙华渔教育这样以技术驱动创新的公司,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机会。技术的进步让信息化教育和智能化教育不再是人们设想中的乌托邦,恰恰相反,这更像是未来教育的理想国。在福州长乐,网龙华渔教育打造了一个涵盖了K12教育、非学历及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等在内的全教育体系的雏形。

在业界人士眼中,“互联网+教育”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在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并重的教育行业,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弄潮其中。以游戏起家的网龙网络公司将之作为业务多元和转型的突破口,拥有微软、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高管经历以及著名哈罗国际学校推广人身份的梁念坚,也欣然履新网龙网络公司副董事长兼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的职务,希冀在“互联网+”时代开辟出一片新的蓝海。某种程度上,他们都看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机遇。

从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来看,国内教育市场的发展却良莠不齐。很多企业将关注点放在了搭建教育平台上,而忽视了内容的创新与完整性,导致使用其产品的教师看到的课件和试题重合率极高。另一方面,一部分教育产品只是在用“炫酷”的技术做表面的“先锋实验”,并没有针对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做出相应的对策,严重脱离了教学实际。于是,寻找一个科学而完善的一揽子教育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于这样的市场现状,华渔认为“互联网+教育”的根本还是要以内容为主,应该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切实解决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网龙华渔教育自2010年以来一直全面布局教育生态系统,从教育各个阶段打造过硬的内容,以适应教学环境。

目前,华渔运用移动互联、游戏领域、大数据等技术资源优势,已在学前教育、传统K12教育、非学历及职业教育、企业培训等整个教育生态链中实现了完整的产品布局。

聚焦教师,一场效率的革命

网龙网络公司副董事长兼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梁念坚介绍,他曾经去过很多城市的学校调研,也拜访了很多教师,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在工作中往往被繁重的课业搞得很疲惫不堪,巨大的工作量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而且,这种情况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性。于是,从教师入手,开启一场现代教育的效率革命,就成了以华渔为代表的企业的使命。

据悉,华渔正在为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更广泛的人群打造一个专注于教育相关内容的社交网络平台,围绕教育建立不同人之间的沟通和社交,从根本改变教育与人的关系。教师通过这一平台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便于管理学生,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这个系统是专门针对教育的服务平台,话题明确,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更强、更方便。

华渔也深知,凭借一家公司很难做到涵盖所有智慧驾驭层面的平台。所以,从最初涉足智慧教育,华渔选择的就是和众多分布在这个生态中的合作伙伴来共建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endprint

“我们希望最大程度地将教师工作简化,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与众多合作伙伴为教师、学生提供服务,从而减轻他们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梁念坚说。

目前,中国教师群体正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升学率、课堂管理、冗繁的教务备课、重复性的作业批改等,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影响了很多老师的身心健康。而目前大多数教育产品的功能却与教师需求不匹配,盲目依靠新技术追求教学环节的浅层变化。在真正将互联网融入教育并进一步将教育融入生活的探索上,华渔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华渔将老师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并推出了智慧课堂、智能助教、教师公共服务平台等一系列融合了软件、硬件和解决方案等在内的系列产品,帮助教师做好教育过程中繁琐重复性高的“小事”。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时间,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用实际行动实现为教师减负。

自成立以来,华渔全面布局教育领域的各个体系,通过与香港“Cherrypicks International”(创奇思)、日本Wacom、台湾富士康、国内的驰声科技等公司的合作或并购,以及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深度合作,将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

网龙网络公司副董事长兼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梁念坚表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一环,华渔希望通过智慧课堂等产品,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减轻教师在教学环节的重复性工作,令教师拥有更多时间平衡生活与工作。”此外华渔还创建了教师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自我完善并便捷接受日常培训。华渔坚信教师不仅应该善于教学,更应该具有帮助学生量身规划学习路径的设计能力,并最终成为可以因材施教的“教育设计师”。

华渔的开放生态

事实上,一个开放、完善的现代教育平台,早就存在于华渔的愿景中。2015年,不论是对香港“Cherrypicks International”等相关公司的并购,还是与北京师范大学这样的权威教育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指向都是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多地联合专业的教育机构,来共同打造一个能够让人受益终生的教育平台。

梁念坚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坦言,做这样一个健全的平台,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方方面面进行考量。从华渔的产品架构体系中,我们能够看到,这家最初以技术驱动的网络公司,经过多年的筹谋和布局,已经涵盖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企业培训等多重教育内容于一体的生态布局。

合作与开放,是梁念坚眼中的生态平台的主要特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变革是瞬息万变的。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来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开放平台,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从最初开始华渔就把“开放”作为其“互联网+教育”的主要基因。

具体而言,对于生态系统的建设,华渔选择的是一条共赢的道路。相对于一般互联网公司打造杀手级应用和产品,华渔通过“筑巢引凤”的方式,吸引方方面面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来共同为中国的智慧教育添砖加瓦。

因为深知构建一个教育生态的繁复性,所以网龙华渔教育的规划一直以面向未来为目标。在其生态之中,客户、合作伙伴、教师、学生,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网龙华渔教育通过101Pad、智能助教的硬件研发,为华渔智慧教育平台的入口增加含金量。另一方面,也通过吸引更多的优质合作伙伴来促成其愿景的早日实现。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总工程师、网龙网络公司联席CTO毛新生认为,如果想在教育领域真正做出价值,便需要构建一套服务于教育各个环节、各种角色对象的基础设施便是必然的。毛新生进一步解释,这种涵盖种种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就是依托于全数据的资源云。

毛新生介绍,资源云能做的就是满足老师在资源方面的需求。在这个云网络里,教师可以使用讲课需要的课件、PPT以及其他各种教学所需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集中力量在课堂的部分上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是针对老师和学生在课堂环节的一些活动。并在这个环节里,尽可能的为教师提供完善且高质量的资源。”毛新生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

华渔所构建的教育生态,是希望融合教育界的各种力量,从而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网龙网络公司副董事长兼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梁念坚表示,作为目前国内在线教育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网龙华渔教育承办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目的就是与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工作者们共同探讨中国教育与教学的变革,并希望凭借华渔的技术优势改变教师负担过重的现状,从而促进中国教育走向更好的未来。

就在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上,华渔提出的依靠“互联网+教育”为教师减负的理念,得到与会教育专家及相关行业工作者的一致肯定。与此同时,由网龙华渔教育、《中国教师报》和全国教育局长代表联合发布的“福州共识”,对于助力区域教育改革也形成了一个基本方略。

网龙华渔教育所构建的生态系统,被梁念坚称之为在线教育领域的“苹果+Facebook”,这种开放的平台,将通过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来变革旧有的学习模式,引领未来教育的潮流。endprint

猜你喜欢

龙华教育教师
Multifunctional light-field modulation based on hybrid nonlinear metasurfaces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点燃自己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通过JCI、HIMSS7后,龙华医院有话说
Influence of bending rigidity of submerged vegetation on local flow resistance*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