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城一家人

2015-11-27萨吾尔

关键词:李敏点子边城

萨吾尔

守望着准噶尔盆地悠长的岁月,聆听着额尔齐斯河奔腾的旋律,新疆吉木乃县散发出浓郁的边域风情。这里活跃着一个年轻的“家庭”,他们亲如兄弟姐妹,携手共同演绎着边城远教一家人的奋进与拼搏。

“爱新鲜”的带头大姐

她是全县远教蓝图的绘制者,新点子如同喷涌不尽的泉水,滋润着这片土地;她是边城远教队伍的领军人,创新精神仿佛永不衰竭的发动机,鼓舞着这支队伍与时俱进。她就是远程办主任李敏。

熟悉李敏的人,都说她“爱新鲜”,不过她这个“爱新鲜”,可不是喜欢穿新衣服、赶时髦啥的,而是她总爱在工作中去琢磨新点子。而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她还“很容易”地就能想出新点子。怎么样,听着都厉害。

一次,她下基层时,偶然看见老牧民阔孜正兴致勃勃地摆弄手机,这样一个场景触动了她活跃的思维,便上前和老人聊了起来。得知牧民现在对手机越来越感兴趣,就说这微信,连阔孜这样上了年纪的人用得都很溜。回到县里,她紧急论证、缜密设计,最终“远教微信课堂”和群众见面了。这个新做法让牧民赞不绝口。此外,像什么“U盘站点”、手机平台、流动播放队等新点子,都出自她的创意。“爱新鲜”的李敏,就是这样带着她的团队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大步前进。

“技术达人”老大哥

他是全县远教设备的“保护神”,无论什么故障,都能手到病除;他是各个基层站点的“技术靠山”,无论什么难题,他都能解答清楚。他就是安艳勇,远程办有名的“技术达人”。

冬季的一天,气温摄氏零下13度,一般人怕冷根本不愿出门,可安艳勇却在阔克阔拉村站点的房顶上忙个不停。风吹在脸上,像小刀划过,他光手握着工具,一会儿上房,一会儿下地,只为了让站点的信号能尽快畅通。前后两个多小时,十几次上上下下,设备终于能正常播放了,可他早已被冻得说不出话来。但他并没有抱怨,用他的话说:“这已是常态。”

是的,为了全县站点能够保证正常运作,他的“常态”就是不断奔波于各个基层站点之间,或者维修设备,或者指导操作。70后的他,已不再年轻,但为了让群众能享受到远程教育的福祉,这个“技术达人”就要与站点故障斗争到底。老大哥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整个团队。

“翻译官”小帅哥

他是远教资源的翻译者,哈语和汉语的精确转换,只是为了消除各族同胞学习路上的语言障碍;他是政策信息的传播者,民生政策、发展重点、产业规划及时下达,构建起群众了解外界信息的桥梁。他就是英俊帅气的叶尔申,远程办唯一的哈族干部。

全县站点80%以上通行哈语,叶尔申的工作任务可不轻。哈语网站的信息发布与更新,他得时刻关注;哈语教学资源的整理与译制,他得全程参与。因此,加班加点对于他来说,就成了家常便饭。

2015年年初,《吉木乃县2015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办法》制定下发。为了能让群众第一时间熟悉掌握新政策,叶尔申突击翻译6000字的惠农政策文件,从早上10点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5点。在翻译中,涉及到农产品品种等专业词汇,还要一个个查阅字典;有些新词汇字典里没有,他就想办法转换近义词,尽可能表述清楚意思。当完成最后一遍校对,看着打印好的材料,他疲倦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知道,哈族同胞将又一次聆听到福音。

90后“女汉子”

她做事雷厉风行,任何工作都不会拖到第二天,从“女汉子”的称谓便可知其巾帼不让须眉;她干活从不惜力,主动给自己压担子,“拼命小郭”的外号里包含着同事们的敬佩。她就是远程办的90后女孩郭红。

别看她现在能独当一面,可刚来远程办时,却因摸不着头绪,经常唉声叹气:“怎么连一些基本工作都干不好呢?”但不服输的她并未灰心,而是从书本上学,在实践中学,向前辈们学,终于,党建网信息更新、手机报信息编发、基层学用工作督导……一个个重担挑起来了!

2013年11月,全疆远程教育集中轮训工作启动,全县计划开展26期培训。轮训时间长、任务繁重、人手还短缺……小郭这个“女汉子”的能量再次爆发——制定实施方案,统计审核培训人员名单,深入基层现场督查学习情况,反馈存在的问题……开足马力的她,胜利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各方好评。虽说是远教大家庭中的小妹妹,但小郭用她的拼搏精神不断为这个家增光添色。

(作者单位:新疆吉木乃县委组织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敏点子边城
边城
《边城之材幽之地》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好点子不足以支撑好买卖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Discussion on James Joyce’s The Dead
The Influence of Missionary School on China’s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点子摇滚怪杰 Dan Deacon 12月启动中国巡演
让人惊叹的极客好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