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屏魅力始创新

2015-11-27谭兵

关键词:益阳旗帜栏目

谭兵

益阳的美丽让人心驰神往。这种美不仅源于这个城市拥有“银城”“丽都”和“羽毛球之乡”的别誉,更是因为整座城市都在焕发着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与活力。这种城市精神自然也感染着始终致力于服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党建工作,内化为党建工作不断前行的源源动力。

党建工作的魅力不止于此。2013年七一前夕,益阳市首档党建电视栏目《旗帜》在益阳电视台教育频道推出。栏目紧紧围绕全市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全力打造全市组织工作重要宣传窗口和党员学习新阵地。栏目开办两年来,无论是理念追求还是内容形式,都自始至终把创新作为一种常态。其四大板块“党建前沿”“时代先锋”“微型党课”“党员心声”所表现的语态、呈现的故事、弘扬的精神,都让栏目的观众如沐春风、欣然点赞。

夯基础 为创新“坐镇”

“旗帜”,不仅是电视专栏的名字,更是栏目为自身拟设的定位和要求。把“讲导向、讲品位、讲格调”作为立栏之本,真正把《旗帜》栏目办成全市党员的“精神高地”,是《旗帜》栏目始终不渝的追求。为此,市委组织部从导向定位、机制设置和设备技术等方面做出努力,为电视栏目的创新培育丰沃土壤。

导向守“高地”。用更加高深的思想追求来浇筑更具艺术品质的节目,也是栏目能够更好地服务大局、贴近受众的根本原则。基于这一认识,两年来,栏目配合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访三化”解民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党建中心工作,开辟了“文明之光”“益阳创客行”“践行‘三严三实”等主题板块,编发了大批正能量稿件,其中有6件作品在省市各类评奖中获取殊荣。

机制蕴活力。一方面,坚持“三审制”。市委组织部定期召开栏目制作通气会,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制订阶段性报道计划。每期节目的文本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审签,节目制作完成后由益阳市党员教育中心和市广播电视台负责审片,重播重审,严把采编、制作、播出各道关口。另一方面,设立“创意奖”,出台《益阳市广播电视台节目创新创优激励办法》,不断激发节目创新活力。今年年初,栏目围绕节目创新先后组织两次“诸葛亮会”,在“时代先锋” 板块推出“微电影”环节,用艺术手法将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搬上荧屏。8月,“《旗帜》改版”项目获全台节目创新创优奖励。

设备做后盾。在升级硬件方面,栏目组先后添置大疆精灵S1000航拍飞行器1台,全高清摄像机1台,佳能5D3单反相机1台;对现有eduis全高清数字非线性编辑工作站进行了功能升级,添置8盘位16TB高速磁盘阵列柜、系统SSD固态硬盘播出系统等采、编、播设备。在优化软件方面,积极选派主创人员参加国家广电总局人才培训中心组织的前期采编、后期制作的专业培训,及时对接新设备、运用新技术。

谋设计 为创新“点兵”

内容为王,策划为魂。为了使节目“求高度、有温度”,栏目在板块内容设计上精益求精,把创新精神始终贯穿到节目的生产全过程中,赋予栏目更多时代气息和现代魅力。

在《旗帜》栏目创办之初,考虑到节目时长因素只推出了 “党建前沿”“时代先锋”和“微型党课”三大板块;后来为进一步寻求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等途径,新增加了一个群众普遍欢迎的“党员心声”板块。“党员心声”板块专门为加强节目互动而设定,内容重点是党员观众的诉求和心里话等,将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融入栏目的报道计划和具体操作中,做到“素材从基层来,典型在基层产生,节目让基层满意”。

“党建前沿”板块聚焦全市新闻热点话题,突破传统平铺直述的讲述方法,将最激烈的现场镜头呈现给观众,述评最具影响的事件。2014年7月,南县腾退超标准的七千多平米办公用房给南县第三医院和德昌小学,栏目组迅速派记者赶赴南县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安排编辑与记者保持联系,商讨报道角度,推敲采访细节。随后制作的节目《南县超标办公用房腾退于民,群众路线教育落到实处》一经播出,便有三十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跟进报道,关注与赞誉一路飙升。

“微型党课”板块精心选题,整合珍贵历史文献资料,紧密联系当前改革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运用电视艺术手法将党的历史经典作品再次呈现给广大观众,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不断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更加坚定中国梦的伟大信念。

重语态 为创新“蓄势”

栏目的创新来源于质朴的力量。栏目自身定位的姿态和讲述的语态才是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旗帜》栏目在采摄节目过程中,以典型事迹为基本素材,不追求全景式、高大上式的报道方式,而是运用更加平等、自然的表述方式,以朴实、生动的文字和镜头集中展示全市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让报道充满生活味及亲和力,也更具新鲜感。

故事化讲述方式。栏目的宗旨在于加强党员教育,也就是要重点讲好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执政为民、服务群众的故事,让观众透过生动的故事看到党组织之美、党员之美。基层是典型故事的来源,群众是发现典型故事的眼睛。这些年来,栏目组从党员干部群众中发现了很多好的故事,报道后均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安化县东坪镇中砥村,谌小菊可是一个热心人,大到引资修路、小到修水龙头,只要一个招呼,谌小菊立马会上门为村民解决难题。节目《有事找小菊》将镜头对准这位村干部,报道中既没有口号也没有说教,而是始终关注谌小菊真实的内心世界,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将一位普通党员干部的优秀品质呈现出来。

细节化镜头特质。细节是故事讲述、人物塑造、情感升华的关键。无论是前期策划还是具体录制,栏目都时刻留意能够凸现人物情感、情怀的细节,包括语言、动作、环境、物件等。在《有事找小菊》的报道中小菊为谌梦来家的梨树剪枝的特写;在《为脱衣救助伤者的交警点赞》的报道中交警严俊将自己外套盖在伤者身上,还不忘将衣服按紧防止漏风的动作……这些自然流露的人性化细节如同涓涓细流,潜移默化地牵引着观众的情感走向,让观众在情感共鸣中加深了对事件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认识,也正是对关键细节的发掘和放大,使观众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变得活跃,使叙事变得亲切逼真,因而栏目才招人喜爱,传之弥远。

巧融合 为创新“聚力”

《旗帜》是一档党建新闻栏目,作为思想产品,它的追求是多元的,但最理想的目标是引领舆论,让观众学有所获。自2013年7月开播以来,《旗帜》就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刷新了2013年所有周播档节目的收视纪录。2014年,在新媒体平台的支持下,该节目成为全市党员教育的最佳载体,同时为传统电视栏目的宣传推广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此,主创人员更多地考虑了节目的互动性和服务功能,通过媒体的融合,丰富观众对节目的体验,让观众特别是年轻党员观众通过电视以外的其他媒体形式及时分享对节目的观感和心得。

网站专题实时传送。网络传播与之相辅相成。党建节目在通过电视频道播出的同时,在益阳电视新闻网同步上传。专题页面除精彩视频外,还通过设置的“县市聚焦”等板块编发节目链接、背后故事、主创人员感言等,不管是节目亮点还是幕后故事,都力争最大限度地宣传推广《旗帜》的独特之处。

微信平台实时推送。微信的媒体效果不可小觑,它可以实现图片、文字、语言、声音、视频多元化传播,如同电视媒体给每个用户开设了个人专属电台一般,既人性化又亲切直接。2015年1月起,通过益阳市组织工作微信公众号“益阳党建”和益阳市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益阳广电”实时推送《旗帜》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中有对节目亮点的揭秘,有对节目幕后制作的介绍,也有对典型人物的访谈和观众对节目内容衍生话题的评论等。从微信“小界面”看电视栏目“大窗口”,栏目的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益阳党员干部群众所认可和喜爱。

(作者单位:益阳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益阳旗帜栏目
刘杨作品
刘杨作品
心中的旗帜
一百年的旗帜
基于“益阳消阴”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浅析
我愿是你旗帜上的星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