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历史学家论中国——东方之国的失落与荣耀
2015-11-26段崇政
段崇政
正在中国举行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国际历史学家们用一天的时间,探讨了“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从西方历史维度看中国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丝绸之路的当代辐射
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对中国的思考,从丝绸之路开始。
古代丝绸之路开辟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是一个多条线路组成的交通网。主路沿着波斯人修建的前往土耳其和地中海的旧途,一直延伸到英国。主要出口的商品是丝绸、纸张、火药和香料等。
“我们很多人在小学已读过《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可能是来往古丝绸之路上的最有名的西方人。”她说。马可·波罗出生于1254年,成长于地中海贸易中心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
他的游记记录着,在一个庞大的交通网中,以一条运河为主的运输系统把中国的大城市和市场联系在一起。居住在繁华都市的市民,可以用纸币购买纸质书,用精致的瓷碗食用米饭并穿戴丝绸衣物。马克·波罗还遇到了一些对他而言全新的现象,比如替代金、银和煤的纸币。
从这些记录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感受到马可·波罗对中国强大的国力、巨大的财富和复杂的社会结构是何等惊讶。
在她眼里,历史上中国的丝绸是很昂贵的。6世纪中叶,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派遣两位修士打探中国的丝绸生产。他们把蚕蛹带回拜占庭,自此欧洲开始生产丝绸。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拜占庭后,他们关闭了丝路,中断了中国和欧洲的常规交流。
如今,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推进。在报纸上看到这些消息后,玛丽亚塔·希耶塔拉激动万分。“作为东西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标志,丝路精神是世界各国共享的一个历史和文化遗产。”她说,丝路经济带将着眼于把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及巴尔干半岛连在一起,这无疑将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区域经济合作。
发端于白银时代的全球化
通过对外国白银流入进行的一些简单计算,中国社科院的万明教授认为中国的白银货币化促进、加强了中国和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全球化发端于16世纪初,白银成为明代社会流通的主要货币,然后又成为国家财政的主体,将明代中国推入白银时代。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
19世纪后半期,西方世界想要通过帝国主义的扩张,让非欧洲的国家也采用西方世界的模式。当时,在这样一个欧洲主导的框架中并没有中国的身影,而位于遥远东方的中国却有着最灿烂的文明。
在学者Valdo Ferretti发表的《20世纪初的中国与国联》演讲里,中国在很长时间之内在其周边维持着平衡局面,而之后因为受到侵略,使得该局面被打破。
20世纪初,大英帝国提议建立国联。“一战”之后,一些东方国家变得越发重要。“二战”之后美国的势力得到了扩大,亚洲、拉丁美洲国家扮演的角色,也得到更多的强调。
中国开始参加了一些类似的国际活动。国际会议也达成了一些解决国际争端的公约,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成为重要的国际公约的成员之一。Valdo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显示出中国当时的精英阶层已经在国际上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而且还体现出当时出现的国际组织也得到了中国官员更好更深的理解和认可。
来自东京大学的川岛真教授则认为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的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与中国的国家历史和国耻相关的,中国的现代外交政策是与现代的主权和现代国土领域相关的。
从阴阳五行到“人新世”
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196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我们时代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把西方文明对大自然的掠夺和毁灭性破坏,归因于西方社会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伦理学体系,进而从思想史的角度,对造成此种文化的犹太一基督教传统展开了猛烈的批判。
在中国,以阴阳五行论为主体的宇宙解释框架,一直到鸦片战争以前,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夏明方思考,“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东方文化之中寻找解救当今世界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秘钥?”
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夏明方用这些例子说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可以利用其生态智慧,来追求天、地、人之间的和谐。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伊懋可曾把中华帝国史描绘为“三千年的不可持续增长”。两者之间如此强烈的反差,引起国内外诸多学人的极大兴趣。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又一次处于史所少见的生态危机中。“我们不能否认18世纪中国曾经的辉煌,但即便是将此一时期的中国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英格兰一视同仁的美国加州学派,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道路因为极其严重的生态危机而关闭了通往工业革命的通途。”夏明方说。
他认为,如果说“人新世”揭示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全面主宰及其对地球的大规模破坏,“生态文明”则显示了一个古老国度,在高度工业化的淬炼过程中,力求超越现代化,重建自然的美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