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供水水源工程规划合理性分析及保障措施
2015-11-26王铮
王 铮
(辽宁江宁招标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鞍山市位于辽宁省中部,地形特征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共有大中小河流35条。全市共有供水工程7189处(座),总供水能力148658.5万m3。
全市共有蓄水工程83座,引水工程22处,设计供水能力13008万m3。有提水工程29处,水泵161台,额定流量137.8m3/s,设计提水能力22274.5万m3。
全市共有调水工程7处,设计供水能力43617万m3。
2000年鞍山市可利用水量为13.51亿m3,总用水量为13.51亿m3,目前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可用水量比较充足,鞍山市城区缺水现象仍然很严重,随着鞍山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剧增,在现有的水源地不变的情况下,会加剧鞍山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1 水源工程
鞍山市现水源工程概况见下页表1。
表1 鞍山市2010年、2020年供水水源工程
2 供水工程
2.1 污水处理回用工程
目前鞍山市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研究推广应用废水回用技术和闭路循环用水系统。目前鞍山市主要的污水处理厂有鞍山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鞍钢西部厂区废水处理厂。在未来的发展中鞍山市会逐渐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工作,并积极推进节水技术的普及,逐渐改善鞍山市的水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2.2 兴建水源工程
2.2.1 2010年水平年工程安排
除现有的供水工程外,主要考虑市区的引细入鞍工程、大伙房输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海城的上英水库东腰调水工程、太子河左岸傍河取水工程,台安的第二水源地建设等。
a.大伙房输水工程(续建项目)。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是从桓仁水库坝下风鸣水库取水,将水引至浑河支流苏子河,并注入浑河上的大伙房水库,经大伙房水库反调节后,向辽宁省中部地区六城市供水的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设计引水流量60m3/s,多年平均调节水量18.03亿m3,总投资54.55亿元。
b.引细入鞍工程(续建项目)。引细入鞍工程是引汤入鞍工程的扩建工程,是将细河水引入兰河,再引入汤河,然后通过引汤入鞍工程引入鞍山。平均每年从细河引水4000万m3,加上区域调水,引细入鞍工程预计可给鞍山增加供水5500万m3/a,基本可解决鞍山市用水短缺问题。
c.地热水统一配置工程(新建项目)。建成地热水统一配置工程,初步选址在城郊乡雅化村,取水范围198.9km2,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6620万m3,可开采量5690万m3,该区内总用水量3590万m3,尚余水量2100万m3。该工程规划在该区内均匀布设15眼供水井,日供水量3万m3。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
d.上英水库扩建工程(新建项目)。上英水库位于五道河,总库容3781万m3,调节水量1871万 m3。为满足海城城市供水要求,将马风河水调入上英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增加600万m3。
e.海城河—太子河傍河取水工程(储备项目)。工程在海城市境内沿太子河东侧呈条状分布,长度约45km,行政区划包括原新台子镇(开采资源量5.45万m3/d)、耿庄镇(开采资源量6.2万m3/d)、望台镇(开采资源量6.64万m3/d)、东四镇(开采资源量4.22万m3/d)。
2.2.2 2020年水平年重点工程安排
2020年鞍山市区的后备水源储备项目是兴建石湖水库,实施引石入鞍工程,向鞍山市区供水;海城市的红土岭水库或石门岭以及中央堡水源规划作为海城市的后备水源储备项目;修建岫岩的三尖石砬子水库等。同时规划温香水源、达牛西佛水源、黄沙高力水源等地下水源,也作为鞍山市区的后备水源。
a.引石入鞍工程(储备项目)。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大洋河支流哨子河中下游岫岩县红旗乡牌坊村,距岫岩镇约40km。水库设计坝高61m、坝长428m,总库容7.16亿m3,兴利库容6.24亿m3。建成后计划向鞍山供水4亿m3,向岫岩县城供水0.3亿m3。
b.石门岭水库。在马风镇石门岭修建石门岭水库,库容2.1亿 m3,兴利库容1.56亿 m3,集雨面积846km2,可供水量20万m3/d。石门岭水库是以防洪、农田灌溉和城市生活、工业用水为主,发电、养殖、旅游为辅的综合性水库。现已经完成初步设计,设计建库周期为7年。
c.中央堡水源。该水源地属于山前冲洪积扇孔隙水水文地质区,地处海城河冲洪积扇后缘富水区,其范围为东自前石井,西至何树屯的海城河与八里河的夹空地带,面积约24km2,含水层总厚度30~60m,岩性为中粗砂、砂砾石或砂卵石,为微承压孔隙潜水,水位埋深2~5m。当水位降低4m时,单井涌水量可达2800~3700m3/d,渗透系数 39~47m/d,影响半径300~330m;预计降深10m时,单井涌水量可达4000~5000m3/d。总投资0.45亿元初步评估可开采量为2.2万m3/d左右,考虑作为海城市城市后备水源。
d.三尖石砬子水库工程(储备项目)。水库建设地点位于东洋河上游的偏岭河上,坝址确定在岫岩县偏岭镇包家堡子村,距下游岫岩县城约18km,水库上游集雨面积208km2。水库总库容1.03亿m3,电站装机容量6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326万kW·h。水库建成后,每年可向岫岩县供水3200万m3,可解决岫岩县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问题,并可增加灌溉面积1.15万亩。
2.3 节水灌溉水源供水工程
农业节水灌溉要以节水改造为重点,推广先进灌溉技术,满足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截至2003年底,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1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8%,其中水田79.8万亩、旱田7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其中喷滴灌16.9万亩;100kW以上提水站20座;灌溉机电井3424眼(不含小井)。
节水示范区工程建设,每年完成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到2010年发展到万56亩,到2020年发展到96万亩。
2.4 现有中、小型病险水库处理工程
目前鞍山市的水库主要功能是灌溉、供水和防洪。由于部分水库处于病险状态,不能够完全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如果进行除险加固则能够提高水库的综合效益。
2.5 饮水困难的农村人畜供水工程
农村饮水要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历史性缺水为重点,加快农村自来水建设,彻底解决农民吃水难问题。
鞍山市的农村饮水工程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大规模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到2003年底,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工程436处,解决了42万人、4.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建成乡镇供水工程47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0%。到2020年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3 供水水源工程规划合理性分析
随着鞍山市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应更好地协调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规划好、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鞍山地区水资源不足应把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进行管理,通过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建立起用水管理制度,开源节流并重,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用水效率,开发和推广工业节水技术,生活用水要规定用水设施,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的实施,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要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在节水的前提下,也应积极开发水源,对境内水、境外水、地表水、地下水要综合规划、开发利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4 实施水源规划保障措施
4.1 工程措施
a.拓展首山水源。在首山水源地外缘的辽阳县沙岭镇绣江村新打8眼井,可增加取水量4万m3/d,该区域含水层颗粒较粗,渗透性好,含水层厚约80m左右,含水量极丰富,水质优良,可开采量7万m3/d,现已开采2.5万m3/d,尚余4.5万m3/d,因此该区域增加开采量4万m3/d是可行的,而且该地区临近首山水源现有供水设施,可当年施工、当年受益。该工程估算投资3000万元,见表2。
表2 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b.开发建设刘二堡水源。为满足鞍山市城市供水需求,必须开发建设刘二堡水源。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于1998年对该水源进行过水资源论证,认为该地区含水层厚度大、水量充沛、分布稳定、补给条件好、水质优良,水资源可扩大开采量为12万m3/d。因此,开采10万m3/d是有保障的。
c.动用汤河水库死库容应急供水。当鞍山市供水发生危机时,需动用汤河水库死库容水位以下的蓄水量,死库容2470万m3,可以保证汤河水源目前的供水量。取汤河死库容水量,需铺设输水管线、安装提升水泵和架设输电线路,总投资约800万元。
4.2 非工程措施
a.建立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系统。保护好鞍山市地下水供水水源地也是当务之急,建立了西郊水源动态观测网,每10天观测一次,可及时掌握西郊水源地动态变化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效果很好,计划在海城、铁西、太平水源地也建立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系统,大约需耗资120万元。
b.进行水平衡测试工作。为加强城市节约用水工作,需编制《工业用水定额》《城市生活用水定额》,做好企业用水水平衡测试等基础工作。
c.加强节水宣传。节约用水是一项长期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即使缺水状况得到缓解,也要抓好节水工作。要加强节水宣传,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限制耗用自来水的洗浴行业及消耗水量大、经济效益差的其他产业。
d.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供水水源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城市供水水源工程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保证水源规划的实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做到任务明确,逐项抓好落实。
e.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政策法规是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水法为核心、比较完善配套的水法体系,先后颁布了《城市供水水质管理条例》《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辽宁省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水资源管理法规规章。
[1]梁贞堂.鹤岗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建设刍议[J].水利天地,2001(9).
[2]陈燕海,张晓芬.城市供水水源应急预案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