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具身认知研究现状与未来进路
2015-11-26赵蒙成王会亭
赵蒙成 王会亭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23)
我国具身认知研究现状与未来进路
赵蒙成 王会亭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23)
具身认知是我国心理学及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且已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涉及具身认知的内涵、特征、思想渊源、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等,深化了人们的相关认识。但相关研究也存在研究思潮凌乱散漫、研究思维点状割裂、实证和应用研究匮乏、简单搬套西方相关成果等不足。今后的研究应统一研究纲领、秉持辩证思维、强化实证和应用研究、加强本土化追求。
具身认知;背景;问题域;未来进路
作为一种与传统认知科学迥然相异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及其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勃然兴起,21世纪初我国学界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具身认知标志着一场新的认知科学研究范式转型运动在悄然进行,它变革了认知科学研究旧有的视角、立场、方法乃至研究工具。在过去的20年里,哲学的氛围已经发生了变化。具身认知在心理学及其他认知科学领域业已成为热点话题而日益受到重视。而离身认知的观点则逐渐遭到人们的摒弃。毫不夸张地说,具身认知研究将对人类的认知与教育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澄清和操作模式的革新尤其具有启示意义。长期以来,基于离身认知的压倒性优势影响,职业教育秉承与普通教育相同的认知理论,其优势没有得到凸显,其教育价值被贬低。如果从具身认知的角度考量,职业教育的优点不仅仅是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实用的工作技能,同时,对于发展学生的心智,其效果也绝不逊色于普通教育。当然,具身认知是否能成为职业教育的支撑性理论之一,还依赖于该理论自身的成熟状况,职业教育研究者需要做的是密切关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学界对该领域还涉足不久,面临诸多基本问题的挑战。笔者将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我国学者在具身认知研究中所关注的问题域,并预测未来的研究进路。
一、具身认知研究的背景
第一代认知科学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 “认知革命”,涉及心理学、语言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和哲学等学科,以心理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为“核心”,又以心理学为“主导”。第一代认知科学主要由认知主义与联结主义两大主流取向构成。认知主义认为,认知是以符号表征为基础的计算。它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其一,人脑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系统极为相似。其二,认知功能与人脑之间的关系恰如计算机软硬件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是彼此分离、相互独立的。其三,外部信息以表征的方式存在于大脑,而认知则是对表征的处理和反应。20世纪80年代,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联结主义逐渐兴起。相对于计算机隐喻,联结主义以“心理活动像大脑”为隐喻基础,主张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结构,简化具有大脑结构特征的信息处理系统,并且认为认知的实质是由相互联系的具有活性值的神经单元构成的网络的动态整体活动,这种网络实现的整体状态与对象世界的特征基本一致。
第一代知识科学把人脑的认知活动仅仅看作人脑中的抽象符号运算,而身体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投影各种外部信息。这一点已有学者指出:“虽然联结主义和认知主义有一定的差别,但二者在‘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方面却是惊人的一致。”事实上,这种观点是一种典型的简单性思维,它具有分解、还原及过于抽象等致命的缺陷,致使人的认知活动被简单地理解为对外部世界的机械镜像过程,最终导致“在认知过程中排斥人的身体参与和体验”。
第一代认知科学存在着严重缺陷,根本原因在于其哲学指导思想的错误。在西方传统哲学观中,身心二元论的哲学思想长期主宰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其中以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和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观点最具代表性。柏拉图认为,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域。通过感官活动,我们可以把握感性世界,而经由灵魂的理智能力则可以认识理念世界。他还认为,感性世界是虚空的、稍纵即逝的,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永恒的。因此,身体受制于灵魂,感性劣于理性。笛卡尔则认为,思想构成了“我”这个实体,并无需任何地点及其他物体;而“我”之为“我”的灵魂与身体迥然相异。即使身体消逝,灵魂依然是灵魂。灵魂与身体是相互独立、毫不相干的。所以,我们拥有主客、身心两分的二元世界。正是这种主张身心、主客、心物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导致了第一代认知科学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理论困境与实践危局。
基于身心二元论,第一代认知科学重视信息加工,强调符号与表征,忽视了身体和经验。这种离身倾向已成为制约认知科学发展的理论瓶颈和现实枷锁。第一代认知科学在理解认识活动上的局限性,推动着认知科学自身寻求新的研究框架,同时也促使人们从批判二元论的哲学传统中寻求资源来理解和建构人类认识活动。正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推动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西方逐渐掀起了一场具身认知研究的热潮。21世纪初,具身认知研究在我国学界也逐渐兴起。
二、具身认知研究的问题域
迄今为止,我国学界关于具身认知的研究主要是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视角展开的,研究的问题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身认知的内涵
具身认知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具身认知是指认知或心智主要是被身体的动作和形式所决定的,强调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核心作用。身体及其感觉运动图式影响和决定着人类的所有认知活动。认知一直受到身体的各个方面的制约与塑造,从而使身心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有论者则认为,人类的大脑、身体及体验是认知活动的源泉,人类具身化的细节构成了人的认知过程。广义的具身认知既重视身体的重要作用,又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有论者认为,有机体在长期顺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认知能力。认知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事件,它是由身体、心智、世界及活动等多因素构成的统一体。还有论者认为,认知活动受到主体经验及各种不同情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境域性。
对具身认知已有的界定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比较而言,下述对具身认知内涵的理解更为准确:人脑、身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了认知,而认知与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复杂系统。换言之,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其实质意涵:其一,身体的物理特征制约着认知活动的实际发生。其二,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经验及其心理模拟在认知加工中具有至为重要的影响。其三,认知是具身的,而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外部环境、人际互动和社会生活都对认知有关键性作用。
(二)具身认知的特征
与离身认知相比较,具身认知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具身性。认知是具体身体的认知,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幽灵凌驾于身体之上。心智离不开身体的体验。我们的思想范畴、推理和判断、感知和记忆等并非客观现实“镜像”式的反映,而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完成的,特别是与感觉运动系统的体验密切联系的。二是情境性。认知活动不是存在于主体的内部,相反,它是经由主体之实践,并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三是发展性。认知不是恒久不变的,它一直处于发展、流变之中。四是生成性。认知不是对外部世界的简单预设与投影,它是认识主体与环境、人际互动、社会生活等交互作用生成的产物。五是行动性。即认知的作用在于为行动提供指南,而主体的行为是评价认知活动的重要依据。
(三)具身认知的思想渊源
具身认知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在哲学层面,中西方哲学中均有具身认知思想的显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墨经·经上》、法家的《管子》、道家的《老子》与《庄子》、儒家的《论语》与《孟子》等典籍中均论及了身心关系,体现了一定的具身认知思想,而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更是具身认知观的典型。在西方哲学中,胡塞尔的“意向性”、“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此在”、“在世之在”,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等均是具身认知的重要思想基础。而“有序中可能会产生偶然性和随机性,同时无序中又蕴含着有序”的混沌理论对具身认知理论的产生同样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心理学层面,格式塔学说关于不存在“无意象思维”理论、詹姆斯的心理适应和外周情绪理论、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和维果茨基的心理社会文化理论等等均为具身认知理论提供了有益的营养。
(四)具身效应
当身体的运动、身体状态的体验或模拟对认知、态度、情绪、意志等产生影响时,这种效应便被称为具身效应。对具身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情绪的具身性。有论者认为,青少年在不同表情条件下,会表现出不一致的情绪体验,并且对情绪事件的自动化加工过程也会存有差异。有的研究者采用ERP和FMRI作为实验手段,探讨在经典的面部操控条件下,判断情绪面孔效价时的神经机制。还有研究者以具身的“左右”空间性为切入点研究具身认知与具身情绪的空间性。其二,抽象概念的具身性。一些研究者认为,主体可以以感知运动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体验式表征与加工,并且抽象概念的加工与对其进行隐喻化描述的身体经验具有关联。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空间隐喻、洁净隐喻、触觉隐喻等。其三,具身效应的生理基础。为了探明具身效应的形成机理,一些研究者使用ERP、FMRI、MEG、EEG等技术手段,把身体、行为、认知和中枢神经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分子、突触、神经元等微观层面和大脑、身体、环境等宏观层面全面阐述在感知客体、形成表象、使用语言、记忆信息、推理决策、情绪和动机过程中的心智及其神经机制。而其中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具身效应的存在提供了最重要的神经生物学证据。“镜像神经元最直接、最稳固的作用就是通过共鸣或者匹配让个体理解他人的意愿和情感体验。因此,对他人心智直接的经验把握从基本机制上说并非是一种概念的推理,而是通过镜像机制对所观察到事件的直接模拟。”
由上可知,我国对具身认知的探索已经逐步摆脱纯思辨性的研究,尝试采用实验和实证的方法来探讨认知的具身效应,这无疑是一个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具身效应的最重要的生理基础——镜像神经元的研究,还应进一步深化。出于研究伦理的考虑,对于人类镜像神经机制的探讨不能像研究猿猴那样使用单细胞电极置入的方式,大量的研究都是使用PET、TMS和FMRI等技术提供的间接证据,所以,人类究竟是否与猿猴一样,也具有相似的镜像神经元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五)具身认知的应用
一些学者尝试将具身认知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具身认知的应用性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层面:一是在微观层面,运用具身认知理论,探讨语文、英语、思想政治、美学等具体学科的教学。有研究者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开展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水平的有效策略。有的研究者则基于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当前部分大学生心智模式消极悲观,属于退化型心智,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智教育,健全大学生心智模式。还有研究者以具身认知为切入点,针对传统美学课程教学偏重符号推演和概念识记的倾向以及由此造成的教学困境,提出了注重身体感知及其环境的交互反馈的整体性、情境性和内化知识的美学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在宏观层面,从普遍意义上探讨具身认知理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有研究者指出,具身认知理论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性和课堂教学的情境性,促使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引发对课程本质观的反思,提供重建教学实践的契机。
三、具身认知研究的未来进路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我国学界对具身认知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虽然涉及了一些问题,但对于研究框架的构建、问题域的界定、研究方法的锤炼、研究结果的评价等基本问题还处于混沌状态。为了促进具身认知研究的有效开展,亟需从本体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对其未来走向进行前瞻与预设。
(一)统一研究纲领:具身认知研究的始点
由于研究立场、思路、视角、方法等的差异,导致当前的研究对具身认知的内涵、特征、优势及限度等内容众说纷纭,许多研究还存在交叉、重叠和含混不清等现象,从而造成具身认知研究思潮的凌乱、无序和散漫。有学者指出:“1950年代之后,居于主导地位的信息加工理论业已为后认知主义所取代。形形色色的认知理论聚拢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旗帜下。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同的看法与越来越多的分支学科造成人们无法对具身认知的成果进行科学评判。……迥然相异的研究理路最终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淖。”譬如,在研究立场上,就存在着激进的和温和的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持激进具身观的学者,不但认为知觉活动是一种无表征的身体行动,而且认为认知过程亦为无表征的。持温和具身观者则主张具身认知依然可能存在表征,只不过该表征是一种有限的、行动导向的表征。再者,在对具身认知内涵的界定上也是见仁见智。威尔森曾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归纳出六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有的相似,有的截然不同。不同的论者坚持了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从而导致了观点的凌乱与冲突。由此可见,研究立场、思路、视角、方法等的差异必然使讨论的问题复杂化,容易导致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的模糊不清,影响研究的实效。因此,未来的研究必须澄清各自的研究立场、思路、视角和方法,廓清具身认知的实质意涵、基本问题和研究范域,以确保相关研究得以在同一个层面上展开。
(二)辩证整合:具身认知研究的应有探索范式
诚然,具身认知与经典认知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通常发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之中,其本质上是实践的,是模糊的、灵活多变的、不清晰的,仅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确性,社会科学的范式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而经典认知是非社会情境的、静止的、关注细节的,强调认知过程的视觉化,常使用自然科学的范式来研究认知。虽然具身认知作为一种全新的认知范式,相比经典认知有其独特的优势,但论者大都矫枉过正,在研究具身认知理论时,极少关注具身认知本身存在的缺陷及其与经典认知的内在关联。事实上,具身认知理论并非完美无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其一,对于心智和认知对身体的作用问题,未能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它认为认知活动是主体的身体消极被动地活动的结果,与行为主义一样未能重视认知对身体的意义和价值。有复辟行为主义的嫌疑。其二,具身认知反对二元论,主张一体论。然而在强调身体对认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同时,却假设存在身体与认知两个不同的实体。这就导致了理论上的逻辑悖谬。其三,具身认知同样无法解决困扰经典认知科学的难题,诸如相似性、类推、贝叶斯定理推论等问题。正确的态度是,具身认知与经典认知不是两种相互割裂、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具身认知与其它认知理论一样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它们共同构成了异彩纷呈的认知理论图谱。”基于此,具身认知未来的研究应秉持辩证思维、关系思维,对具身认知与经典认知的价值与限度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都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并加强二者的整合研究。
(三)实证和应用:具身认知研究的应然态势
我国学界迄今已从学理层面对具身认知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与较丰富的理论成果相比,实证研究则明显匮乏,已有的研究大都采用哲学思辨、逻辑推演的方式,从应然的角度研究具身认知,而鲜见运用实验和实证的方法探讨具身认知的实然状态。这种在书斋里冥思玄想的理论产物明显缺乏基于实践的、令人信服的实证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往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理论空洞感与无力感。同时,对于具身认知的应用性研究也显得极为单薄,为数极少的已有研究也仅仅局限于教育教学领域,且缺乏深度,对于其他领域则少有涉及。
实证和应用研究的极度匮乏,已影响了具身认知的可信度与其应有功能的充分释放,因此,强化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未来具身认知研究亟需着力的方向。
(四)本土化:具身认知研究的可能路径
具身认知是一个外发型的研究领域,目前我国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以西方的身体现象学与具身心理学为始基,对国外具身认知研究进行介绍性的综述,几乎没有独立的原创性成果,尤其是在引介西方具身认知相关研究成果时,未能充分结合中国的独特实际,进行本土化研究,一味地追随、接受和承袭,表现出严重的食洋不化和文化虚无主义倾向。据笔者对文献的梳理,在众多的具身认知研究成果中,仅有一篇硕士论文,在文献综述部分,简单论及中国古代的具身思想,而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本土意识完全缺位。但事实上,与西方一样,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具身思想。
面对我国学界在具身认知研究中原创性不足及本土化关注不够的窘境,在今后的具身认知研究中必须确立本土意识,立足我国实际,实现对西方具身认知研究的扬弃和超越,找寻一条基于本土实践的具身认知研究之路。正如有学者所言:“在吸纳西方相关理论积极因子的基础上,立足本土境脉,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精髓,在身心一体观的指引下去分析和诠释身体与心智,已成为我国具身认知研究的紧迫课题。”换言之,我国学者能够在具身认知研究领域做出怎样的贡献,已成为我国学界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Johnson M.Mind incarnate:From Dewey to Damasio [J].Daedalus,2006,135(3):46.
[2]韩冬,叶浩生.认知的身体依赖性:从符号加工到具身认知[J].心理学探新,2013(4):291-296.
[3]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学发展,2010(5):705-710.
[4]张华.试论教学中的知识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8(11):7-14.
[5]冒从虎,王勤田,张庆荣.欧洲哲学通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401.
[6]叶浩生.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J].心理科学,2011(4):1001-1004.
[7]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12):1306-1327.
[8]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 (2):186.
[9]徐献军.身体现象学对认知科学的批判[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6):55-59.
[10]叶浩生.认知心理学:困境与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42-47.
[11]李恒威,肖家燕.认知的具身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1):29-34.
[12]陈波,陈巍,丁峻.具身认知观:认知科学研究的身体主题回归[J].心理研究,2010(4):3-12.
[13]王瑞安.青少年日常情绪体验的具身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4]常晶晶.情绪具身观:来自ERP和FMRI的证据[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5]杨立昊.双耳分听范式下“男左女右”具身效应的ERP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1.
[16]殷融,苏得权,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3(2):220-234.
[17]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5):589-598.
[18]杨鑫.具身认知理论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王恒)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s of Embodied Cognition Research in China
ZHAO Meng-cheng WANG Hui-ting
(Suzhou University,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
Embodied cognition is a new field of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research,and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China, including the connotations,characteristics,ideological origins,effects and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which profoundly deepens the people’s related understanding.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defects among the researches.For example,the systems of research are very chaotic, the modes of thinking are linear,the empirical and applied researches are very rare and the simple imitations of foreign relevant research output are very obvious.From now on,in our research,we should agree on the systems of research,have a dialectical thinking,strengthen the empirical and applied researches and seek for the localization.
embodied cognition;backgrounds;ranges;future trends
G710
A
1672-5727(2015)11-0005-05
赵蒙成(1969—),男,博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学习科学。
2013年度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招标课题“澳大利亚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IICE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