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脑特工队》:皮克斯如何重回巅峰

2015-11-26慕容天涯

读者欣赏 2015年11期
关键词:特工队皮克斯总动员

文/慕容天涯

《头脑特工队》:皮克斯如何重回巅峰

文/慕容天涯

那个曾经逃避成长、纠结友情、渴望家庭温暖、为美好的一切奋斗的影子,叫作自己。

皮克斯在动画王国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些年来创造出大量佳作,甚至几多经典。但自从前年《怪兽大学》这份温吞得不怎么令人满意的答卷出现后,其作品的想象力和质量遭遇到了不小的质疑,明显在老对手梦工厂的《驯龙高手》面前底气不足。奖项旁落也让人们对动画王国的质疑显得并非没有理由。

好在这部《头脑特工队》几无瑕疵,最终让皮克斯重回巅峰。

皮克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抽象化的大脑思维过程具象化展示,并且沿袭了类似《玩具总动员3》的成长故事,中间穿插杀手锏“超级催泪弹”,终于带来了一部令皮克斯足以回归巅峰的、可称经典的作品。

其实比起年初东家迪斯尼的“大白”和梦工厂的一众萌物,本片的主角小女孩莱莉的成长故事不算新鲜。而且将角色思维类型具象化的5个小人——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在人物设计上并不讨巧,既无萌点,又不够酷,但是其优势在故事和结构创意上。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人们常说的“头脑中几个小人在打架”的故事左右了角色的喜怒哀乐,这是大胆的设定,角色魅力不够的时候,比较脸谱化的处理、颇具代表性的色彩和行为,以及角色的明确分工都比较扎实。最终,5个小人的行为对现实世界的角色产生了“启发”,并且角色复制了小人的动作,最终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看似复杂,但是一旦习惯了这种好似影片直译名字“大脑内外”的跳出跳入,会觉得故事比《玩具总动员3》时代的平铺直叙要更有深度和趣味,从而弥补了影片在娱乐性方面的不足。

说到影片的娱乐性,因为不炫技,皮克斯这部动画除了色彩上如《UP》一般五彩斑斓外,基本上看不到太多讨好观众的点。无论是梦想城堡中的薯条森林,还是记忆仓库,虽然有趣,但都是为故事本身服务的。这种“故事至上”的处理方式让影片比较严谨,但缺乏传统意义上动画对幼儿群体的表层吸引。基本上9岁就是个分水岭,“低龄勿入”的牌子应该早早给观众竖立起来。但技术上的优势也有,那就是影片是IMA X的满屏体验,对于有观影指标刚需的巨幕爱好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行文至此,突然想到,虽然佳作不少,但是为何这部影片能和《UP》《超人特工队》以及《玩具总动员》系列一样,可以称为经典呢?答案很简单:皮克斯,总是可以在我们心底最温柔处给予重重一击!

皮克斯为何很牛?他总是在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做别人不好意思做的事。如果说前者的“想不到”是依托于想象力与创造力,那么后者的“不好意思”就是对艺术的敏感和人生的感悟。

皮克斯可以屡屡让你回到过去,犹如美食家在《料理鼠王》结尾处被童年味道击中;皮克斯也可以让你猝不及防地就展望未来,请别忘记《飞屋环游记》那“3分钟年华老去”的一切。这帮动画狂人还可以假设一个虚拟的世界,并将其弄得跟真事儿似的,在全世界都没人谈爱情的年代,让《机器人总动员》的两个小机器人谈情说爱;更会在《玩具总动员3》的结尾,让我们看到小女孩在草地上拿起玩具玩耍的身影。你知道皮克斯为了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总是不遗余力,次次都因为纯熟讲述的“真善美”而命中人心。

动画和电影的观者永远是俗人和凡人。我们追“小黄人”的贱和萌的同时,知道这仅仅是感官刺激,只能一笑而过,笑过便忘,但我们看到小女孩莱莉哭泣和无助时,却知道这是那个曾经逃避成长、纠结友情、渴望家庭温暖、为美好的一切奋斗的影子,这个影子叫作自己。

皮克斯之所以能回到巅峰,是因为他又一次将那个最真实的影子呈现在了银幕上。光影里,这个叫作自己的影子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成长。银幕外,有个叫自己的你有笑有泪,故事永不散场。

猜你喜欢

特工队皮克斯总动员
头脑特工队
夺花总动员
夺花总动员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头脑特工队来袭,请接招
Inside Out头脑特工队
《豚鼠特工队》:身怀绝技的动物007
海底总动员
拿开以后
海底总动员2