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勘事业单位如何转型

2015-11-27郭晓超

经济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勘查事业单位转型

郭晓超

摘 要: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先行性、基础性工作的主要构成成分,地质勘查应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进行服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地质勘查队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基础地质普查、勘探是地勘单位的主要职责,并能将矿产资源、地质资源与技术服务提供给国家与社会,同时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规划所服务。地质勘查单位是我国的重要事业单位之一,在事业单位改革下,地勘单位转型不仅具有改革的共性,还具有地勘行业的特性。文章主要对事业单位及地勘事业单位的概况、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地勘事业单位 地质勘查 转型 概况 公益性 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75-02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越来越重视地质勘探单位工作。为促进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及单位转型,国家颁布了大量法律法规,在赋予地勘事业单位职能与地位的同时,推动了地勘事业单位从企业化管理向企业化经营进行转变,并将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重新引入了地质勘探单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勘单位已经完成了分离政府职能和事业职能,但在分离事企职能中效果较低。现阶段,地勘单位一般归属于省政府直属事业局,作为事业单位,在地勘单位下又划分为多个企业,其工作内容通常以地质勘查为主,并加以其他相关工作,在该发展形式内并没有形成多元投资体系。目前,我国地勘事业单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做好地勘事业单位转型,如何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对地勘单位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及地勘事业单位的概况

1.事业单位的概况。文教科卫、基础设施及社会管理等基础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领域为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分布范围。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就是将基础公共服务提供给社会,是政府公共政策实现与完成的重要手段,在贯彻国家政策、法规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事业单位是我国的一种特有组织形式,建国后我国政府在国家管理范围内首次纳入事业单位,并在国民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文化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满足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事业单位登记暂行管理条例》自颁布后,对事业单位进行了明确地规定,其意义为“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具有非政府、非企业、非盈利的基本特点。”作为我国特有的一个组织,事业单位与政府具有相同点,如其主办、主管部门为政府,财政拨款为其经费来源,其工作人员由国家编制做保障,其经营活动必须与国家计划相符合,业务与经济主体相脱离。但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表1)。

2.地勘事业单位的概况。在事业单位分类中,可根据以下三方面对地勘事业单位进行划分。第一,遵循行业与领域,我国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内分为27种,其中第15类包含地勘行业,如地矿勘探队、大地测量队等。第二,遵循经费来源,按照财政部门供给事业单位经费的途径,一般分为2类:财政补贴与非财政补贴,事业单位财政补贴比例为4/5,非财政补贴比例为1/5。第三,遵循层级与行政级别。部级、厅级、处级及科级为事业单位行政划分的四个层次。

二、地勘事业单位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遵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相关规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为地质勘查行业的分属类型(M类)。地勘事业单位的职责为勘查、测试、监测及评估矿产资源、工程地质等。作为某省煤田地质局直属全供事业单位,某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在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城建基础处理、桩基检测、地质灾害治理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为中南各大煤田的开发及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转型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诸多问题,为实现地勘事业单位成功转型,地勘事业单位必须针对以下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处理,才能推动地勘事业的快速发展,才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1.以内部管理体系改革为主的弊端。通过对某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改革全过程的探索,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应对地勘行业改革内容、方式加以重视。目前地勘事业单位改革都将部门作为重点,并没有对财政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无法从根本上对转型问题进行处理。在地勘事业单位内除基础性、公益性地勘机构外,其他机构在发展目标、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区别,在整个行业内缺乏统一性,资源利用、配置也不合理,致使地勘事业单位转型难度不断加大。

2.多重职能职责不清。在行业层面上地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没有整体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从本质上无法对地勘事业单位内混合型职能进行分类。行政职能、公益事业与生产经营为某省煤田地质局现行管理体制的主要职能。检测全省煤炭产品质量是某省煤田地质局的主要行政职能,同时应做好地质勘查资质管理、监理等工作。商业地质部分为煤田地勘行业转型的关键,在地勘事业单位管理中具有较大比例的公益性,在做好公益地勘工作的同时,应逐渐转向商业性地勘,为地勘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3.政策落实不到位。在探矿权方面,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如[2003]76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对企业化经营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在對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探矿权及采矿权转让中,应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得到相关部门批准,其价款内可向地质勘查单位进行部分或全部转增为国家资本金。作为地勘单位生产、发展的前提条件,矿业权是地勘单位的重要财产权。如无法及时设置探矿权,将导致勘探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降低勘探工作的效率与测量的精准度。

三、地勘事业单位转型的相关建议

现代社会市场机制、国家机制与社会机制作用发挥是否到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切入点。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市场机制可利用价格进行供求信息的及时传送,经竞争机制进行社会财富的增加与企业创新。地勘单位在转型过程中,应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公平配置,对公共产品及服务效率进行提升,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改革的同时,推进地勘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通过对某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改革的分析与研究,必须在重视公益性职能的同时,做好改革工作,遵循国家深化地勘行业整体部署的前提下,深化地勘事业单位改革。

1.体制改革。行政体系改革的关键点为将与经济发展体制不适应的障碍消除。各个层级与部门是地勘事业单位管理的分布位置,其存在重复机构建设的问题,为此必须在政府行政体制整体规划中纳入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内容。首先,在事业单位改革方向明确的前提下,遵循相关实践经验,以省为主进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建立,并确保其具有统一性,同时对出资人地位进行明确,在资产所有者缺位等问题上,进行改革措施的实施。遵循事企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场、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职责。地勘事业单位属地化后,整个行业层面缺乏整体把握,在推进属地化改革过程中,应进行行业协会的建立,以此为制定、实施整个行业重点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2.推進分类改革。行政职能、公益服务及生产经营为地勘事业单位现行分类模式,在结合地勘单位具体经营状况的同时,应对其分类进行改革及细化。如实际改革中,遵循事业单位(公益性)职能特性及发展目标,对其定位进行准确确定,一般分为直接由政府组织的公立机构和非营利机构。加快市场化进程,将市场组织作为改革方向,以此向企业进行直接专制或合并重组,加大市场占有率。同时调整地勘事业单位内部结构与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稳定为地勘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在地勘单位转型过程中,应对下岗职工进行妥善安置,并对退休员工生活加以关注,并将就业机会提供给优秀人才,在改革的过程中加大社会责任感。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事业单位转型中,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全体员工思想政治意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符合的保障制度,为员工免除后顾之忧,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推动地勘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地质勘查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勘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相关单位必须重视地勘事业单位转型,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降低转型难度,为实现地勘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岳银亮.浅谈地勘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中职工的心理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8)

[2] 何迎春.浅析矿业权二级市场转让制度——以企业化的地勘单位为切入点[J].知识经济,2008(2)

[3] 贾英华,姜绍俊,赵汉民,马殿敏.为宣传改革办好会刊进言——本刊2003年工作座谈会专家发言摘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3(1)

[4] 杨中.岗位设置背景下地勘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探析[D].湘潭大学,2012

[5] 王腊生.放眼大社会统筹大地质促进大发展——兼谈地勘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与发展[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6] 张琼,郭文超,王芳,龙宣杞.强化学会功能,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4)

[7] 张向东.地勘单位实施项目管理之构建[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1)

(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河南郑州 450000)

(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勘查事业单位转型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